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廚師跟專職操盤手的相似度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大家都記得剛學煮菜的時候

「少許鹽巴、一湯匙醬油……」

「文火慢燉 10 分鐘……」

「照著食譜,應該不會難吃吧?」


沒錯,剛開始學煮飯,照著食譜做是最安全的方式。即使味道普通,至少不會雷

但是,你有看過大廚做菜嗎?

他們根本不照食譜來!手抓一把鹽、聞一下醬油、用眼睛判斷火候,甚至憑感覺加點"靈魂調料",結果做出來的菜比我們照著食譜煮的還要香

這其實跟投資交易很像。


新手跟專業交易者

當你剛學交易時,你可能只能照表操課,按照基本策略去執行:

RSI 低於 20 進場,超過 80 出場 一根 K 線突破壓力位就買進 MACD 金叉就進,死叉就出

這些交易食譜不一定會讓你賺大錢,但至少不會讓你爆倉。

但當你變成專業操盤手呢?

你開始知道某些訊號只是"假突破或真型態"

你學會結合盤勢,不再死守指標,你會適時"加點調味料靈活交易節奏",不死板地執行策略

這時候,你的交易已經從"照著食譜煮菜"進化成"真正的料理藝術"


但現實面就是大多數人都想跳過"看食譜階段"

新手炒菜時,如果不先學會基本步驟,一開始就隨意亂加調味料,最後大機率煮出來的是黑暗料理

現實面來說,光是學做菜就不可能跳過基礎,投資交易當然更不可能

但很多投資人就是這樣:

股票剛買幾檔,就想要"看線抓轉折"

連基本策略都還沒學,就開始"自己發明獨門秘技" 才剛學技術分析,就想靠直覺交易賺大錢

結果,原本是想學當大廚,最後卻變成廚房混亂、客人全跑光

交易也是如此,如果你還沒熟悉基礎策略、沒經歷過市場的洗禮,就想直接跳到"自由發揮",那麼市場只會讓你學會"如何輸錢的 N 種方式"




所有交易量化經驗都會有不同的市場環境背景

如何運用在不同市場,就是要熟悉各種不同的市場變化

還要預判"市場贏家跟輸家的預期心理交易行為"

交易的藝術,在於經驗的累積與心理的修煉。

每一個技術指標、每一個市場環境,背後都有不同的邏輯和人性。當你真正理解這些變化,預判市場贏家和輸家的心理,你才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加鹽」,什麼時候該「收火」。

所以,別急著當投資大廚!

