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習藝路上,與鋼琴相伴前行—「2023 卓越之星聯合音樂會」12 位樂壇新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反覆敲擊的琴鍵、來回奏響的音階、撥動的每條琴弦、深吸的每口氣息,每一次的登台,都是表演者與自己的競賽。然而,有的時候,不費吹灰之力,卻拿到超乎期待的結果;有的時候,不肯放棄,卻總也拿不到滿分的獎勵。成長,就是這麼神奇,把你帶向未知之地。習藝之路,可謂是一點也不容易!

華麗的表演服與舞台背後,是音樂家無數次的重複練習和演奏經驗積累所澆灌出來的結果呈現,尤其學習不僅僅需要面對課堂、舞台,最難的還在面對自己—面對無法突破的練琴困境、面對音樂比賽時失利後的失意、以及面對他人和自己期待的目光。

2023 卓越之星聯合音樂會 圖/EIMOC 卓越盃國際音樂公開賽

2023 卓越之星聯合音樂會 圖/EIMOC 卓越盃國際音樂公開賽

音樂的旅途,孩子如何面對自己的學習?家長又該怎麼陪伴孩子成長?是許多家庭自孩子學音樂開始,就會縈繞在心中的課題。

今年(2023) 8 月,卓越盃國際音樂公開賽特別邀請 12 位優秀的小小音樂家,舉行「卓越之星聯合音樂會」,他們的年齡落在國中小,卻個個身懷著本領,有著獨當一面的演奏能力及強大的舞台台風,他們分別是石雨柔、楊應斐、鄭鉯潔、陳婕畇、陳鈞甯、徐丞邑、宋沐音、黃子寧、鄧詠恩、王宥謙、陳渝真,與謝尚恩(依音樂會表演順序排列)。很開心藉此機會,向 12 位耀眼的樂壇新星和他們的家人請教,一路學習鋼琴的背後種種!

與鋼琴相伴的契機?在有音樂的環境中自由生長!

回想起學習音樂的初衷,幾位孩子的想法竟出奇地相近,在明白競賽和成績之前,他們就先感受、喜歡上音樂,一開始單純出於對旋律的好奇,繼而慢慢在更多理解後,遂產生了興趣。

有些孩子是因為家長觀察到有音樂天賦,遂讓孩子接觸音樂,像丞邑在兩三歲時被發覺音感很好;有些孩子像詠恩和鈞甯,則是因為自小在充滿古典音樂的環境中成長,耳濡目染之下便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於是小小年紀便主動提出想學習音樂。有些家庭則是出於想將「音樂」這項禮物贈與孩子,尚恩媽媽起初是想透過音樂讓孩子靜下心來、陶冶性情。

應斐媽媽則是將音樂當作家族傳承的重要禮物,同樣具有音樂學習背景的應斐媽媽,就像從母親那得到和音樂相伴一生機會的她,同樣也想將「音樂」送給應斐,期望音樂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沐音媽媽分享,自己早在懷孕時就決定送孩子三項能長久陪伴孩子、作孩子一生心靈的支持的禮物 ── 運動、閱讀、以及音樂。

鉯潔與雨柔的家長則在一開始便不設限,讓孩子可以隨心所欲地接觸及嘗試任何感興趣的領域,最終,在多元才藝活動中,她們選擇了自己最喜愛的一項:鋼琴彈奏,並藉音樂學會表達自己、建立自信,因為愛樂,投入時間也會相對較長,久而久之便將音樂當作未來專心致力的志向。

愛上音樂的緣由?享受掌聲,又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學習音樂的路上,感到最為幸福的時刻,有些孩子認為是在演奏到自己很喜歡的作曲家作品、喜愛的曲子,其中鉯潔向我們補充,她特別享受在視譜過程中遇到的的變化的音色,以及曲子中令人驚喜的和弦關係!有些孩子則對於收穫掌聲特別有感,像是尚恩和宥謙十分享受完成演出的時刻。

對於從老師那邊拿到新曲目時會感到異常興奮的則是婕畇和應斐,婕畇和我們分享「每次拿到老師給的新曲子都會覺得很興奮,會迫不急待的想趕快坐上琴椅練習!」

撞牆期怎麼辦?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

學琴之路漫漫,再優秀、再努力的孩子,學習路上,都會有遇到撞牆期的時刻,遇到學習阻力時,他們都會怎麼克服呢?多數孩子分享學琴中遇到的挑戰多集中在技巧面,當技巧無法突破或無法彈出自己想要的詮釋感覺時,丞邑會向老師請教自己在演奏上的盲點或錯誤,藉由釐清問題所在,次次練習中力求進步,是他面對挑戰的解方。

子寧則與我們分享,若在練琴時面臨卡關、無法把曲子彈好的卡關時刻時,她則會透過加強練習的強度,進而一步步剷除學習上的阻礙!且不僅是「量」的加強,還要同時完成「質」的加強。

的確,若只是漫不經心地機械化重複練習,恐怕只會花了時間卻未達到期望的成效,惟有「以正確方式」提升練習強度,一次次在練琴中找到越來越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進步的不二法門!

