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室門檻很高,很多人搶著進來,但更重要的是賺多少錢以及如何保護自己
我覺得職場跟中長期投資很像,底氣決定一切
有經驗與見識,知道哪些老闆能跟,如果不能跟,也懂得控制付出與保護自己
1.獎金及預算:
(1)其實投資單位願意談個人績效獎金的真的很少很少,大多都是團體績效。先壓低底薪再說我們都是看獎金,很可能就是第一個餅 。
(2)看似有訂出獎金趴數,卻有許多領不到的但書。最常見的就是即便個人績效達成,只要團體績效未達標,還是沒有個人獎金。雖然今年績效很好,但要補過去幾年賠錢的提存,所以又不出獎金,又或者主管有最終裁量權,這就是第二個餅。
(3)老闆訂一個很高的績效目標,但給交易員的操作權限很小,難以達標,就有理由壓低待遇,這是第三個餅 ; 更難看的是交易員在期中就達成預算了,主管突然宣布年度預算要調高,結論就是根本不可能達成預算。
2.工具人:在投資單位走路有風,很多皇親國戚/空降部隊想進來,但這些人未必會做事,所以老闆會找一群學經歷優秀,但相對便宜的交易員來服侍這些人。喔,老闆壓低你薪水時,還會強調公司很少用新人的,是公司願意給你一個機會,要好好珍惜阿。
因為一開始就被當作工具人,勞逸不均難以翻身。如果剛進去就覺得地位很低與不被尊重,未來獎金也難領多。
3.自己餵自己大餅:求職者明明對交易室也不熟,卻憧憬擠進來一定有好處,或覺得累積幾年履歷能跳槽,但最後才發現是自欺欺人,沒人脈+年紀大要怎麼跳槽??? 但也無法回頭了。
4.場外硬控:其實交易員對業界的資訊也不多,僅聽到業界幾筆很浮誇的獎金,就覺得自己現況不佳而選擇跳槽。其實依自身及目前公司的綜合條件(學經歷、老闆是否喜歡你、人際關係、能忍受的業務量、是否會裁員),原本已經在相對合適的地方了。就算順利擠進新公司,也不是每個人都領的到,很多人跳船變翻船。
5.利用自大的人:就是有些主管想利用資訊不對稱,欺騙上述3跟4的求職者,切記,沒有底氣跟後路的人最好欺負了。
如果老闆沒有要分你,控制付出為保護自己的上策。 如果獎金普普通通,卻能在競爭者多的投資單位受尊重地平穩生活,也挺好了。要去獎金多的職場,自己底氣+靠山也要夠力,尊重與對等才會並存。不然老闆說話不算話,你又能如何????
1.如果底薪高➕過的爽,市場就算暫時差,也有本錢耐心等到復甦,到時就有獎金了
2.如果有家底/底氣,即便目前薪水平凡,也能等待好機會
剛來幾年就想爆賺獎金可能會失望,只有游刃有餘才有耐心等待機會。
如果你是擠進來的交易員(學歷還好、無相關經驗)或被老闆畫大餅壓低底薪,除非你有家底,不然陣亡率很高。如果是有撈過錢的交易員,只要還是老闆自己人,就有等待市場復甦的本錢。
民營銀行大型交易室的競爭很激烈的,真的能分到很多獎金的只有老闆自己人。其他人就只是負責投資業務的職員,領的未必比較多,或者說能領的跟法金差不多。
也有些人的心態看的很開,特別是公股銀行,他們很清楚調職到交易室底薪獎金其實不會比較多,但這就是個職務,用交易室經歷爭取外派機會,年薪翻倍。
有些人學歷挺好,但沒有人脈/強大底氣/吹噓/向上管理能力。卻懂得用自己的學歷優勢,去門檻稍低的地方突顯自己,選擇去中後段的金融機構也不錯啊,不用跟很強的人硬拚。
交易室是個很政治動亂的地方,老闆換人後,整串粽子都可能被拔起來。但大多只有老闆自己人曾經領過一大包,其他受波及的人可能沒存多少,就要替自己多想想了。
1.很多家世背景好的老闆自己人,能被老闆帶去新戰場
2.如果再起不能,反正自己人本來就不缺錢,解鎖交易室光環就直接退休了。
3.想辦法拿其他交易室的offer,但中年轉職又沒關係背景會很非常辛苦。
4.許多交易員會轉行,去私人銀行/財富管理當輔銷人員,這些部門喜歡請學歷好又有交易經驗的人跟客戶懇談,更有說服力。曾有交易權限交易員要放下光環並非容易的事喔
交易員未必領的多,未必有獨立交易權限,但交易室的強大光環造就許多競爭者,政治風險高。你的背水一戰並不值錢,老闆未必能負責,還怕你要求給個交代。
有底氣的人,能保護自己+有餘裕地等待時機,即便沒等到,還能富有地華麗轉身。
如果沒有退路,過的差也只能持續欺騙自己,老闆終有一天會看到自己的好,這樣的人只會被任人宰割。如果要踏入該業界,退場機制真的要想想,才能保護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