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新舊難合比喻:活出生命更新的喜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聖經經文:路加福音5章36-39節「耶穌又講一個比喻,對他們說:「沒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塊來補在舊衣服上,若是這樣,會把新的撕裂了,並且所撕下來的那塊新的和舊的也不相稱。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若是這樣,新酒會脹破皮袋,酒就漏出來,皮袋也糟蹋了。相反地,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裏。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

我的領悟:這次的經文發生在主耶穌傳道的初期(可能施洗約翰還沒有殉道),眾人詢問主耶穌為什麼祂的學生沒有像法利賽人或施洗約翰的學生一般禁食?耶穌就講了這個新舊難合的比喻:也就是在新約時代的問題應該是用新約時代的思維去處理,而無法用舊約時代的思想方式來解決。主耶穌在這邊用了兩個比喻,1)是舊衣服的破洞不能用新衣服上的布料去補,這樣不僅把新衣服弄破了;舊布與新布的磨損程度不同、張力也不同,補上去後恐怕會造成舊衣服的更大損壞;2)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會脹破皮袋:因為新酒還在持續發酵,產生的氣體會傷害到舊皮袋(皮袋用久了磨損,材質較薄);但新皮袋皮質較厚,可以承受新酒發酵產生的氣體膨脹而不會脹破,所以新酒要放在新皮袋裡。可是最後主耶穌又加上一句:「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我想一般人總是對老習慣難於放下,但對新做法除非有很強的驅動力否則很難去持續執行,過不久又再轉回老習慣去了。但是這跟新舊約的轉換有什麼關係?我自己雖然對猶太教不熟,但經由閱讀聖經及牧師的教導,我知道猶太教裡有很多規矩,好像教友只要在行為上符合了規矩、行割禮,且是猶太人或皈依猶太教的人,就可以算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但是在新約裡,耶穌將祂的門徒從猶太人更擴展至其他的外邦人(非猶太人),而且按照使徒保羅的說法,基督徒是受「心的割禮」(羅馬書2章28-29節「因為外表是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表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惟有內心作猶太人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裏的,在乎聖靈,不在乎儀文。這樣的人所受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而是從上帝來的。」),基督徒不是靠外在的遵循律法成為耶穌的門徒,而是靠我們內住的聖靈提醒、審視我們做每一件事情的動機,來判斷我們在主面前是否犯罪、虧缺祂的榮耀?所以對舊約時代的人而言,我只要做好1-10項(比方)的表面功夫就可在人面前被稱為大好人,雖然骨子裡我欺騙、忌妒…但沒人看的出來,我就過關了。但是新約的基督徒做任何事必須通過聖靈、自己良心的審核,而且別人又看不出來(因為都發生在當事人的腦海裡),難怪那時主耶穌會被祭司長、文士、法利賽人所迫害,因為耶穌所提出的看法實在太挑戰猶太人的價值觀了。時至今日,基督教已發展了2000多年,新酒也已窖藏多年成為老酒,然而聖靈的內住依然提醒我們每天的靈修禱告、認罪悔改、將自己的生命、生活擺在上主面前懇求他的帶領,上主自會引領我們經過草原、樹林、幽谷、河流、高山、大海、曠野,為著使我們經歷上主的恩典與供應,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盛。我一位朋友說得好「生命是需要不斷的更新,才能抓的住神要給我們的禮物;故步自封的人生,只能原地踏步,無法活出生命的美好,所以過去美好的經歷是要幫助更有信心往前邁進,而不是一直往後看,生命就會愈走愈褪色!」

禱告:親愛主,謝謝祢透過這個更新的比喻讓我從以前只要遵照一些表面的規定就覺得完成我的職責義務的死氣沉沉的人生,轉變為我每天經歷上主的更新,不斷數算上主奇異恩典的喜樂人生。我的人生充滿感恩、更是每天都有驚喜發現,順境、逆境都是我的遊戲場。認識主真好,愈認識主愈有好酒沉甕底的感覺。期盼我每日更加、更深的認識祢。禱告是奉耶穌基督之名所求,阿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nhun Loo的沙龍
8會員
75內容數
