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作的優勢與限制:我們與機器的共筆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先來個問題:AI 是寫作界的「神筆馬良」,還是「無魂寫手」?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能像《神筆馬良》裡的主角一樣,只要動筆,就能讓文章自動成形,內容不僅流暢,還能瞬間完成一篇上萬字的小說、報告,甚至是一封讓老闆讚不絕口的企劃書——這聽起來很棒,對吧?但如果這支「神筆」寫出來的東西只是漂亮的空殼,缺乏深度、情感,甚至會不時鬧出些奇怪的邏輯錯誤,那麼,它還真的能取代我們的寫作能力嗎?

 

AI 寫作,無疑是這幾年最受矚目的技術之一,無論是學術寫作、商業文案、小說創作,甚至是新聞報導,都能看到它的影子。但它究竟是寫作界的神助攻,還是讓人又愛又恨的「無魂寫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拆解 AI 寫作的優勢與限制,看看這場「人機共筆」的時代,對我們的創作究竟意味著什麼。

1. AI 的強項:高效率、廣知識、零疲勞

不得不承認,AI 在寫作上的幾個優勢,真的讓人心動。

(1) 一秒變專家,知識量爆表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寫一篇文章時,常常卡在某個資訊點,然後一頭栽進網路搜尋的無底洞,一查就是幾個小時,最後發現,文章才寫了一半,時間卻已經過去大半天。而 AI 可不會這樣,它不但能迅速調用龐大的知識庫,還能瞬間整理出重點,讓我們不必再為資料搜尋傷腦筋。

(2) 永不疲倦,量產無壓力

AI 也沒有「靈感枯竭」這種問題,不論是凌晨三點還是周末假日,只要我們輸入指令,它立刻就能生成一篇文章,從不抱怨累。這讓它特別適合應用在商業寫作、新聞快訊,甚至是內容行銷領域,因為對這些領域來說,內容產出速度遠比文采更重要。

(3) 文法、格式全自動,少出錯

寫作時,我們常常會糾結於語法錯誤、標點符號、甚至是格式統一的問題。但 AI 不會,它天生具備「自動校對」的能力,不僅能減少錯別字,還能確保文章的結構合理,讓我們的文字讀起來更順暢。

2. AI 的硬傷:缺少靈魂、創意有限、難懂人心

雖然 AI 強大,但它也有幾個難以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在「寫出有靈魂的內容」這件事上,依舊遠不及人類。

(1) 缺乏情感,難以觸動人心

人類的文章之所以打動人,往往不是因為詞藻華麗,而是因為文字中蘊含的情感與故事。但 AI 再怎麼模仿,依舊缺乏真正的「感受」。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讓 AI 寫一封道歉信,它可能能寫出一封語法完美的信件,但它無法真正理解「愧疚」或「遺憾」的感覺,所以讀起來總是少了點什麼。

(2) 創意有限,容易公式化

AI 雖然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但它的創意,其實是基於「過去已有的內容」來生成的,這就意味著它的寫作風格很容易流於制式化。許多 AI 生成的小說、詩歌、廣告標語,乍看之下或許還不錯,但仔細閱讀後,往往會發現它們缺乏真正的新意。

(3) 難以理解人類的「潛台詞」

AI 很擅長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但對於語境、隱喻、雙關語等微妙的語言技巧,還是相對遲鈍。這在某些寫作類型(如幽默寫作、諷刺文學或詩詞創作)中特別明顯,因為 AI 很難理解「人話背後的話」,導致它寫出來的內容有時候會顯得呆板,甚至會鬧出笑話。

3. 人機共筆:我們應該怎麼用 AI 寫作?

既然 AI 有這麼多優勢與限制,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運用它,才能讓寫作變得更高效、卻又不失溫度呢?

