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郵政管理局(USPS)宣布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國際包裹,引發各界關注。此舉不僅影響跨境電商,也可能為美國品牌商及台灣成衣代工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長期以來,美國消費者可透過「小額豁免」(de minimis)條款,免稅進口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包裹佔據相當比例。此條款雖方便消費者,卻也引發美國本土產業的疑慮,認為廉價進口商品造成不公平競爭,並帶來潛在安全風險。川普政府後期開始檢討此政策,並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進一步收緊貿易。
此次美國郵政暫停中港包裹進口,可視為前述政策的延續。表面上,此舉旨在加強進口商品管理,實際卻可能對依賴跨境電商的中國大陸賣家造成衝擊。美國消費者若無法輕易購得廉價商品,可能轉向其他管道,例如美國本土品牌商或透過正規進口管道採購。
部分美國品牌商長期以來面臨來自中國大陸廉價商品的競爭壓力。此次政策調整,有助於減少低價競爭,提升品牌價值,並鼓勵消費者轉向正規管道購買。此外,若品牌商能強化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更有機會擴大市場佔有率。
美國郵政暫停中港包裹進口,是全球貿易格局變遷的一部分。對於美國品牌商和台灣成衣代工業者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唯有積極應對變化,提升競爭力,方能在新的貿易環境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