在人生的旅途中,聖經像個指南針導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藉由研讀聖經、思想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或世界新聞,思想其中上帝的心意,而能夠更加瞭解這位三位一體的上帝的偉大,及對我們的指引。
Junhun Lo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基督徒如何預備自己成為上帝的好管家?本文作者分享個人領悟,從啟示錄7章9-17節經文出發,反思在亂世中如何堅守信仰、愛主愛人,並以十一奉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奉獻和持續學習,洗淨老我的汙穢,預備自己進入上帝國度。
Thumbnail
2025/04/23
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基督徒如何預備自己成為上帝的好管家?本文作者分享個人領悟,從啟示錄7章9-17節經文出發,反思在亂世中如何堅守信仰、愛主愛人,並以十一奉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奉獻和持續學習,洗淨老我的汙穢,預備自己進入上帝國度。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聖經羅馬書7章18-23節,反思自身與罪惡掙扎的經驗,以及如何在病痛中體悟到生命的寶貴與改變。作者也分享了在與母親相處,以及面對生活小細節的過程中,學習放下過往執著,包容他人,並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帶領,邁向更喜樂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聖經羅馬書7章18-23節,反思自身與罪惡掙扎的經驗,以及如何在病痛中體悟到生命的寶貴與改變。作者也分享了在與母親相處,以及面對生活小細節的過程中,學習放下過往執著,包容他人,並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帶領,邁向更喜樂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02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因病體悟到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經歷。作者原本身體健康,因照顧母親導致背部肌肉拉傷,又感染諾羅病毒,讓他經歷前所未有的痛苦,也讓他放慢生活步調,體會到年齡增長及健康的寶貴。他將這次生病經歷比喻為保羅的遭遇,在病痛中「老我」死去,「新我」因著對時間的珍惜而更加委身於主。
Thumbnail
2025/04/02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因病體悟到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經歷。作者原本身體健康,因照顧母親導致背部肌肉拉傷,又感染諾羅病毒,讓他經歷前所未有的痛苦,也讓他放慢生活步調,體會到年齡增長及健康的寶貴。他將這次生病經歷比喻為保羅的遭遇,在病痛中「老我」死去,「新我」因著對時間的珍惜而更加委身於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多年前,從下面三段經典體悟, 如何勇敢面向未來與將來是件多麼重要的事? 因此給了自己一個座右銘: 當下新生! 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聖經 格林多前書 : 你們應把舊酵母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和的麵團. 金剛經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事隔多年, 從年輕,中
Thumbnail
好多年前,從下面三段經典體悟, 如何勇敢面向未來與將來是件多麼重要的事? 因此給了自己一個座右銘: 當下新生! 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聖經 格林多前書 : 你們應把舊酵母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和的麵團. 金剛經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事隔多年, 從年輕,中
Thumbnail
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着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以弗所書 3:20-21)