(1) 把 AI 當作「助手」,而非「作者」

與其讓 AI 完全代寫,我們更應該把它當作一個「超強輔助工具」,幫助我們進行資料整理、草稿生成、靈感啟發。然後,再由我們親自潤色、改寫,注入個人風格,這樣才能確保文章既有速度,也不失靈魂。

(2) AI 擅長資訊型內容,人類負責故事與情感

如果要寫學術報告、新聞摘要、產品說明,AI 的確是非常好的工具。但如果是需要強烈情感、獨特觀點的內容(如小說、個人隨筆、品牌故事),那麼我們還是得親自動筆,才能寫出真正打動人心的文字。

(3) 善用 AI 進行「初稿」與「改稿」

有時候,我們會卡在寫作的第一步,不知道該如何下筆。這時候,不妨讓 AI 幫忙生成一個大致的框架,然後我們再根據自己的風格去修改、潤飾,這樣能大幅提升寫作效率,卻不會讓文章變得死板。

我們與 AI,該怎麼「共筆」?

回到最初的問題,AI 究竟是「神筆馬良」,還是「無魂寫手」?答案或許是——它可以是神筆,也可以是無魂,關鍵在於我們怎麼使用它。

如果我們懂得善用 AI 來輔助寫作,它就能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讓我們的寫作更有效率、更有條理。但如果我們完全依賴它,不加思考地接受它產出的內容,那麼我們的文字就可能會變成「無魂的產物」,缺乏個性與深度。

所以,與其擔心 AI 取代我們的寫作能力,不如學習如何與 AI 協作,讓它為我們補足不足之處,而我們則負責賦予文字靈魂——這樣的「人機共筆時代」,或許才是 AI 寫作真正的未來。

行動建議:

下次當你要寫一篇文章時,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先讓 AI 幫你整理資料或生成初稿

再由你親自改寫,注入情感與故事

最後用 AI 幫你校對與潤色

這樣的寫作方式,或許就是我們與 AI 最完美的合作方式!

 

備註:什麼是神筆馬良?

《神筆馬良》是一個中國民間故事,講述了一個窮苦但熱愛繪畫的男孩 馬良,因為善良和努力,得到了一支能讓畫出的東西變成真實的神奇毛筆。他用這支筆幫助窮人,對抗貪婪的地主和壞人,最後成為一位真正的畫家。

