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通膨時代保值資產?台灣上班族的抗通膨生存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Medium: Ink illustration with risograph print effects Style: High-contrast, graphic novel-inspired with a vintage print aesthetic "A woman climbs a thin wooden ladder, reaching towards a giant dandelion floating weightlessly in the air, its fluffy white seeds the size of clouds. The black-and-white ink work is striking, with bold outlines and halftone shading, while a single vibrant pop of yellow highlights her dress. One dandelion seed has already begun to drift away, carrying a tiny house inside like a world in transit. Scrawled in the corner, as if from an old newspaper, are the words ‘Blow on the Wind and See Where You Land.’

Medium: Ink illustration with risograph print effects Style: High-contrast, graphic novel-inspired with a vintage print aesthetic "A woman climbs a thin wooden ladder, reaching towards a giant dandelion floating weightlessly in the air, its fluffy white seeds the size of clouds. The black-and-white ink work is striking, with bold outlines and halftone shading, while a single vibrant pop of yellow highlights her dress. One dandelion seed has already begun to drift away, carrying a tiny house inside like a world in transit. Scrawled in the corner, as if from an old newspaper, are the words ‘Blow on the Wind and See Where You Land.’


如何在高通膨時代保值資產?台灣上班族的抗通膨生存指南

1. 開場故事:通膨吃掉我的薪水!

小明,35 歲,科技業工程師,每個月薪水 7 萬,日子過得還算安穩。但最近他發現一件可怕的事情——他最愛的早餐店,蛋餅從 25 塊變 35 塊,便當從 80 塊漲到 120 塊,咖啡也從 50 元變 75 元。

「薪水沒漲多少,但物價漲超快,這樣下去,我的存款還有價值嗎?」小明開始擔憂。他查了一下新聞,發現 台灣的年通膨率在 2022 年一度突破 3%,創 14 年新高,而美國的通膨更是衝到 9% 以上。這讓他決定好好研究 如何讓資產不被通膨吃掉!


2. 數據分析:過去 10 年的通膨與資產表現

首先,我們來看看過去 10 年台灣和全球的通膨情況,以及各類資產的表現:

台灣 vs 全球通膨率

raw-image

可以看到,台灣的通膨率相對溫和,但在 疫情後物價飆升,尤其是進口食品、能源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台灣家庭的購買力。

不同資產的表現

raw-image

結論很明顯:單純存台幣,會被通膨吃掉購買力,而投資不同資產,可以有效抵禦通膨影響。


3. 具體建議:上班族抗通膨資產配置策略

小明查了資料後,發現自己可以透過不同的投資方式來對抗通膨,他整理了幾個適合上班族的 「懶人抗通膨策略」

(1) 黃金 ETF:通膨時代的保值工具

  • 黃金是通膨時代的避險資產,當通膨升溫或市場不穩定時,黃金價格往往上漲。
  • 上班族可以透過 黃金 ETF (如 00635U) 投資,不需要真的去買實體黃金。

(2) 美股 ETF (S&P 500, VOO, SPY):長期抗通膨的好選擇

  • 美國股市長期年報酬率約 10%,超過通膨率,適合長期持有。
  • 適合沒時間看盤的上班族,定期定額買進 VOO、SPY、QQQ 等美股 ETF,不需擔心個股風險。

(3) 美元存款 + 高利定存

  • 美元長期相對穩定,且美國升息時,美元存款利率較高。
  • 適合保守型投資人,可利用 美元定存 (如星展、玉山、兆豐的高息美元存款) 來保值資金。

(4) REITs (不動產信託基金):小資族的房地產投資

  • 想投資房地產但沒錢買房?REITs 是個好選擇,能讓小資族也能投資不動產收益。
  • 美國 REITs (如 VNQ) 長期報酬率約 8%,適合作為 被動收入 來源。

(5) 抗通膨債券 (TIPS):穩健型投資

  • 美國政府發行的 TIPS (抗通膨債券) 隨著通膨上升而調整利息,適合風險低、想穩穩保值的族群。

4. 結論與行動方案:如何開始?

經過研究,小明發現 光存錢不夠,還要讓錢自己增值。他最後決定採取以下 懶人抗通膨策略

  • 短期應對:美元存款 + 黃金 ETF (00635U)
  • 中長期增值:定期定額買 VOO (S&P 500 ETF)
  • 額外現金流:部分資金投入 REITs,增加被動收入
  • 保守型投資人 則可考慮 TIPS (抗通膨債券)

行動清單:今天開始保護你的資產

檢視自己資產配置 (多少台幣?多少美元?)

