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dium: Ink illustration with risograph print effects Style: High-contrast, graphic novel-inspired with a vintage print aesthetic "A woman climbs a thin wooden ladder, reaching towards a giant dandelion floating weightlessly in the air, its fluffy white seeds the size of clouds. The black-and-white ink work is striking, with bold outlines and halftone shading, while a single vibrant pop of yellow highlights her dress. One dandelion seed has already begun to drift away, carrying a tiny house inside like a world in transit. Scrawled in the corner, as if from an old newspaper, are the words ‘Blow on the Wind and See Where You Land.’
如何在高通膨時代保值資產?台灣上班族的抗通膨生存指南
1. 開場故事:通膨吃掉我的薪水!
小明,35 歲,科技業工程師,每個月薪水 7 萬,日子過得還算安穩。但最近他發現一件可怕的事情——他最愛的早餐店,蛋餅從 25 塊變 35 塊,便當從 80 塊漲到 120 塊,咖啡也從 50 元變 75 元。
「薪水沒漲多少,但物價漲超快,這樣下去,我的存款還有價值嗎?」小明開始擔憂。他查了一下新聞,發現 台灣的年通膨率在 2022 年一度突破 3%,創 14 年新高,而美國的通膨更是衝到 9% 以上。這讓他決定好好研究 如何讓資產不被通膨吃掉!2. 數據分析:過去 10 年的通膨與資產表現
首先,我們來看看過去 10 年台灣和全球的通膨情況,以及各類資產的表現:台灣 vs 全球通膨率

可以看到,台灣的通膨率相對溫和,但在 疫情後物價飆升,尤其是進口食品、能源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台灣家庭的購買力。
不同資產的表現

結論很明顯:單純存台幣,會被通膨吃掉購買力,而投資不同資產,可以有效抵禦通膨影響。
3. 具體建議:上班族抗通膨資產配置策略
小明查了資料後,發現自己可以透過不同的投資方式來對抗通膨,他整理了幾個適合上班族的 「懶人抗通膨策略」:
(1) 黃金 ETF:通膨時代的保值工具
- 黃金是通膨時代的避險資產,當通膨升溫或市場不穩定時,黃金價格往往上漲。
- 上班族可以透過 黃金 ETF (如 00635U) 投資,不需要真的去買實體黃金。
(2) 美股 ETF (S&P 500, VOO, SPY):長期抗通膨的好選擇
- 美國股市長期年報酬率約 10%,超過通膨率,適合長期持有。
- 適合沒時間看盤的上班族,定期定額買進 VOO、SPY、QQQ 等美股 ETF,不需擔心個股風險。
(3) 美元存款 + 高利定存
- 美元長期相對穩定,且美國升息時,美元存款利率較高。
- 適合保守型投資人,可利用 美元定存 (如星展、玉山、兆豐的高息美元存款) 來保值資金。
(4) REITs (不動產信託基金):小資族的房地產投資
- 想投資房地產但沒錢買房?REITs 是個好選擇,能讓小資族也能投資不動產收益。
- 美國 REITs (如 VNQ) 長期報酬率約 8%,適合作為 被動收入 來源。
(5) 抗通膨債券 (TIPS):穩健型投資
- 美國政府發行的 TIPS (抗通膨債券) 隨著通膨上升而調整利息,適合風險低、想穩穩保值的族群。
4. 結論與行動方案:如何開始?
經過研究,小明發現 光存錢不夠,還要讓錢自己增值。他最後決定採取以下 懶人抗通膨策略:
- 短期應對:美元存款 + 黃金 ETF (00635U)
- 中長期增值:定期定額買 VOO (S&P 500 ETF)
- 額外現金流:部分資金投入 REITs,增加被動收入
- 保守型投資人 則可考慮 TIPS (抗通膨債券)
行動清單:今天開始保護你的資產
✅ 檢視自己資產配置 (多少台幣?多少美元?)
✅ 選擇合適的投資標的 (ETF、黃金、REITs、TIPS)
✅ 定期定額投資,而非一次押注
✅ 關注通膨與利率變化,適時調整策略
無論通膨如何變化,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投資策略,就能確保自己的資產不會被物價上漲吃掉!你準備好開始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