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的力量:在無聲中聽見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喧鬧的春節假期結束了。

那一場場親友間的走春,大家圍坐在客廳,聊著那些似乎衡量過卻不知是否合宜的話題,回憶著過去的種種、抱怨著過去一整年的不快。

腦中的嗡嗡聲開始作響,那些聲音漸漸變成一種頻率,像是一種背景噪音,默默佔據著心裡的空白。

滑著即將沒電的手機,突然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平靜。

「我啊……我怎麼在這裡?」

今年和去年又一樣,吃著年年相同的年夜飯,聽著年年相同的老話題。桌上的菜色毫無驚喜,氣氛在熟悉中滲透著一種無法言說的倦意。

然後,某個瞬間,大家都安靜了下來。

空氣像是被按下了靜音鍵,時間突然變得緩慢。每個人看似若無其事地低頭滑手機,喝茶,或假裝思考,心裡卻不約而同地冒出相似的念頭:

「拜託不要聊到我,但這麼安靜好尷尬……」

轟——

彷彿為了打破那尷尬的沉默,有人突然丟出一句話,話題又被強行拉回到那些已經被討論過千百次的內容。那聲音的頻率再次響起,像是一種逃避,讓我們免於直視那份靜默背後的不安。


為何人們總想填滿空白?

無論是聽音樂、滑手機,或是不停講話,我們總是不允許自己與「靜默」獨處。或許是因為在安靜中,我們會聽見太多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那些平時努力忽略、壓抑在意識邊緣的真實感受。

人與靜默之間的拉扯,分秒在上演:

  • 吃飯時,打開串流影片配飯吃,彷彿只有背景聲音才能填補寂寞的空洞。
  • 走路時,戴著耳機,滑著手機,與周圍的世界保持著剛好的距離。
  • 獨處時,逛著網拍,刷著短片,讓快速切換的畫面麻痺思緒。

我們害怕的不只是靜默,更是靜默裡那些被放大的情緒:孤獨、遺憾、焦慮、甚至是無名的空虛。

「如果我停下來,會不會發現,其實自己並不快樂?」

或許,這才是真正讓人恐懼的問題。


靜默的力量:不說話也是一種治癒

但靜默,真的如此可怕嗎?

偶爾靜下來,不說話,其實也是一種治癒。

  • 吃飯時, 放下手機,專心感受食材的美味,品嚐廚師的用心調味。
    (感謝今天有飯吃,感謝這份滋養。)
  • 走路時, 不帶耳機,抬頭看看天空的顏色,路樹的光影變化,感受微風吹過臉頰的溫度。
    (感謝今天天氣很好,感謝自己仍能感知這份溫暖。)
  • 獨處時, 坐在窗邊,聽聽心裡的聲音,不去批判或解釋,只是覺察自己此刻的感受,並專注於一呼一吸的節奏。
    (感謝我還能呼吸,感謝這份生命的流動。)

靜默不是空白,而是一種與自己重新連結的過程。在沒有外界干擾的狀態下,我們才有機會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找到內在的平靜。


該如何擁抱靜默?

靜默並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能力,一種讓我們學會與自己和平共處的力量。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練習,幫助你逐漸擁抱靜默:

  1. 不戴耳機、不聽音樂,走進公園散步。
    觀察身邊的環境,感受腳步與大地的接觸聲,聽聽風的聲音、鳥鳴,甚至是城市的微弱喧囂。
  2. 閉上眼睛,專注呼吸 60 秒。
    不需要冥想或刻意清空思緒,只是專注感受空氣進入鼻腔、流經胸腔,再緩緩吐出,感受生命最本質的流動。
  3. 與親近的人共處時,不急於填滿空白。
    嘗試在對話中保留片刻沉默,不為尷尬而急於找話題,感受彼此安靜相伴的溫度。靜默,反而能讓連結更加真實而深刻。
  4. 對生活中的大小事說聲感謝。
    感謝不必等待特別的時刻。感謝一杯溫熱的茶、一場不期而遇的好天氣、一段平凡無奇的散步。這份感恩,會讓你更能在靜默中感受到豐盈。

