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金石堂
有時候明明只是想買一樣東西,沒想到踏進了賣場,卻買了更多東西回家,想必許多人都有類似經驗。
到底,我們要如何分辨「需要」與「想要」呢?
《不管,我就是要買!》描述獅子、鱷魚和貓咪原本想要買一條大魚來煮鮮魚料理,沒想到卻大肆採買了許多其他東西,最終導致家裡的空間被塞爆,也造成了生活上的諸多困擾。
其實,我們都想要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但卻誤以為必須「擁有」許多物品才能感受到幸福,殊不知購買物品所必須花費的金錢,以及置放物品所需要的空間,都可能造成我們更多生活上的不便與壓力。
這本書除了引導孩子如何做理性消費,也告訴我們在斷捨離的過程中,不一定要把這些不需要的物品丟棄,也可以轉贈給更需要的人。
沒有人能在一次的經驗中就學到如何克制衝動消費,需要透過每一次的消費行為,慢慢地去了解自己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若是很難抑制消費的衝動,我想就有必要釐清欲望的源頭,讓自己徹底擺脫過度消費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