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旅行最頭痛的準備工作,就是安排行程。隨著AI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節省時間的方法,比如ChatGPT,或用NotebookLM。我當然也試過,大略勾勒幾個重點。然而,如果完全依照AI(或某些app),往往會有大眾路線,或變成是奇怪的路徑。
因此,為了兼顧自助旅行的樂趣的三個層面: 前置作業、實際體驗、事後回顧,我還是會看地圖(GoogleMap),看旅遊書(文學歷史性質更好),還得細部規畫到交通工具的種類、車班、接駁時間。林林總總,好不麻煩。對,就是麻煩。所以靠自己設計的旅行,才能發揮創意,在有限的時間、金錢、種種限制條件下,找到最佳解。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也是某種腦力訓練。
扯遠了,回到正題,這一篇只是想記錄,到了廣島市,利兩天半的時間,如何進行自助旅行。
廣島市,我已經去過一次。所以這是第二次到訪。鄰近的 尾道,也曾玩過。所以這次就排除在外。尾道是一個升級版的哈瑪星,甚至也有同名的千光寺。尾道的港灣風景,加上貓之細道,以及矗立在山坡上,由安藤忠雄設計的尾道市美術館,都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後想再找機會去島波海道騎自行車,全長70公里的自行車道,橫跨瀨戶內海,連接廣島與愛媛,沿途能盡情享受壯麗的海天美景。(先練好體力吧~)
廣島著名的地標,原爆圓頂(廣島和平紀念公園),通常是來到廣島市必去的景點。今年2025年,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滿80周年。沿著原爆圓頂前的運河步行,連結到和平紀念公園,以及和平紀念資料館,心中其實頗有說不出來的感慨。看到戰爭如此慘烈的結局,人類究竟何時能停止互相殺戮,這些想法不禁在腦海中縈繞。
在廣島市的很多觀光地點,無論是路面電車、車站、渡輪,特別感受到歐美人士的蹤跡。他們究竟如何看待眼前戰爭殘骸這一切? 日本人又是如何面對戰敗的一切?在書寫歷史的時候,願意坦誠真相,誠實認錯嗎?
位於山口縣岩國的錦帶橋,距離廣島市不算太遠,因此這次我在排行程的時候,就把其中一天,安排上午先到下瀨美術館、中午錦帶橋,下午到宮島嚴島神社看夕陽。
本以為錦帶橋只是一座橋,沒什麼看點。後來實際到達,發現附近的區域,有許多古蹟及街區,估計可以玩半天。可預留三小時多逛一下。
圖片來源: 下瀨美術館官網
去年我注意到一篇文章,提到世界最美的美術館之一在日本廣島。這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全球性建築競賽「凡爾賽獎」,於2024年增設了「Museums」項目,由全球各大美術館、博物館中遴選出7大「世界最美美術館」名單,其中包含了2023年3月落成的廣島「下瀬美術館」。該美術館由建築師坂茂設計,漂浮在水面上,呈現超現實的氛圍,我覺得除了展品之外,設計精美的建築本體,頗值得藝術迷們去踩點,會有不同的思維。
這次到宮島,難得遇到退潮,人們可以走到鳥居旁邊。離開的時候,又回到滿潮,鳥居的下半段淹沒在海中,彷彿矗立海上保護著嚴島神社。即使是冬天,天氣沒那麼好,宮島依舊是滿滿的觀光客,不愧是日本三景之一的熱門景點。
隔天,利用的白天的時間,到廣島的吳市旅行。這裡是一個特別的海港城市,無視曾是大和戰艦的製造地點,目前轉型為造船的重要據點。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吳市離廣島的交通方便,搭乘JR即可抵達,不妨納入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