選擇合適的投資標的 (ETF、黃金、REITs、TIPS)

定期定額投資,而非一次押注

關注通膨與利率變化,適時調整策略

無論通膨如何變化,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投資策略,就能確保自己的資產不會被物價上漲吃掉!你準備好開始了嗎? 🎯

avatar-img
31會員
273內容數
我是 寶寶吉拉,一個熱衷於探索 認知與科技交會處 的創新者。對我來說,AI 和數據分析不只是冷冰冰的技術,而是讓世界更智慧、更有趣的鑰匙。 我相信,科技的價值在於突破,而不是侷限。只要我們勇於嘗試、不懼挑戰,思維與可能性就沒有極限。讓我們一起站在創新的前沿,讓技術不僅改變世界,也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aozilla, Let's go! 的其他內容
開場故事:小張的理財抉擇 小張是一位台灣的普通上班族,薪水穩定,但每次看到新聞報導美元升值、台幣貶值,他都會開始擔心自己的資產。到底該不該配置一些美元資產?還是乾脆把薪水全數存台幣就好? 每次看到朋友在討論美元定存、美股 ETF,他都覺得很複雜。這次,他決定好好研究,看看過去十年的數據
前言:牛市狂熱與未來熊市的佈局挑戰 當市場持續上漲,趨勢交易者往往容易陷入「持續看多」的思維模式,而忽略了即將到來的市場風險。然而,每一個牛市的高點都蘊含著未來熊市的潛在機會。如果你擔心熊市遲遲不來,又不想錯過最佳的進場時機,該如何在牛市中提前佈局,為未來的趨勢轉折做好準備?
上週末,一群老同學在咖啡廳聚會,話題不知不覺從生活聊到投資。一位朋友大壯滔滔不絕地說著他的美股投資經歷,總結起來就是:「我在2020年美股大跌時一口氣投入了所有存款,現在報酬率翻了三倍!」另一位朋友小美則表示:「我可不敢一次梭哈,我選擇每個月定期定投,每次看到市場跌我就買更多,現在收益也很不錯。」
2024 年底,我的朋友小明在一場跨年派對上跟我聊起他的投資夢想。他說:「2025 年,我一定要賺一桶金!」問他怎麼賺,他卻一臉迷茫地說:「聽說 AI 跟綠能很夯,但不知道該怎麼開始。」這讓我想到,現在許多人對投資美股有興趣,尤其是想抓住未來的趨勢,但往往被資訊量壓得喘不過氣。
隨著 2024 年的台股龍年封關,加權指數以 23,525 點作收,全年漲幅高達 30%。這一驚人的成績不僅帶動了市場信心,也為 2025 年的投資策略奠定了基礎。以下將根據市場表現及專家觀點,提供明年的台股投資策略,幫助投資人更好地布局市場。 一、聚焦半導體產業,抓住成長引擎 2024 年
小美是一位在台北工作的上班族,每天忙碌於工作和家庭,卻一直在為財務自由努力存錢。最近,她聽到新聞說台幣兌美元匯率接近新低,而美股表現仍然穩健。朋友告訴她,分散投資美元資產可能是未來的趨勢,但她卻感到疑惑:「美元資產真的適合我嗎?我應該從哪裡開始?」這正是許多台灣上班族的縮影。
開場故事:小張的理財抉擇 小張是一位台灣的普通上班族,薪水穩定,但每次看到新聞報導美元升值、台幣貶值,他都會開始擔心自己的資產。到底該不該配置一些美元資產?還是乾脆把薪水全數存台幣就好? 每次看到朋友在討論美元定存、美股 ETF,他都覺得很複雜。這次,他決定好好研究,看看過去十年的數據
前言:牛市狂熱與未來熊市的佈局挑戰 當市場持續上漲,趨勢交易者往往容易陷入「持續看多」的思維模式,而忽略了即將到來的市場風險。然而,每一個牛市的高點都蘊含著未來熊市的潛在機會。如果你擔心熊市遲遲不來,又不想錯過最佳的進場時機,該如何在牛市中提前佈局,為未來的趨勢轉折做好準備?
上週末,一群老同學在咖啡廳聚會,話題不知不覺從生活聊到投資。一位朋友大壯滔滔不絕地說著他的美股投資經歷,總結起來就是:「我在2020年美股大跌時一口氣投入了所有存款,現在報酬率翻了三倍!」另一位朋友小美則表示:「我可不敢一次梭哈,我選擇每個月定期定投,每次看到市場跌我就買更多,現在收益也很不錯。」
2024 年底,我的朋友小明在一場跨年派對上跟我聊起他的投資夢想。他說:「2025 年,我一定要賺一桶金!」問他怎麼賺,他卻一臉迷茫地說:「聽說 AI 跟綠能很夯,但不知道該怎麼開始。」這讓我想到,現在許多人對投資美股有興趣,尤其是想抓住未來的趨勢,但往往被資訊量壓得喘不過氣。
隨著 2024 年的台股龍年封關,加權指數以 23,525 點作收,全年漲幅高達 30%。這一驚人的成績不僅帶動了市場信心,也為 2025 年的投資策略奠定了基礎。以下將根據市場表現及專家觀點,提供明年的台股投資策略,幫助投資人更好地布局市場。 一、聚焦半導體產業,抓住成長引擎 2024 年