這個故事常被用來比喻擁有非凡才能或神奇工具的人,而這種能力能夠改變現實。在現代語境下,「神筆馬良」可以象徵創意的力量、天賦,以及透過努力與智慧改變世界的可能性。

如果拿 AI 寫作來比喻,AI 就像是一支「神筆」,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寫出文章、產生靈感,但最終的價值仍取決於使用它的人——也就是我們,是否能夠發揮真正的創意與判斷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文通的沙龍
2會員
28內容數
整形整心的醫學人文;拯救胎兒的仁心仁術;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公益與公義;從八字命理談人生;破譯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傳承後世的家族故事
邱文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0
這篇文章探討現代人撰寫生命故事的動機,透過一項針對 27 位學員的調查發現,多數人書寫人生故事的目的是為了整理人生經歷、梳理生命脈絡,而非單純記錄回憶或為後代留下傳承。此現象反映出現代個人主義抬頭,以及人們對自我理解和成長的重視。
Thumbnail
2025/03/10
這篇文章探討現代人撰寫生命故事的動機,透過一項針對 27 位學員的調查發現,多數人書寫人生故事的目的是為了整理人生經歷、梳理生命脈絡,而非單純記錄回憶或為後代留下傳承。此現象反映出現代個人主義抬頭,以及人們對自我理解和成長的重視。
Thumbnail
2025/02/16
短短7天,15億6千萬元不翼而飛,這可不是什麼跨國併購案,而是詐騙集團精心策劃的一場「魔術秀」。他們手法高超,無需煙霧,也不用鏡子,只要一張炫富照、一段甜言蜜語,就能讓人心甘情願把積蓄雙手奉上。 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最新數據顯示,這一週(2月9日至15日),台灣民眾的辛苦錢被詐騙集團洗
2025/02/16
短短7天,15億6千萬元不翼而飛,這可不是什麼跨國併購案,而是詐騙集團精心策劃的一場「魔術秀」。他們手法高超,無需煙霧,也不用鏡子,只要一張炫富照、一段甜言蜜語,就能讓人心甘情願把積蓄雙手奉上。 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最新數據顯示,這一週(2月9日至15日),台灣民眾的辛苦錢被詐騙集團洗
2025/02/08
最近在fb上看到不少長文,內容嚴謹扎實,不過一看,就知道是AI寫的。基本上,AI寫的跟AI協作,應該有所不同,如何有效協作,寫出個人特色,有那些注意事項?該怎麼做? 假設寫作是一道精緻料理,AI 可以是你的食材供應商,也可以是速食微波爐。兩者的結果,雖然看起來相似,但細細品味,差異立刻浮現。 如
2025/02/08
最近在fb上看到不少長文,內容嚴謹扎實,不過一看,就知道是AI寫的。基本上,AI寫的跟AI協作,應該有所不同,如何有效協作,寫出個人特色,有那些注意事項?該怎麼做? 假設寫作是一道精緻料理,AI 可以是你的食材供應商,也可以是速食微波爐。兩者的結果,雖然看起來相似,但細細品味,差異立刻浮現。 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AI寫小說,這幾個字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裡才會出現的場景,然而如今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中可以實驗、可以討論的現實。我曾經看過有人用AI改寫《紅樓夢》,用現代的方式重新鋪陳經典,也有人試圖讓AI模擬不同風格的文學家,甚至模擬金庸、村上春樹的筆觸。我自己也試過很多方法,有時候覺得寫得不錯,有時候卻又覺得那不過
Thumbnail
AI寫小說,這幾個字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裡才會出現的場景,然而如今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中可以實驗、可以討論的現實。我曾經看過有人用AI改寫《紅樓夢》,用現代的方式重新鋪陳經典,也有人試圖讓AI模擬不同風格的文學家,甚至模擬金庸、村上春樹的筆觸。我自己也試過很多方法,有時候覺得寫得不錯,有時候卻又覺得那不過
Thumbnail
當AI取代大部分寫作時,人類的寫作角色和目的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鍵觀點,探討人類在AI主導的寫作環境中仍能發揮的獨特價值。 人類寫作的獨特性 內在思考的表達 人類寫作不僅僅是內容的生產,更是一種思考和自我表達的方式。 即使AI能夠生成高質量的文本,寫作對於人類來說
Thumbnail
當AI取代大部分寫作時,人類的寫作角色和目的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鍵觀點,探討人類在AI主導的寫作環境中仍能發揮的獨特價值。 人類寫作的獨特性 內在思考的表達 人類寫作不僅僅是內容的生產,更是一種思考和自我表達的方式。 即使AI能夠生成高質量的文本,寫作對於人類來說
Thumbnail
