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烏俄戰爭後:美國外交利益主導全球局勢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再過10天,烏俄戰爭即將滿三周年(2022/2/24),參戰雙方都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然而,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再次上台,近來頻頻插手、甚至主導烏俄戰爭的談判。
  然而,美國的介入會如何左右烏俄戰爭的走向,對於日後國際局勢以及更現實的台海局勢又會有什麼影響?民主價值是否遠高美國利益?本文就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場鏖戰將近三年的戰役後續的發展。
烏俄戰爭即將滿三年,美國介入如何影響戰後國際局勢?

烏俄戰爭即將滿三年,美國介入如何影響戰後國際局勢?


美國的外交策略核心價值:利益

  美國的外交策略一向以國家利益為核心,無論是海灣戰爭、烏俄戰爭,還是未來可能的台海局勢,這一點始終未曾改變。

  雖然美國經常以推動民主和人權為名介入國際事務,但仔細分析其行為可以發現,美國的行動往往是基於自我利益的考量,這不僅在過去的衝突中有所體現,烏俄戰爭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烏俄戰爭至今仍未結束,並且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迎來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場持續近三年的衝突中,數以萬計的生命被奪走,無數家庭流離失所,這場戰爭不僅對烏克蘭本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也在國際政治中引發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美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呈現在其盟友前的形象以及日後同盟關係的判斷。


烏俄戰爭:民主與地緣政治的交織

  2022年俄羅斯發動全面入侵烏克蘭,並迅速占領烏東和南部大片領土,進一步加劇了國際關注。美國和西方盟國的支持,尤其是軍事援助,使烏克蘭能夠抵抗住俄羅斯的進攻,並且逐步反攻,收復部分失土。

  儘管烏克蘭在這場戰爭中展現出強大的軍事韌性,並得到了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的支持,然而這場衝突的根本原因,並非僅僅是烏克蘭維護民主和領土完整的問題,而是在於俄羅斯與西方,特別是美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

  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背後,既有對抗俄羅斯的政治動機,也有戰略層面的考量。美國不僅希望削弱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想確保東歐的穩定,防止俄羅斯擴大影響力,這樣才能維護其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儘管烏克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並且期待在未來能夠加入北約,但在美國政府已經表示烏克蘭不可能全面恢復所有領土的情況下,這一目標卻變得愈加渺茫,同時也向北約表示美方「未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對烏克蘭而言這場戰爭最初的戰略目標也越來越遠,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唯一獲利的,應該只有因戰爭而免於低民調下台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Oleksandrovych Zelenskyi)。


美國外交策略:以利益為導向的決策

  美國在烏俄戰爭中的角色顯示了其外交政策的兩面性:一方面,美國的支持被包裝成對烏克蘭民主的支持,另一方面,這一行為實際上也服務於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

  在美國的外交決策中,民主與人權的推廣經常被用作手段,而非核心目的。事實上,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不僅僅是出於對烏克蘭的忠誠,而是為了保持其在歐洲的影響力,並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勢力。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美國的外交政策長期以維護自身利益為優先。無論是1990年代的海灣戰爭,還是當前的烏克蘭危機,美國的行動多數是基於對能源資源、地緣政治優勢、以及與大國競爭的考量。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以保護石油供應為名介入,儘管同時也強調保護科威特的主權和國際秩序。而在烏克蘭戰爭中,美國的主要目的是遏制俄羅斯的影響力,並確保自己在歐洲的存在和權力。


烏俄戰爭的結局與未來的挑戰

  隨著戰爭進入僵局,和平談判成為了目前最為關注的議題。近期報導指出,美國提出的和談方案中,烏克蘭或無法完全收復所有領土,也無法如期加入北約,這對烏克蘭而言無疑是重大打擊。烏克蘭政府表示,儘管其核心目標是保護國土和人民,但如果為了和平可以接受某些妥協,也將謹慎考慮。

  儘管如此,和談的結果並不確定。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和談可能會是結束這場戰爭的最佳途徑,但《金融時報》則指出,烏克蘭在談判中可能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並可能被迫做出對其國家利益不利的妥協。而《世界報》則提醒,即便和談成功,戰後的重建和政治穩定仍將是烏克蘭面臨的最大挑戰。


台海局勢的啟示

  烏克蘭戰爭的發展,對於其他地區的國際關係,特別是台海局勢,具有重要啟示。若兩岸局勢升級,並且爆發衝突,美國可能會像在烏克蘭一樣,強調自身的地緣政治利益而非台灣的民主價值,最實際的,就是美國在兩岸之間選擇建交的對象是最明顯的證明。

  身體做的,比起嘴巴說的,最誠實的永遠是行動。

  因此,若美中之間達成某種協議,台灣很可能無法直接參與談判,未來的局勢將由大國間的協議所決定。這對台灣而言是一個深刻的警示,顯示出國際政治中,國家利益和大國博弈始終是決策的核心。


戰後的烏克蘭與全球秩序的重建

  烏俄戰爭的下一步,將取決於和談的進程及國際社會的支持。對烏克蘭而言,無論是和平協議的簽署,還是戰爭的持續,都將對其未來的國家安全和政治結構帶來重大影響。

  美國的角色,無論是作為支持者還是調解者,都將直接影響到這一進程。而從更廣泛的角度看,這場衝突也為全球秩序的演變提供了重要的教訓——在大國博弈中,民主價值往往只是表面,真正驅動外交政策的,依然是國家利益