小美是一位在台北工作的上班族,每天忙碌於工作和家庭,卻一直在為財務自由努力存錢。最近,她聽到新聞說台幣兌美元匯率接近新低,而美股表現仍然穩健。朋友告訴她,分散投資美元資產可能是未來的趨勢,但她卻感到疑惑:「美元資產真的適合我嗎?我應該從哪裡開始?」這正是許多台灣上班族的縮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選擇性偏誤 近期有些投資達人表示,長期定期定額0050或0056兩者報酬差異不大,0056年化報酬率只輸給0050一點點,兩個可以一起投資。 大錯特錯! 這種定額定額的計算方式非常受後期短時間報酬的大幅影響(報酬順序風險),這部分也可參考《持續買進》的第15章"為什麼投資靠運氣"。 像是如果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選擇性偏誤 近期有些投資達人表示,長期定期定額0050或0056兩者報酬差異不大,0056年化報酬率只輸給0050一點點,兩個可以一起投資。 大錯特錯! 這種定額定額的計算方式非常受後期短時間報酬的大幅影響(報酬順序風險),這部分也可參考《持續買進》的第15章"為什麼投資靠運氣"。 像是如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經濟成長帶動房市:房價只要GDP超過2%,房價就會飛 先說好消息吧!根據房市專家何世昌的分析,只要台灣的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房價就會跟著往上爬。2024年的經濟前景相當不錯,GDP預期成長達3%以上,這意味著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Thumbnail
賴總統政治動作你要謹慎觀察,千萬別自做聰明 台灣貧富差距已經從30年前的16.8倍,一舉暴增到將近67倍,這種令人民憤怒的數字,三十年來掩耳盜鈴、束諸高閣,怎麼會在新總統宣誓就職前,由主計總處主動公布,現任主計總長還建議每四年公布一次,那就是一個總統任期,賴總統很明白政治表態,要解決嚴重貧富差距
Thumbnail
筆記-理財達人秀-鍾國忠.股乾爹-24.04.11 股乾爹 *美國1-2月的核心CPI有下降,3月的核心CPI停止下降了,通膨下降的進展停滯。 *目前商品通膨有下降,服務通膨跟著降,但是服務類通膨下降的速度很慢, 服務類通膨下降速度放緩,最主要原因是房租的通膨年增幅沒有下降。 --商品類C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
Thumbnail
24.02.15 財經皓角 *美國CPI 3.1%高於市場預期的2.9%,通膨在下降,但下降的速度比預期慢。 主要是租金的部分漲比較多,但租金整體趨勢還是往下。 --美國CPI沒有計算房價,但是有計算房租, 食品價格YOY幅度下降、能源下滑。 --CPI MOM+0.3%,如果之後維持在M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外媒報導,台灣的薪資從2012~2022的十年間雖然上漲,但是可以喝到的國民美食珍珠奶茶,從1097杯下滑到了853杯,你有沒有想過購買力下降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透過閱讀「貨幣縮水」可以知道購買力的下降主軸是流通的貨幣越來越多,我認同書中所提的購買力之所以會下降主因是地球上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經濟成長帶動房市:房價只要GDP超過2%,房價就會飛 先說好消息吧!根據房市專家何世昌的分析,只要台灣的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房價就會跟著往上爬。2024年的經濟前景相當不錯,GDP預期成長達3%以上,這意味著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Thumbnail
賴總統政治動作你要謹慎觀察,千萬別自做聰明 台灣貧富差距已經從30年前的16.8倍,一舉暴增到將近67倍,這種令人民憤怒的數字,三十年來掩耳盜鈴、束諸高閣,怎麼會在新總統宣誓就職前,由主計總處主動公布,現任主計總長還建議每四年公布一次,那就是一個總統任期,賴總統很明白政治表態,要解決嚴重貧富差距
Thumbnail
筆記-理財達人秀-鍾國忠.股乾爹-24.04.11 股乾爹 *美國1-2月的核心CPI有下降,3月的核心CPI停止下降了,通膨下降的進展停滯。 *目前商品通膨有下降,服務通膨跟著降,但是服務類通膨下降的速度很慢, 服務類通膨下降速度放緩,最主要原因是房租的通膨年增幅沒有下降。 --商品類C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
Thumbnail
24.02.15 財經皓角 *美國CPI 3.1%高於市場預期的2.9%,通膨在下降,但下降的速度比預期慢。 主要是租金的部分漲比較多,但租金整體趨勢還是往下。 --美國CPI沒有計算房價,但是有計算房租, 食品價格YOY幅度下降、能源下滑。 --CPI MOM+0.3%,如果之後維持在M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外媒報導,台灣的薪資從2012~2022的十年間雖然上漲,但是可以喝到的國民美食珍珠奶茶,從1097杯下滑到了853杯,你有沒有想過購買力下降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透過閱讀「貨幣縮水」可以知道購買力的下降主軸是流通的貨幣越來越多,我認同書中所提的購買力之所以會下降主因是地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