先來個問題:AI 是寫作界的「神筆馬良」,還是「無魂寫手」?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能像《神筆馬良》裡的主角一樣,只要動筆,就能讓文章自動成形,內容不僅流暢,還能瞬間完成一篇上萬字的小說、報告,甚至是一封讓老闆讚不絕口的企劃書——這聽起來很棒,對吧?但如果這支「神筆」寫出來的東西只是漂亮的空殼,缺乏深
Thumbnail
先來個問題:AI 是寫作界的「神筆馬良」,還是「無魂寫手」?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能像《神筆馬良》裡的主角一樣,只要動筆,就能讓文章自動成形,內容不僅流暢,還能瞬間完成一篇上萬字的小說、報告,甚至是一封讓老闆讚不絕口的企劃書——這聽起來很棒,對吧?但如果這支「神筆」寫出來的東西只是漂亮的空殼,缺乏深
Thumbnail
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這個詞滿天飛,在各行各業只要沾上這個詞,就會給人很流行的感覺。 從各類書報雜誌,甚至老高的影片都有提到,AI這玩意兒將會取代掉許多工作之類的消息,這將會造成未來許多職業消失,取而代之有更多以往沒出現過的新職業將會誕
Thumbnail
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這個詞滿天飛,在各行各業只要沾上這個詞,就會給人很流行的感覺。 從各類書報雜誌,甚至老高的影片都有提到,AI這玩意兒將會取代掉許多工作之類的消息,這將會造成未來許多職業消失,取而代之有更多以往沒出現過的新職業將會誕
Thumbnail
本篇係馬特市徵文,今天我和AI聊了什麼;我認為AI加上人腦才是完美組合。
Thumbnail
本篇係馬特市徵文,今天我和AI聊了什麼;我認為AI加上人腦才是完美組合。
Thumbnail
有了AI這個功能強大、效率又高的幫手,各種知識和資訊隨手可得,就連快速生成的創作,也比非專業、非能人寫得快,想法多。 現在反而覺得百分百自己寫的內容,比那些把已存在的知識、資訊,七拼八湊成的文章可貴。 即使只是對他人不重要的看法、感悟、心境……,也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 各種資訊都可以從網路找,
Thumbnail
有了AI這個功能強大、效率又高的幫手,各種知識和資訊隨手可得,就連快速生成的創作,也比非專業、非能人寫得快,想法多。 現在反而覺得百分百自己寫的內容,比那些把已存在的知識、資訊,七拼八湊成的文章可貴。 即使只是對他人不重要的看法、感悟、心境……,也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 各種資訊都可以從網路找,
Thumbnail
AI寫小說也一樣。AI寫小說的功能太龐大了,我請它給我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說,它不到五分鐘就寫完了,人類起碼要二十分鐘,還不包括思考的時間。那麼,它威脅到創作者了嗎?
Thumbnail
AI寫小說也一樣。AI寫小說的功能太龐大了,我請它給我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說,它不到五分鐘就寫完了,人類起碼要二十分鐘,還不包括思考的時間。那麼,它威脅到創作者了嗎?
Thumbnail
AI有AI所謂的「創作」,我也有我的想法與創作,在沒有電腦、網路的時代,就已經有一堆人在寫作了,現在不過多加了AI進來……在思考ChatGPT會不會威脅到寫作這部份,我的想法反而是:未來的人們是想看人工智慧所寫出來的內容?還是人類所寫的內容?
Thumbnail
AI有AI所謂的「創作」,我也有我的想法與創作,在沒有電腦、網路的時代,就已經有一堆人在寫作了,現在不過多加了AI進來……在思考ChatGPT會不會威脅到寫作這部份,我的想法反而是:未來的人們是想看人工智慧所寫出來的內容?還是人類所寫的內容?
Thumbnail
最近社群上都在討論ChatGPT聊天機器人相關話題,我聽了劉軒老師跟老高等創作者的想法,他們第一時間都產生了「威脅感」,人類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會不斷學習,搞不好哪天「無法控制」的工具出來了,老高甚至以文明的「奇異點」來形容ChatGPT的出現,不管這是不是多數人想要的未來,這個「未來」已經來了。
Thumbnail
最近社群上都在討論ChatGPT聊天機器人相關話題,我聽了劉軒老師跟老高等創作者的想法,他們第一時間都產生了「威脅感」,人類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會不斷學習,搞不好哪天「無法控制」的工具出來了,老高甚至以文明的「奇異點」來形容ChatGPT的出現,不管這是不是多數人想要的未來,這個「未來」已經來了。
Thumbnail
過往能稱為『職業』的天賦被AI用大數據替代了。歌詞創作如同新時代的新詩,它需要作者有極強的想像畫面感、共情、音律性等,但現在大眾只需要前往Lyricist.ai就能藉由關鍵字寫出『類林夕』的歌詞
Thumbnail
過往能稱為『職業』的天賦被AI用大數據替代了。歌詞創作如同新時代的新詩,它需要作者有極強的想像畫面感、共情、音律性等,但現在大眾只需要前往Lyricist.ai就能藉由關鍵字寫出『類林夕』的歌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