靜默,不是空白,而是心靈的呼吸。

當我們停止用外界的噪音填滿自己,才會發現,靜默並不會奪走你什麼。

它只會讓你看見——那些被忽略的自己。

或許,真正的答案從來不在於外界的聲音,而是在每一次安靜呼吸之間,潛藏著的微光。


最後的餘韻:

「當世界安靜下來,你是否也能在靜默中,與自己相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留白森林
0會員
7內容數
這是留白森林,只有一棟小木屋 和一些高維度傳送到這裡的悄悄話。 我們在裡面玩著「當人類」的這場遊戲。
留白森林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這世界總希望我們變得「圓滑」。 磨去性格裡的棱角,讓自己適應每個人的期待。 於是,我們學會了壓抑,學會了縮小自己,學會了「別讓自己太突兀」。 我們削去了自己的銳利,卻發現,每削掉一塊,自我也跟著少了一部分。 滿地的破碎,都是曾經的我們。 有衝動的我們、有勇敢的我們、有夢想的我們、有眼淚的我們。
Thumbnail
2025/03/07
這世界總希望我們變得「圓滑」。 磨去性格裡的棱角,讓自己適應每個人的期待。 於是,我們學會了壓抑,學會了縮小自己,學會了「別讓自己太突兀」。 我們削去了自己的銳利,卻發現,每削掉一塊,自我也跟著少了一部分。 滿地的破碎,都是曾經的我們。 有衝動的我們、有勇敢的我們、有夢想的我們、有眼淚的我們。
Thumbnail
2025/03/06
裸辭至今三個月了。 整理家務到整理自己,該斷捨離的人事物,大部分都處理好了。 但心裡,還有一塊始終沒有真正觸碰。 其實,我知道答案。只是,還找不到動力。 也許是因為新的生活方式還不夠扎根,也許是因為那些舊的習慣與思想,已經深深刻在我的生命裡,這麼多年的痕跡,怎麼可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完全消失?
Thumbnail
2025/03/06
裸辭至今三個月了。 整理家務到整理自己,該斷捨離的人事物,大部分都處理好了。 但心裡,還有一塊始終沒有真正觸碰。 其實,我知道答案。只是,還找不到動力。 也許是因為新的生活方式還不夠扎根,也許是因為那些舊的習慣與思想,已經深深刻在我的生命裡,這麼多年的痕跡,怎麼可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完全消失?
Thumbnail
2025/02/18
愛,說起來很簡單,但要真正體現,卻不容易。 愛一個人,可以靠感覺;但如果感覺沒了,就該分手嗎? 許多人認為,經營一段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共同興趣」,這樣才能有聊不完的話題、做不完的事情。 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遠,你會發現——世界上許多感情長久穩定的伴侶,興趣截然不同,甚至價值觀相差甚遠。
Thumbnail
2025/02/18
愛,說起來很簡單,但要真正體現,卻不容易。 愛一個人,可以靠感覺;但如果感覺沒了,就該分手嗎? 許多人認為,經營一段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共同興趣」,這樣才能有聊不完的話題、做不完的事情。 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遠,你會發現——世界上許多感情長久穩定的伴侶,興趣截然不同,甚至價值觀相差甚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沉默,不是冷淡,而是一種懂事後的自我保護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滿腔熱情地傾訴,卻換來冷淡的回應; 一次又一次表達自己的需求,卻沒人真正聽見; 那些原本充滿
Thumbnail
▉沉默,不是冷淡,而是一種懂事後的自我保護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滿腔熱情地傾訴,卻換來冷淡的回應; 一次又一次表達自己的需求,卻沒人真正聽見; 那些原本充滿
