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記得剛學煮菜的時候
「少許鹽巴、一湯匙醬油……」
「文火慢燉 10 分鐘……」
「照著食譜,應該不會難吃吧?」
沒錯,剛開始學煮飯,照著食譜做是最安全的方式。即使味道普通,至少不會雷
但是,你有看過大廚做菜嗎?
他們根本不照食譜來!手抓一把鹽、聞一下醬油、用眼睛判斷火候,甚至憑感覺加點"靈魂調料",結果做出來的菜比我們照著食譜煮的還要香
這其實跟投資交易很像。
當你剛學交易時,你可能只能照表操課,按照基本策略去執行:
RSI 低於 20 進場,超過 80 出場 一根 K 線突破壓力位就買進 MACD 金叉就進,死叉就出
這些交易食譜不一定會讓你賺大錢,但至少不會讓你爆倉。
但當你變成專業操盤手呢?
你開始知道某些訊號只是"假突破或真型態"
你學會結合盤勢,不再死守指標,你會適時"加點調味料靈活交易節奏",不死板地執行策略
這時候,你的交易已經從"照著食譜煮菜"進化成"真正的料理藝術"
新手炒菜時,如果不先學會基本步驟,一開始就隨意亂加調味料,最後大機率煮出來的是黑暗料理
現實面來說,光是學做菜就不可能跳過基礎,投資交易當然更不可能
但很多投資人就是這樣:
股票剛買幾檔,就想要"看線抓轉折"
連基本策略都還沒學,就開始"自己發明獨門秘技" 才剛學技術分析,就想靠直覺交易賺大錢
結果,原本是想學當大廚,最後卻變成廚房混亂、客人全跑光
交易也是如此,如果你還沒熟悉基礎策略、沒經歷過市場的洗禮,就想直接跳到"自由發揮",那麼市場只會讓你學會"如何輸錢的 N 種方式"
所有交易量化經驗都會有不同的市場環境背景
如何運用在不同市場,就是要熟悉各種不同的市場變化
還要預判"市場贏家跟輸家的預期心理交易行為"
交易的藝術,在於經驗的累積與心理的修煉。
每一個技術指標、每一個市場環境,背後都有不同的邏輯和人性。當你真正理解這些變化,預判市場贏家和輸家的心理,你才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加鹽」,什麼時候該「收火」。
所以,別急著當投資大廚!
先把基本食譜學好,打穩基礎,等你熟練了,再來發揮你的「交易藝術」。
到時候,市場的「米其林三星」,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