UI/UX Mentor tips6: 初學者常見 8 大Q&A-學習認知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篇整理了許多初學 UI/UX 設計的學員們,最常詢問的 8 個快問快答。希望可以在入門階段幫助你釐清基本觀念,讓之後的學習之路更順利。


Q1. 要會寫程式嗎?

若以成為 UI/UX 設計師為目標,在一般情況的工作內容中,不需要會寫程式。當然如果能理解程式語言的邏輯與實作方式,可以讓你的設計更有可行性。


Q2. 需要美術或繪畫能力嗎?

幾乎不太會使用這個能力。若介面需要插圖輔助,可以利用其他線上資源協助,或是公司會另外尋找專業繪畫人士。


Q3. UI/UX 設計跟平面設計有什麼差別?

平面設計就如常聽到的海報、品牌設計,更專注於靜態視覺傳達。UI/UX 則注重於使用者與其介面互動的過程與體驗。


Q4. 產品設計是什麼?

產品設計屬於更廣泛的定義,包含軟體數位、硬體產品及其的商業目標與開發。以軟體產品為例,UI/UX 設計專注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的使用者介面與體驗。


Q5. 需要學哪些軟體?

業界目前最多人使用的是 Figma,其他可依照各自需求學習,但沒有太必要的工具。


Q6. 該先學習 UI 設計還是 UX 設計?

可以先學習 UI 設計,具體的產出能夠讓人更容易有成就感,再從現有的作品慢慢切入、鍛鍊 UX 思維。


Q7. 需要具備商業思維或產品思維嗎?

UI/UX 設計師除了畫出介面外,仍以解決使用者需求為核心。若在設計時可以考量到商業策略,能幫助你的設計更符合市場需求。


Q8. 沒有受過設計相關教育,該如何鍛鍊美感?

可以先了解視覺設計基本的技巧,如舒適的排版、間距、色彩運用,在 BehancePinterest 等網站看到喜歡的作品時,可以先收藏起來,並觀察作品細節。



如果想更了解 UI/UX 設計,歡迎追蹤 Instagram,或是預約我的設計諮詢,能夠更專注解決你遇到的所有困難。

跨領域自學轉職的 UI/UX Designer,目前是名自由工作者,善於輔導零基礎新手轉職成為 UI/UX 設計師。另外也喜歡不斷探索生涯,挖掘不同的可能性! E-mail: ahri.lena.ty@gmail.com | ig: lenaaaa.desig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的一年,重新整理了一篇轉職文,適合給想踏入 UI/UX 設計領域的人閱讀。
將過往工作經驗,結合成此篇文,希望讓還沒踏進這個領域的初學者或其他讀者,能夠更了解 UI/UX 設計師在工作中的日常。
操作設計工具是UI/UX 設計師需掌握技能之一,也是許多初學者學習的起點。 此篇適合上完坊間軟體教學課程、或是掌握基本工具操作之後,想多練習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的學習者。
這次要來分享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醒自己慢慢培養、累積的小習慣,讓學習過程更有效率。
這次針對幾個剛接觸 Figma 的學員,在練習掌握設計工具的過程,也可以一邊培養的好習慣,不論是對於自己或是之後在工作上都很受用哦。
發現有些學員在網路上學習時,看到的資源都是 Figma UI2(舊介面),而部分 Figma 使用者的介面會是 UI3(新介面)。為了幫助新手在前期更快速、順利地學習 Figma 操作,可以參考此篇文章,切換為熟悉的介面。
新的一年,重新整理了一篇轉職文,適合給想踏入 UI/UX 設計領域的人閱讀。
將過往工作經驗,結合成此篇文,希望讓還沒踏進這個領域的初學者或其他讀者,能夠更了解 UI/UX 設計師在工作中的日常。
操作設計工具是UI/UX 設計師需掌握技能之一,也是許多初學者學習的起點。 此篇適合上完坊間軟體教學課程、或是掌握基本工具操作之後,想多練習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的學習者。
這次要來分享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醒自己慢慢培養、累積的小習慣,讓學習過程更有效率。
這次針對幾個剛接觸 Figma 的學員,在練習掌握設計工具的過程,也可以一邊培養的好習慣,不論是對於自己或是之後在工作上都很受用哦。
發現有些學員在網路上學習時,看到的資源都是 Figma UI2(舊介面),而部分 Figma 使用者的介面會是 UI3(新介面)。為了幫助新手在前期更快速、順利地學習 Figma 操作,可以參考此篇文章,切換為熟悉的介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課程心得-提問篇:1.提問是為了以終為始,確保目標一致,在適當的時機發揮PQ的共識精神。2.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探索共識及實際工作範例。
課程內容-提問篇:提問的四大目的,三大挑戰,有效提問的關鍵心態(以終為始,PQ-Ping Quotient),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技巧,包括調對話頻率、避免過大或過多的提問,以及聆聽對方回應等。通過輕鬆生動的案例分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日常生活及教學中。
Thumbnail
第 14 天:在專精的領域中,有沒有能分享的 1 個訣竅,幫助初學者快速解決他的問題?其實無論在我熟悉的領域,或是其他領域,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最大的訣竅就是--「問」。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這篇文章與你分享。
Thumbnail
好的提問,可以提升你與他人的溝通品質,可以大幅降低你的溝通成本,如何問出一個好的問題,可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因為好的提問需要經過你的設計。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課程心得-提問篇:1.提問是為了以終為始,確保目標一致,在適當的時機發揮PQ的共識精神。2.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探索共識及實際工作範例。
課程內容-提問篇:提問的四大目的,三大挑戰,有效提問的關鍵心態(以終為始,PQ-Ping Quotient),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技巧,包括調對話頻率、避免過大或過多的提問,以及聆聽對方回應等。通過輕鬆生動的案例分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日常生活及教學中。
Thumbnail
第 14 天:在專精的領域中,有沒有能分享的 1 個訣竅,幫助初學者快速解決他的問題?其實無論在我熟悉的領域,或是其他領域,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最大的訣竅就是--「問」。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這篇文章與你分享。
Thumbnail
好的提問,可以提升你與他人的溝通品質,可以大幅降低你的溝通成本,如何問出一個好的問題,可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因為好的提問需要經過你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