渝真則認為,當十隻手指頭要同時表現出三、四個聲部時,這對她而言會是挑戰,但她找出解決方法是,耐心地把每個聲部挑出來個別練,然後再試試不同組合,「最後就會發現神奇的事,我彷彿能聽見每個聲部在相互合作!」渝真興奮地說。

面臨比較困難的曲目,或成績不如自身期望、進入暫時卡關時候,尚恩、詠恩和沐音則會透過自我鼓勵或找朋友抒發煩惱等方式,勉勵自己接受面前的挑戰,也透過和朋友相互交流、討論,找出突破方式,如此才不至於辜負老師及家人為他所付出的時間,同時,也時刻在心裡為自己加油打氣:「永遠不要放棄!」

有孩子則分享學琴的難點在於手不夠大,婕畇分享,雖然她的身高算高,但由於手很小的關係,因此在練習大跳的音程的時會比同齡人吃力!她的解決方式是透過增加練習時間、仔細感受琴鍵之間的距離以建立手感,來降低因為先天條件導致談錯音的機率;這時,有著同樣困擾的宥謙在旁補充,自己也因為手不夠大而許多和弦會彈不到或彈不乾淨(可愛的他笑說,這種情況好無奈,畢竟彈不乾淨的音聽起來好不舒服呀!🤣),但他會提醒自己先冷靜下來,深吸一口氣,藉「慢慢練習」來一步步克服這個問題。

其中,當屬鉯潔的分享最令人印象深刻,她表示,卡關對自己來說,只是練習過程中引以為傲的樂趣中的一部分。在練琴時確實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對她來說並不是挫折。當遇到像找不到作曲家想表達的情感時,她會透過書籍或了解作曲家其它作品,來找出樂章的關聯性,藉以更往曲子趨近。

家人如何協助?陪伴、支持、一起找方法,便是最佳良方

樂學習,絕非易事,因此卡關,在所難免,那麼孩子身邊的重要他人又該如何協助他們呢?

子寧媽媽秉持著,藝術與生活,都是生命中不可獲缺的必需品;所以,音樂學習與讀書上學,她希望孩子兩樣都不缺席;明白孩子需要兩邊兼顧,難免感受到壓力,因此,子寧媽媽認為「家人的陪伴」是孩子學習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在孩子面對困難與挫折時,有了家人的理解與支援,方能無所畏懼,繼續在習藝之路上披荊斬棘!

而面對比賽和表演表現的得失心,鈞甯媽會交給孩子一個觀念:只要將比賽視作一個給自己在舞台上完整演出的機會就好!成績只是一時的,學音樂卻是一輩子的,能在舞台上好好享受自己的表演、對音樂保有熱忱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在孩子面臨練琴卡關時,雨柔媽媽則分享,她會提醒孩子遇到困難是正常的,每個人每一生都會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挑戰,這是「成長」中再正常不過的一部分,同時,也強調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並提醒孩子過去克服困難的經驗,雨柔媽媽強調這麼做是為了「要讓她知道她已經具備解決難題的能力。」

沐音媽媽則選擇以平常心看待,她表示,「不用代替孩子去承接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我想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和思考! 」她也始終相信「一直努力向前走就沒有所謂的撞牆期。」畢竟,學習需要時間耐心等待,有時缺的只是一個契機,況且,換個角度來看,孩子一直都有在進步,無論是心理的韌性,還是對於音樂的思考和想法,抑或是彈奏技巧的突破。

楊應斐 圖/EIMOC 卓越盃國際音樂公開賽

楊應斐 圖/EIMOC 卓越盃國際音樂公開賽

至於,音樂與課業該如何平衡呢?應斐認為,學音樂要同時兼顧二者是不小的挑戰,有一次,晚上十一點了自己當日練琴時間才結束,學校的功課才要開始動工,又想睡覺又得寫完,實在好忙,蠟燭兩頭燒!

談及時間配置話題,應斐媽媽和我們分享,當發覺孩子遇到類似情況時,她會和孩子在「親子約會」時深聊這個話題,最長還可能花上兩三小時,一步步抽絲剝繭,雙方共同釐清問題在哪、問題形成的背後原因為何,究竟是時間分配問題,還是近期太疲累因此專注度下降影響了事情完成的效率,抑或是心理是否有哪處感到不太舒服,應斐媽媽強調「了解孩子真正想法,很重要。」

長路漫漫,感謝能與音樂相遇!

最後,也有不少人與我們分享練琴固然重要,但是「適度的放鬆」也很重要。孩子們平日的生活,撇除音樂和課業,其實也多彩多姿!

他們常會進行的休閒娛樂活動,動態類型的如桌球、羽球、腳踏車、足球,以及超過一半孩子都喜歡的游泳,既能達到舒緩壓力的目的,還可以增加身體的靈活性。靜態類型如閱讀、繪畫、看音樂劇和舞台劇、繪畫、歌唱、合音等,培養孩子創造力及想像力,同時也鍛鍊出更敏銳的洞察力和理解力,繼而將同理他人、想像他人感受應用到對於曲子的理解。

到戶外走走也不失為好活動!受很多孩子歡迎的旅行、出外踏青、和寵物出門散散步熱門選項,豐富了孩子的生活,不僅能夠放鬆身心,還能夠獲得不同的生活體驗!