  對全球而言,烏俄戰爭後的國際秩序將面臨重塑,從能源安全到地緣政治的重新洗牌,都將影響未來幾十年的世界格局。而台海局勢、南海問題等其他熱點,也可能在同樣的外交博弈中,找到相似的結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a's Talk 嘉式頭殼
14會員
64內容數
用純粹主觀的方式深入解析曾經發生但現在還看得見的教育現場、時事觀察與可能是所謂「創新」商業或職場議題。 一切都是Jia's Talk,Just Talk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美國的外交政策一向強調國家利益,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烏俄戰爭,都顯示出民主價值並非其真正的核心。烏克蘭的未來將取決於和談的結果,但這場戰爭暴露出美國在全球大國博弈中的角色。戰後的重建和台海局勢將成為新一輪國際政治的焦點。本文深入探討美國如何通過外交策略維護其全球霸權,並揭示未來國際秩序的可能走向。
Thumbnail
美國的外交政策一向強調國家利益,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烏俄戰爭,都顯示出民主價值並非其真正的核心。烏克蘭的未來將取決於和談的結果,但這場戰爭暴露出美國在全球大國博弈中的角色。戰後的重建和台海局勢將成為新一輪國際政治的焦點。本文深入探討美國如何通過外交策略維護其全球霸權,並揭示未來國際秩序的可能走向。
Thumbnail
近9個月來,美國積極介入「俄烏戰爭」,是因其背後涉及國際政治、地緣戰略、區域安全、經濟利益和人道主義等全球重要議題。為了自身利益與維護國際秩序,美國當前大戰略的作法,即是聯合全球民主力量,擴大對俄國的經濟制裁,並以盟國援助烏國的統合軍力壓制俄軍!
Thumbnail
近9個月來,美國積極介入「俄烏戰爭」,是因其背後涉及國際政治、地緣戰略、區域安全、經濟利益和人道主義等全球重要議題。為了自身利益與維護國際秩序,美國當前大戰略的作法,即是聯合全球民主力量,擴大對俄國的經濟制裁,並以盟國援助烏國的統合軍力壓制俄軍!
Thumbnail
俄烏戰爭與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這不是俄烏戰爭 歐盟既有問題因俄烏戰爭而加重分歧
Thumbnail
俄烏戰爭與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這不是俄烏戰爭 歐盟既有問題因俄烏戰爭而加重分歧
Thumbnail
軍需產業從中獲益,拜登政權會複製「烏克蘭作法」嗎? 在不遠的未來,現在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恐將會發展成中國對台灣的台海之戰.......
Thumbnail
軍需產業從中獲益,拜登政權會複製「烏克蘭作法」嗎? 在不遠的未來,現在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恐將會發展成中國對台灣的台海之戰.......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當中,本質上是美軍與俄軍在打架,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而已。實際上在掌控戰場情勢的,一直就是美國,而不是烏克蘭。這樣的發展,起先要讓輸家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輸,那當然就是要對這個輸家兵不厭詐了,不但要隱藏實力,還要故意示弱,才能誘敵深入。之後呢?下面全方位解讀美國的戰略意圖。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當中,本質上是美軍與俄軍在打架,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而已。實際上在掌控戰場情勢的,一直就是美國,而不是烏克蘭。這樣的發展,起先要讓輸家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輸,那當然就是要對這個輸家兵不厭詐了,不但要隱藏實力,還要故意示弱,才能誘敵深入。之後呢?下面全方位解讀美國的戰略意圖。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當中,本質上是美軍與俄軍在打架,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而已。實際上在掌控戰場情勢的,一直就是美國,而不是烏克蘭。這樣的發展,起先要讓輸家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輸,那當然就是要對這個輸家兵不厭詐了,不但要隱藏實力,還要故意示弱,才能誘敵深入。之後呢?下面全方位解讀美國的戰略意圖。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當中,本質上是美軍與俄軍在打架,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而已。實際上在掌控戰場情勢的,一直就是美國,而不是烏克蘭。這樣的發展,起先要讓輸家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輸,那當然就是要對這個輸家兵不厭詐了,不但要隱藏實力,還要故意示弱,才能誘敵深入。之後呢?下面全方位解讀美國的戰略意圖。
Thumbnail
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那美國顯然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但是,這可以講出為什麼許多西方媒體一直在講,烏克蘭戰爭的連動性,是連到台灣來,下一場戰爭可能在台灣發生。
Thumbnail
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那美國顯然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但是,這可以講出為什麼許多西方媒體一直在講,烏克蘭戰爭的連動性,是連到台灣來,下一場戰爭可能在台灣發生。
Thumbnail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三篇:反思俄烏情勢|是不是中國的戰略機遇?台灣應當學到什麼? 李大中由政策變化、歷史認知兩方面,分析此次華盛頓在俄烏衝突的前後取態。 張登及則以大國政治的視角提出分析。
Thumbnail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三篇:反思俄烏情勢|是不是中國的戰略機遇?台灣應當學到什麼? 李大中由政策變化、歷史認知兩方面,分析此次華盛頓在俄烏衝突的前後取態。 張登及則以大國政治的視角提出分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