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8.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桂枝4、芍藥3、甘草2、麻黃2、炮附子2、白朮4、知母4、防風4、生薑六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8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頭風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倪氏曰:頭風摩散,這個藥專門是治療偏頭痛,頭痛欲裂,然而一定要有熱症在頭上面出現時才用,像眼赤紅,同時頭痛又痛的很厲害。這種狀況之下我們用炮附子做粉跟鹽合用,比如說你拿一茶匙的炮附子粉劑,然後拿一茶匙的鹽巴,兩個等量
防己地黃湯方 防己1、甘草1、桂枝3、防風3、生地黃汁20~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呚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侯氏黑散方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 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倪氏曰:侯氏黑散「治大風
1.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中風前的預兆:腳趾前三趾、足陽明胃經脛骨麻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正常人「氣」「血」很足的時候,中風了會出現發熱、惡寒、頭痛等表證,如果氣血兩虛的人得到中風,就會出現肌膚表面麻木不仁沒有感覺,皮膚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3、桂枝3、乾薑2、栝蔞根4、黃芩3、牡蠣3、炙甘草3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三兩,熬、甘草三兩,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治瘧寒多微有熱」,如果瘧病是寒
2.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摶,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府,即不識人;邪入於藏,舌則難言,口吐涎沫。 「寸口脈浮而緊」,寸口指的是胸陽、上焦、心與肺,「緊則為寒,浮則
頭風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倪氏曰:頭風摩散,這個藥專門是治療偏頭痛,頭痛欲裂,然而一定要有熱症在頭上面出現時才用,像眼赤紅,同時頭痛又痛的很厲害。這種狀況之下我們用炮附子做粉跟鹽合用,比如說你拿一茶匙的炮附子粉劑,然後拿一茶匙的鹽巴,兩個等量
防己地黃湯方 防己1、甘草1、桂枝3、防風3、生地黃汁20~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呚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侯氏黑散方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 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倪氏曰:侯氏黑散「治大風
1.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中風前的預兆:腳趾前三趾、足陽明胃經脛骨麻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正常人「氣」「血」很足的時候,中風了會出現發熱、惡寒、頭痛等表證,如果氣血兩虛的人得到中風,就會出現肌膚表面麻木不仁沒有感覺,皮膚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3、桂枝3、乾薑2、栝蔞根4、黃芩3、牡蠣3、炙甘草3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三兩,熬、甘草三兩,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治瘧寒多微有熱」,如果瘧病是寒
2.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摶,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府,即不識人;邪入於藏,舌則難言,口吐涎沫。 「寸口脈浮而緊」,寸口指的是胸陽、上焦、心與肺,「緊則為寒,浮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下利,腹脹滿」,通常下利後,腹部又脹滿的情況是體內寒濕很盛,「身體疼痛者」,這是表實,也就是有外感寒邪造成的體痛,「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有表證、裡證實同時存在時,一定是先溫裡,去掉裡的寒濕,然後才可以解表,這是法則,「溫裡宜四逆湯」,溫裡用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裡溫後才可以解表,用桂枝湯。
Thumbnail
適合一般人、小孩、虛弱的老人: 夜交藤 合歡皮 柏子仁 茯苓 女貞子 枸杞子 適合:手腳冰冷、常感冒、過敏、疲勞 大棗 纈草 石菖蒲 遠志 何首烏 五味子 適合: 煩躁、口乾、口苦、痘痘多、便秘 百合 麥冬 竹茹 浮小麥 甘草 生地 旱蓮草 白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3、黃芩3、黃連3、人參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本自寒下」,傷寒邪入厥陰,本來下焦就很寒冷,手腳常常都是冰冷的,此
三七二:「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黃芩、葳蕤各十八銖、石膏碎綿裡、白朮、乾薑、芍藥、桂枝、茯苓、甘草,炙、天門冬,去心各六銖。右十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有關身體肌肉酸痛亦或扭傷使用的精油 1:肩頸肌肉痠痛 精油配方 迷迭香7滴 黑胡椒5滴 薑5滴 甜杏仁油20ml 全部混合於油中按摩於肩頸放鬆 2:肌肉扭傷酸痛 精油配方 檸檬草精油6滴 迷迭香或馬鬱蘭或薰衣草精油3滴(選一喜歡味道) 杜松精油4滴
四逆散方 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 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乾、柴胡、芍藥。右四味,各十分(約15克),搗篩,白飲(米湯)合服方寸匕,日三服。欬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洩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滓,以
豬膚湯方 豬膚(豬皮)一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米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的下利,常常伴隨著手腳冰冷,惡寒蜷臥,這是因為中陽被寒水所迫造成的,「咽痛」,腸胃津液因下利所傷,胃的津液少而造成胃底的膽汁化燥,燥氣上衝咽喉而咽痛,「
Thumbnail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4、黃芩1、芍藥2、阿膠2、雞子黃1枚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二兩。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渣,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也就是得到少陰病四五天了,「心中煩,不得臥者」,心情煩躁,
附子湯方 炮附子3、茯苓3、白朮4、人參2、芍藥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附子二枚,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二服。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痛,骨節痛」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3、芍藥6、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3、芍藥6、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下利,腹脹滿」,通常下利後,腹部又脹滿的情況是體內寒濕很盛,「身體疼痛者」,這是表實,也就是有外感寒邪造成的體痛,「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有表證、裡證實同時存在時,一定是先溫裡,去掉裡的寒濕,然後才可以解表,這是法則,「溫裡宜四逆湯」,溫裡用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裡溫後才可以解表,用桂枝湯。
Thumbnail
適合一般人、小孩、虛弱的老人: 夜交藤 合歡皮 柏子仁 茯苓 女貞子 枸杞子 適合:手腳冰冷、常感冒、過敏、疲勞 大棗 纈草 石菖蒲 遠志 何首烏 五味子 適合: 煩躁、口乾、口苦、痘痘多、便秘 百合 麥冬 竹茹 浮小麥 甘草 生地 旱蓮草 白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3、黃芩3、黃連3、人參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本自寒下」,傷寒邪入厥陰,本來下焦就很寒冷,手腳常常都是冰冷的,此
三七二:「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黃芩、葳蕤各十八銖、石膏碎綿裡、白朮、乾薑、芍藥、桂枝、茯苓、甘草,炙、天門冬,去心各六銖。右十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有關身體肌肉酸痛亦或扭傷使用的精油 1:肩頸肌肉痠痛 精油配方 迷迭香7滴 黑胡椒5滴 薑5滴 甜杏仁油20ml 全部混合於油中按摩於肩頸放鬆 2:肌肉扭傷酸痛 精油配方 檸檬草精油6滴 迷迭香或馬鬱蘭或薰衣草精油3滴(選一喜歡味道) 杜松精油4滴
四逆散方 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 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乾、柴胡、芍藥。右四味,各十分(約15克),搗篩,白飲(米湯)合服方寸匕,日三服。欬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洩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滓,以
豬膚湯方 豬膚(豬皮)一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米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的下利,常常伴隨著手腳冰冷,惡寒蜷臥,這是因為中陽被寒水所迫造成的,「咽痛」,腸胃津液因下利所傷,胃的津液少而造成胃底的膽汁化燥,燥氣上衝咽喉而咽痛,「
Thumbnail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4、黃芩1、芍藥2、阿膠2、雞子黃1枚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二兩。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渣,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也就是得到少陰病四五天了,「心中煩,不得臥者」,心情煩躁,
附子湯方 炮附子3、茯苓3、白朮4、人參2、芍藥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附子二枚,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二服。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痛,骨節痛」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3、芍藥6、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3、芍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