Thumbnail
「拜託不要聊到我,但這麼安靜好尷尬……」 轟—— 彷彿為了打破那尷尬的沉默,有人突然丟出一句話,話題又被強行拉回到那些已經被討論過千百次的內容。那聲音的頻率再次響起,像是一種逃避,讓我們免於直視那份靜默背後的不安。
Thumbnail
「拜託不要聊到我,但這麼安靜好尷尬……」 轟—— 彷彿為了打破那尷尬的沉默,有人突然丟出一句話,話題又被強行拉回到那些已經被討論過千百次的內容。那聲音的頻率再次響起,像是一種逃避,讓我們免於直視那份靜默背後的不安。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來談者的故事有時讓人心中百感交集,而內心的小劇場隨之啟動,思考著溝通中靜默的深層意義,透過反思與自我調整,理解來談者所需的思考時間,讓諮商不僅是言語的交流,更是情感的反思。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來談者的故事有時讓人心中百感交集,而內心的小劇場隨之啟動,思考著溝通中靜默的深層意義,透過反思與自我調整,理解來談者所需的思考時間,讓諮商不僅是言語的交流,更是情感的反思。
Thumbnail
「輸出過度」的副作用,讓必須以講話為業,或在外面必須講很多話的人,會因為疲勞感而不願在家繼續扮演相同的角色。
Thumbnail
「輸出過度」的副作用,讓必須以講話為業,或在外面必須講很多話的人,會因為疲勞感而不願在家繼續扮演相同的角色。
Thumbnail
生氣時選擇不發言,是為了避免讓彼此為了更多不必要的話語,浪費更多時間要彼此解釋、理解。 我是有那個肚量,經得起你誤解我在默認的… 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感受、語言表達,都沉澱的差不多了。 覺得即使聽到不認同的語語,也能平情接受時…
Thumbnail
生氣時選擇不發言,是為了避免讓彼此為了更多不必要的話語,浪費更多時間要彼此解釋、理解。 我是有那個肚量,經得起你誤解我在默認的… 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感受、語言表達,都沉澱的差不多了。 覺得即使聽到不認同的語語,也能平情接受時…
Thumbnail
有时不想沉默,只是无力诉说 有时不想沉默,只是无意争夺 有时只想缄默,只因已知结果 有时只想缄默,只因亦然看破
Thumbnail
有时不想沉默,只是无力诉说 有时不想沉默,只是无意争夺 有时只想缄默,只因已知结果 有时只想缄默,只因亦然看破
Thumbnail
有些時候會忍不住在意他人看法,無意間記住身旁人說的話,把字字句句都聽進去,扔了一大袋的負擔進自己腦子。
Thumbnail
有些時候會忍不住在意他人看法,無意間記住身旁人說的話,把字字句句都聽進去,扔了一大袋的負擔進自己腦子。
Thumbnail
當你的嘴裡時常提起一件事的時候,這可以說明這件事對你影響很大,也是你無法忘懷的一件事情,如果這種事情沒有處理好,你可能一直都會耿耿於懷 。 當你一直提起,然後還傷心流淚的時候,說明你太在意啦!因為你的在意讓你變得很痛苦,所以放下痛苦,就是絕口不提 。有些事情發生了,已經無能為力啦,那麼我們可以選擇
Thumbnail
當你的嘴裡時常提起一件事的時候,這可以說明這件事對你影響很大,也是你無法忘懷的一件事情,如果這種事情沒有處理好,你可能一直都會耿耿於懷 。 當你一直提起,然後還傷心流淚的時候,說明你太在意啦!因為你的在意讓你變得很痛苦,所以放下痛苦,就是絕口不提 。有些事情發生了,已經無能為力啦,那麼我們可以選擇
Thumbnail
安靜,被這麼形容的我們......  在人群中,說話像是忘了取消靜音,發言總是被人忽略,似乎這種話少、不引人注目就是我們的風格,是嗎? 
Thumbnail
安靜,被這麼形容的我們......  在人群中,說話像是忘了取消靜音,發言總是被人忽略,似乎這種話少、不引人注目就是我們的風格,是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