訪談進入尾聲,想分享這次對談中聽聞很動人的一段插曲。
陳婕畇 圖/EIMOC 卓越盃國際音樂公開賽

陳婕畇 圖/EIMOC 卓越盃國際音樂公開賽

和婕畇媽媽聊到小時候的婕畇,我們這才發現,如今大方開朗,在後台被誇獎音樂會當日所穿著的水藍色連身裙很好看後,會笑得甜甜得、用鏗鏘有力聲音大方回應:「謝謝!」的她,原來小時候極度怕生!但凡和不熟悉的人交流,便數次淚眼汪汪。

直到接觸到音樂,婕畇會坐在琴椅邊彈邊跟著琴音開心地唱,也變得樂於和大家分享她學的新曲子。可以這麼說,和音樂的相遇,大大改變了婕畇的生命軌跡。婕畇媽媽也對於婕畇與音樂的牽絆,抱持著感謝。

願音樂的美好和感動,能常伴所有孩子們!
學習音樂的路上,偶有徬徨,偶感失意,但無從埋怨,無論如何,還是一樣感激一路陪伴的師長及家人。再一次站上舞台,在每一個音符裡,去往明天。

2023 卓越之星聯合音樂會 演出人員名單及表演曲目(依表演順序排列)

  • 石雨柔 Mutsuo Shishido : Sonata No.2-IV’Toccata’
  • 楊應斐 Emil von Sauer : No.23 Toccata, C minor
  • 鄭鉯潔 陳婕畇 (四手聯彈)Rachmaninoff : Six Pieces Op.11 Scherzo-Waltz
  • 陳鈞甯 Chopin : Etude Op.25, No.6、Moszkowski : Etincelles(Sparks) Op. 36, No. 6
  • 徐丞邑 Stravinsky : Trois mouvements de Petrouchka”Danse Russe”& ”Chez Pétrouchka”
  • 宋沐音 Liszt : lacampanella
  • 黃子寧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3, Op.28
  • 鄧詠恩 F. Liszt : Grandes étude de Paganini in a minor, S. 141, No. 6
  • 陳婕畇 Chaminade : Etudes de concert, Op.35, No. 2 “Automne”
  • 王宥謙 Liszt : Concert Etudes “Gnomenreigen”, S.145
  • 陳渝真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3 Op.28
  • 謝尚恩 F. Chopin : Scherzo No.2 in B-flat minor, Op. 31
raw-image

※ 文章原載自【音音有代誌】:《習藝路上,與鋼琴相伴前行—專訪「2023 卓越之星聯合音樂會」12 位樂壇新星》※



avatar-img
1會員
27內容數
❝ 見字如晤,聲息可辨。 ❞ 一位有著大眾臉的編輯,期盼在充斥短影音的世界裡,以 #文字 認出彼此。 期許透過 #內容,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 🖋 文字散見於音音有代誌、關鍵評論網、方格子 📧 合作:lettersalive09@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如同往年琴鍵依然向著心裡敲擊
以簡單程度來說這首練了太久,不過短期無法進步太多,就先這樣啦~ 已經算是滿意了,右手運弓、旋律性和抖音已經比一開始改善很多,最開心的是抖音和右手有大幅修正 節錄其中一段的錄音,要整首都無錯完美拉完還沒辦法。 20240608錄音 來練蕭邦夜曲了!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初學樂器時的試煉,如何突破與學習樂器時遇到的困難。作者講述了從音樂基礎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了一個Youtuber的節奏練習影片推薦。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古琴吉他音程調弦互動。瞬間演作內功 逆著練。倒著練。反著練。 為了不再現不練習以應付當下瞬間無限。反而必須事先將各種可能障礙排除。 趨向完整。修習各種調性音程互動完整至少十五大調十五小調。 吉他音程互動空弦調音色彩。心耳必須聽見。四度圈循環 362573。Em7sus4和弦。C大調 62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如同往年琴鍵依然向著心裡敲擊
以簡單程度來說這首練了太久,不過短期無法進步太多,就先這樣啦~ 已經算是滿意了,右手運弓、旋律性和抖音已經比一開始改善很多,最開心的是抖音和右手有大幅修正 節錄其中一段的錄音,要整首都無錯完美拉完還沒辦法。 20240608錄音 來練蕭邦夜曲了!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初學樂器時的試煉,如何突破與學習樂器時遇到的困難。作者講述了從音樂基礎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了一個Youtuber的節奏練習影片推薦。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古琴吉他音程調弦互動。瞬間演作內功 逆著練。倒著練。反著練。 為了不再現不練習以應付當下瞬間無限。反而必須事先將各種可能障礙排除。 趨向完整。修習各種調性音程互動完整至少十五大調十五小調。 吉他音程互動空弦調音色彩。心耳必須聽見。四度圈循環 362573。Em7sus4和弦。C大調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