Thumbnail
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着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以弗所書 3:20-21)
Thumbnail
這篇文章 細胞更新週期表 描述出身體各器官,每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動更新,意味著舊細胞死亡和新細胞的頂替,其中提到甚至支撐我們全身的骨骼,每 10 年就全部更新!這真是太奇妙了,想像 10 年前的我幾乎已經完全消失,但「我」還在!不禁讚嘆生命的奧秘。 若以「豫表」的觀點來看「他們的事奉,乃是天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 細胞更新週期表 描述出身體各器官,每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動更新,意味著舊細胞死亡和新細胞的頂替,其中提到甚至支撐我們全身的骨骼,每 10 年就全部更新!這真是太奇妙了,想像 10 年前的我幾乎已經完全消失,但「我」還在!不禁讚嘆生命的奧秘。 若以「豫表」的觀點來看「他們的事奉,乃是天上
Thumbnail
日常看起來一如往常,卻在未曾察覺的瞬間變化著。 外在環境的變化更像鏡子般,映照出自我內心的自由程度。 每個人都在面對不斷調適的挑戰,各自有著各自的不容易。 雖然舒適圈讓人眷戀、更容易讓人固執己見。 挫折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摸索著找路帶來新視野,這就是邁入生命新面向必經的過程。
Thumbnail
日常看起來一如往常,卻在未曾察覺的瞬間變化著。 外在環境的變化更像鏡子般,映照出自我內心的自由程度。 每個人都在面對不斷調適的挑戰,各自有著各自的不容易。 雖然舒適圈讓人眷戀、更容易讓人固執己見。 挫折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摸索著找路帶來新視野,這就是邁入生命新面向必經的過程。
Thumbnail
<修補> 拙劣的自己 修補舊衣與關係 卻二次,醜陋了傷 ========== 把以前的詩寫得更精煉,內容是幾年前的自己在人際上的碰壁。 使用媒材是很久沒用的拼貼、蠟筆、彩繪筆,還有第一次用壓克力!跳脫出平常慣用的媒材,創作過程格外開心地純粹
Thumbnail
<修補> 拙劣的自己 修補舊衣與關係 卻二次,醜陋了傷 ========== 把以前的詩寫得更精煉,內容是幾年前的自己在人際上的碰壁。 使用媒材是很久沒用的拼貼、蠟筆、彩繪筆,還有第一次用壓克力!跳脫出平常慣用的媒材,創作過程格外開心地純粹
Thumbnail
新的視野,能讓傷痛轉化成成長的養分。就像毛毛蟲蛹化成蝶後隨風飛舞,回首看到那侷限自己的蛹殼,才知道在蛹殼內看似困苦限制,卻是生命力併發轉換的基地。每一次搧動的動力,都來自蛹殼階段努力的累積。 轉化新的觀點不容易,但用舊的想法、舊的行為模式,就無法期望能有新的結果。生活就是一場持續不斷的PBL:Pro
Thumbnail
新的視野,能讓傷痛轉化成成長的養分。就像毛毛蟲蛹化成蝶後隨風飛舞,回首看到那侷限自己的蛹殼,才知道在蛹殼內看似困苦限制,卻是生命力併發轉換的基地。每一次搧動的動力,都來自蛹殼階段努力的累積。 轉化新的觀點不容易,但用舊的想法、舊的行為模式,就無法期望能有新的結果。生活就是一場持續不斷的PBL:Pro
Thumbnail
2022/9/8(四) 充滿榮耀的蛻變 哥林多前書15:20-58 人的身體承擔不了時間的累積。 隨著時間流逝,人的身體會逐漸衰敗。 人的心靈也是。 如果那些仇恨、苦毒、委屈,沒有得到疏解。 隨著時間流逝,人的心靈就會逐漸扭曲。 如果長生不老只是一直活著, 卻沒有品質可言。 那會是詛咒,不是祝福。
Thumbnail
2022/9/8(四) 充滿榮耀的蛻變 哥林多前書15:20-58 人的身體承擔不了時間的累積。 隨著時間流逝,人的身體會逐漸衰敗。 人的心靈也是。 如果那些仇恨、苦毒、委屈,沒有得到疏解。 隨著時間流逝,人的心靈就會逐漸扭曲。 如果長生不老只是一直活著, 卻沒有品質可言。 那會是詛咒,不是祝福。
Thumbnail
2022/5/5(四) 光明與黑暗 約翰一書2:7-11 約翰說這是一條舊命令, 舊時它是一條命令、一條律法, 如果不遵守,就會得罪上帝,自討苦吃。 如今,約翰說它也是一條新命令。 接受耶穌的犧牲、回應上帝的愛、把別人也放在自己的心中, 這就是在光明中,這就是愛。
Thumbnail
2022/5/5(四) 光明與黑暗 約翰一書2:7-11 約翰說這是一條舊命令, 舊時它是一條命令、一條律法, 如果不遵守,就會得罪上帝,自討苦吃。 如今,約翰說它也是一條新命令。 接受耶穌的犧牲、回應上帝的愛、把別人也放在自己的心中, 這就是在光明中,這就是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