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重點整理由AI整理,上放來只是方便大家閱讀,智慧財產權歸作者
1. 美國就業市場現況
- 1月非農就業數據:
- 新增 14.3 萬人,為三個月來新低。
- 失業率持續下行至 4%,顯示勞動市場供給縮減。
- 平均時薪年增率 4.1%(前值 3.8%),薪資增速加快。
- 醫療保健業增加 4.4 萬 工作機會、政府部門增 3.2 萬 。
- 零售業、社會援助、住宿護理設施 也有顯著增長。
- 就業數據的潛在誤差:
-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近期頻繁下修過去的就業數據,2024 年累計下修 81 萬個工作。
- 非法移工數據影響:企業調查與家庭調查存在 200~300 萬人的統計誤差。
2. 川普關稅戰的影響
- 美國對進口鋼鐵與鋁加徵 25% 關稅,引發市場不確定性。
- 美國貿易順差擴大:
- 德國經濟預期低迷,中國出口仍為年減,美國出口逐步翻正。
- 東亞市場:韓國出口表現不佳,但台灣出口短期內有回升趨勢。
- 影響市場情緒:
- 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回升,但並非因就業市場,而是關稅政策推動。
- 市場預測未來是否擴大關稅戰範圍,對日本、韓國、德國、墨西哥、台灣等國的風險提高。
- 黃金價格上漲,顯示市場避險需求增強,短期內與利率脫鉤。
3. AI 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 AI 目前對勞動市場的衝擊尚未全面顯現:
- 高盛報告顯示,目前僅 10% 的美國企業使用 AI 。
- 大型科技公司(如 Meta)持續裁員,但總員工數未大幅變動。
- 未來 5 年 AI 可能對就業市場產生更大影響:
- 自動化取代低技術工作(如行政、法律、會計部門)。
- AI 提高生產力,短期內未必導致經濟衰退,但可能加劇就業市場結構變化。
4. 美國消費與債務趨勢
- 信用卡循環利率飆升至 24%(2022 年僅 15%)。
- 美國消費者信用卡貸款在 12 月增長 408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非循環債務(如車貸、學生貸款)大增 181 億美元。
- 可能顯示高收入族群消費擴張,而非低收入族群舉債過度。
- 短期內美國消費能力仍強勁,但信用風險需持續關注。
5. 美國債券市場與降息預期
- 美國財政部減少國債發行量(Q2 預計融資 123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341 億)。
-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市場仍預期降息,但關稅戰帶來通膨隱憂。
- 市場關注降息時間點:
6. 台灣市場與美國關稅影響
- 台灣出口近期短線增強,但長期仍受全球景氣影響。
- 台灣半導體關稅風險不高:
- 美國關稅針對終端伺服器(8471)而非晶片(8542)。
- 課徵台灣晶片關稅的技術門檻高,短期內機率較低。
- 台積電首季董事會赴美舉行,市場關注美方可能的談判。
- 美國政府削減財政支出,對國防與科技補助可能影響台灣企業。
7. 總結與投資策略
- 短期市場風險:
- 美股受關稅戰影響波動加大,短期仍有利空釋放空間。
- 美國就業市場未達大好,但仍穩定,影響市場降息預期。
- AI 技術變革將對中長期就業市場與生產力週期產生影響。
- 投資策略建議:
- 短期市場波動加劇,可適度降低風險資產配置,轉向短債或美元資產。
- 長期仍看好 AI 與半導體產業,但需關注法規與監管影響。
- 關稅戰可能只是談判工具,市場情緒波動提供長期投資者低點佈局機會。
👉 結論:短期市場仍存不確定性,長期仍看好科技與 AI 產業,投資者可分批佈局,並關注市場回調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