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創業家蕭宇成勇闖學術,整合產學找尋下個創業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期台灣創業火熱,不少成功創業家亦投身於教育,為台灣學術圈產生不同色彩,而發明魚型口罩,在疫情嚴峻下爆紅,保護全球約15億人生命,發明家蕭宇成,是一名連續創業家,創辦過5家公司,開發產品種類相當廣泛,從面膜、飲料、空氣清淨機、吸塵器到立體口罩,近期蕭宇成更開發3D列印、鞋子、抗震板、光達等,後來他選擇加入學術界,目標整合產學界力量,並著手開發新型的生醫感測技術,膽固醇型液晶生醫感測器,找尋下個創業的機會。

蕭宇成在新創圈已是名連續創業家,在創業項目上獲獎無數,在今年更以34歲之姿被史丹佛大學入選為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之列,為台灣極少數工程、醫學、產業、學術經驗兼具的大學教授,蕭宇成研究近期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獎與國家新創獎,在創業上更獲得了亞洲創新創業大賽冠軍,顯現其仍然不斷努力挑戰創新。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地球村」的概念已融入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台北街頭隨處可見星巴克,也可零時差觀看歐美運動賽事轉播,海外商品平行輸入國內市場,點開影音串流平台則迅速接上國際產出的內容。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3/29 (五)下午由台大 EiMBA 校友會與台灣工研新創協會 TINVA,及美國 Seraph 天使投資集團共同合辦矽谷菁英投資家及 AI 新創高峰會。活動邀請五位矽谷的創投先進和與會者們分享來自世界新創中心的產業觀察。
Thumbnail
全世界都在瘋AI,而且瘋狂的是台灣的AI 在這波浪潮中,台灣能支撐多久?
「先進醫資股份有限公司」的黃兆聖總經理,學生時代即投入參加各類型「創業競賽」、贏得獎金,從中獲得自信與累積經驗;黃總在非洲工作時,見證醫療智慧化,大幅度提升當地大醫療效率,便心想科技系統如能與臺灣的強項-醫療結合,勢必更能讓民眾享受更便利、即時的醫療服務,積極與醫療院所合作醫療數位化轉型。
Thumbnail
「前一名代表,應該是…… 吳若瑄同學有提到,過去的代工產業當成本削減、利潤便會愈高。這樣的策略難道不好嗎?」提出問題的是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的朱伯勇教授。 「就讓我來回答教授的問題好了。」文逸毫不猶豫地站到台上。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
Thumbnail
護法身後的黃皮膚小組長忽然說話了:「不⽤凡事都順著老大的規矩來,憑什麼總是老大說了算?我也要當老大!」
Thumbnail
一篇討論臺灣 sellside 研究部未來發展見解的文章。對於工作者的未來發展及轉職方向提出建議,包括老鳥研究員、RA新人以及大中菜雞的職涯發展建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地球村」的概念已融入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台北街頭隨處可見星巴克,也可零時差觀看歐美運動賽事轉播,海外商品平行輸入國內市場,點開影音串流平台則迅速接上國際產出的內容。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3/29 (五)下午由台大 EiMBA 校友會與台灣工研新創協會 TINVA,及美國 Seraph 天使投資集團共同合辦矽谷菁英投資家及 AI 新創高峰會。活動邀請五位矽谷的創投先進和與會者們分享來自世界新創中心的產業觀察。
Thumbnail
全世界都在瘋AI,而且瘋狂的是台灣的AI 在這波浪潮中,台灣能支撐多久?
「先進醫資股份有限公司」的黃兆聖總經理,學生時代即投入參加各類型「創業競賽」、贏得獎金,從中獲得自信與累積經驗;黃總在非洲工作時,見證醫療智慧化,大幅度提升當地大醫療效率,便心想科技系統如能與臺灣的強項-醫療結合,勢必更能讓民眾享受更便利、即時的醫療服務,積極與醫療院所合作醫療數位化轉型。
Thumbnail
「前一名代表,應該是…… 吳若瑄同學有提到,過去的代工產業當成本削減、利潤便會愈高。這樣的策略難道不好嗎?」提出問題的是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的朱伯勇教授。 「就讓我來回答教授的問題好了。」文逸毫不猶豫地站到台上。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
Thumbnail
護法身後的黃皮膚小組長忽然說話了:「不⽤凡事都順著老大的規矩來,憑什麼總是老大說了算?我也要當老大!」
Thumbnail
一篇討論臺灣 sellside 研究部未來發展見解的文章。對於工作者的未來發展及轉職方向提出建議,包括老鳥研究員、RA新人以及大中菜雞的職涯發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