先把基本食譜學好,打穩基礎,等你熟練了,再來發揮你的「交易藝術」。

到時候,市場的「米其林三星」,就是你的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財經咖啡因的窩
4.5K會員
1.9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財經咖啡因的窩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在人性歷史的長河裡,400年前的鬱金香泡沫,不過都只是400年後每一個金融風暴的翻新版。 每一次的市場瘋狂,無論金融行情的名稱、時間、商品如何變化,本質上都是人性的反覆上演。 這正是「明斯基時刻」的啟示: 明斯基泡沫模型為: 位移: 一場突發事件(如資金寬鬆、戰爭)激發人性的情緒波
Thumbnail
2025/04/28
在人性歷史的長河裡,400年前的鬱金香泡沫,不過都只是400年後每一個金融風暴的翻新版。 每一次的市場瘋狂,無論金融行情的名稱、時間、商品如何變化,本質上都是人性的反覆上演。 這正是「明斯基時刻」的啟示: 明斯基泡沫模型為: 位移: 一場突發事件(如資金寬鬆、戰爭)激發人性的情緒波
Thumbnail
2025/04/27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 魚信任水,煮他的卻是水 樹葉信任風,風卻把它吹落了 他們的想法就是,我這麼信任你,你卻傷害我 後來才發現:
Thumbnail
2025/04/27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 魚信任水,煮他的卻是水 樹葉信任風,風卻把它吹落了 他們的想法就是,我這麼信任你,你卻傷害我 後來才發現:
Thumbnail
2025/04/26
『誘餌效應』是一種行為經濟學現象,指在選擇情境中引入一個劣勢選項(誘餌),可以影響人們對其他選項的偏好,從而改變最終的決策。 這種效應通常被用於市場營銷和銷售策略中,通過設置一個不那麼吸引人的選項,來提升另一個選項的吸引力。 例如: 我們去看電影都會買爆米花 如果只有小桶50元跟大桶1
Thumbnail
2025/04/26
『誘餌效應』是一種行為經濟學現象,指在選擇情境中引入一個劣勢選項(誘餌),可以影響人們對其他選項的偏好,從而改變最終的決策。 這種效應通常被用於市場營銷和銷售策略中,通過設置一個不那麼吸引人的選項,來提升另一個選項的吸引力。 例如: 我們去看電影都會買爆米花 如果只有小桶50元跟大桶1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會唸了『愛恩康躲兒』,幫鐵鷹正了名,也介紹了價外垂直價差單,總算可以端出拼盤啦!
Thumbnail
會唸了『愛恩康躲兒』,幫鐵鷹正了名,也介紹了價外垂直價差單,總算可以端出拼盤啦!
Thumbnail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進入交易或交易練習前, 必定要先熟悉操作的工作介面
Thumbnail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進入交易或交易練習前, 必定要先熟悉操作的工作介面
Thumbnail
高手多的地方絕對不要去?這話怎麼說呢。 在幾年前也不知道是我在玩股票,還是股票在玩我,總是抓不到股市投資獲利的竅門,於是拜請Google大神給我指點一下,應該練那一派武功才能在股市打勝仗! 首先我Google了一下"技術分析",看到了這些圖... 你開玩笑吧?沒有導出ㄧ個公式嗎?像是:
Thumbnail
高手多的地方絕對不要去?這話怎麼說呢。 在幾年前也不知道是我在玩股票,還是股票在玩我,總是抓不到股市投資獲利的竅門,於是拜請Google大神給我指點一下,應該練那一派武功才能在股市打勝仗! 首先我Google了一下"技術分析",看到了這些圖... 你開玩笑吧?沒有導出ㄧ個公式嗎?像是:
Thumbnail
在學習股票的操作前,請問,你想要的是別人給的明牌,還是想學習操作的方法呢?也就是你想要別人直接給你魚吃還是學習如何釣魚。 問問自己,你要的是學習操作的心法與策略,靠自己達成財務自由。還是又要把自己的未來寄託在別人身上,要別人餵你一輩子呢? 你已經翻到這裡,代表你應該是前者,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Thumbnail
在學習股票的操作前,請問,你想要的是別人給的明牌,還是想學習操作的方法呢?也就是你想要別人直接給你魚吃還是學習如何釣魚。 問問自己,你要的是學習操作的心法與策略,靠自己達成財務自由。還是又要把自己的未來寄託在別人身上,要別人餵你一輩子呢? 你已經翻到這裡,代表你應該是前者,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Thumbnail
人生的殘酷莫過於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人一直賺大錢但自己卻無能為力。 每個人的交易操作模式都不一樣,像是每個人的量身定做的套裝一樣,我們無法穿上別人的套裝,別人也無法。 所以當我們往往直接複製網路上名師的操作方法,結果反而賠的更慘?!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要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投資策略呢? 例如: 📷
Thumbnail
人生的殘酷莫過於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人一直賺大錢但自己卻無能為力。 每個人的交易操作模式都不一樣,像是每個人的量身定做的套裝一樣,我們無法穿上別人的套裝,別人也無法。 所以當我們往往直接複製網路上名師的操作方法,結果反而賠的更慘?!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要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投資策略呢? 例如: 📷
Thumbnail
金融交易聖經筆記 你是不是覺得建立自己的交易策略很難? 或許還要會寫程式? 還是得花一堆錢? 事實上只要簡單六個步驟就可以完成!!只要5分鐘 保證改變你過去的投資思維,讓你離專業交易者更近一步
Thumbnail
金融交易聖經筆記 你是不是覺得建立自己的交易策略很難? 或許還要會寫程式? 還是得花一堆錢? 事實上只要簡單六個步驟就可以完成!!只要5分鐘 保證改變你過去的投資思維,讓你離專業交易者更近一步
Thumbnail
新手很容易在買入後就被股價每天的漲跌搞到患得患失,但剛入門更該學習的是老手交易的心態與知識邏輯。 這篇是學長從新手到老手後體會到的心得,同時也是我觀察到新手跟老手在交易時最有差距的幾個關鍵狀態,期望新手能從老手的交易心態與行為學習到如何釣魚,而不是期望別人給魚吃。 
Thumbnail
新手很容易在買入後就被股價每天的漲跌搞到患得患失,但剛入門更該學習的是老手交易的心態與知識邏輯。 這篇是學長從新手到老手後體會到的心得,同時也是我觀察到新手跟老手在交易時最有差距的幾個關鍵狀態,期望新手能從老手的交易心態與行為學習到如何釣魚,而不是期望別人給魚吃。 
Thumbnail
        其實月光在購買本書之前,有想過看了這本書可以得到什麼?天下無敵的投資法嗎?還是超級精準的分析法?應該都看不到,不然早就誕生更多強者了,人人都可以賺大錢。        這就有點像是看一本訪問幾個餐飲業老闆的書,就可以把他們的心得歸納起來而成功嗎?這個機率應該不大,
Thumbnail
        其實月光在購買本書之前,有想過看了這本書可以得到什麼?天下無敵的投資法嗎?還是超級精準的分析法?應該都看不到,不然早就誕生更多強者了,人人都可以賺大錢。        這就有點像是看一本訪問幾個餐飲業老闆的書,就可以把他們的心得歸納起來而成功嗎?這個機率應該不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