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台電的必要性:從油電雙漲歷史﹑綠電發展來論補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從油電雙漲談起:商家如何反應電價上漲 

raw-image


台灣在油電雙漲時期,社會上開始對於電價上漲反應到物價上漲的討論跟瞭解。 

那段時間,商家常以電價調漲為理由,將成本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即使部分商品的製造過程並未直接受到電價大幅影響,但仍然隨著上游原物料以及半加工產品的商家提高售價,最終他們的價格仍隨之上升,逐漸如[滾雪球效應]形成了一種連鎖反應,最終是所有消費者都要共同承擔起[物價上漲]的結果。 

這種連鎖反應機制起初是由商家將提高的成本轉嫁至商品售價,但本來物價的計算方式本就是[上游原物料的成本+運輸的成本+店面租金+人事費+水電費+預期收益=最終價格]。 

通常只有水電費跟運輸費是所有行業都必定有的項目,這也導致只要[油﹑電﹑水]一漲價後,通常社會上就會出現物價上漲的聲浪,最終[消費者]跟[商家企業]其中一方承擔或者是共同承擔。 

隨著某一項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其他與此相關的產業也逐漸調漲價格,通常結果都是市場中的有相關連結性的商品與服務價格全面攀升,形成通貨膨脹的惡性循環。 

而其商品如果是整個商品產業鏈的越靠近上游端,下游端勢必會連帶因為滾雪球效應跟著漲價,消費者作為最終的承擔者,購買力逐漸被削弱,日常生活壓力日益加重,特別是對中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尤為嚴重,進一步擴大了貧富差距。 

所以看似毫無關聯的油電雙漲情況,最終都是從[營運成本]開始累加上去,從而提高商品售價。 

 

工業用電補貼與商品價格的連動性 


台灣的工業用電長期享有較高的補貼,我們經常在討論電價的時候往往拉出來痛罵台灣政府對於工業用電的補貼是不公平的,可這種政策是為了降低製造業的成本,促進出口競爭力。 

然而,實際上,當電價調漲時,工廠的生產成本仍然隨之上升,並反映在最終產品的售價上。這意味著,儘管政府透過補貼減輕企業的負擔,但消費者仍可能面臨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 

當企業因為生產成本提高而在國際市場上喪失競爭力時,它們往往面臨來自外國廉價商品的強大壓力。為了生存,部分企業不得不採取裁員或減薪的方式來縮減支出,這又直接導致國內勞工階層的收入降低和失業率上升。 

如果這些企業的產品主要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那麼消費者便是雙重受害者。一方面,他們需承擔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另一方面,他們的就業與收入也可能因企業經營困難而受到影響。這樣的惡性循環,不僅對個人經濟造成衝擊,還可能拖累整體經濟的穩定性,進一步加劇社會問題。 

所謂的使用[工業用電]的產品,不光是只有出口商品,其國內人民使用的產品更是佔大多數。 

 

台灣綠電的現況與挑戰 


raw-image


台灣目前在綠電發展上面臨許多挑戰。雖然政府大力推動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但這兩種能源受限於季節和氣候,穩定性不足,難以滿足工業對穩定電力的需求。這也讓許多商業界人士轉而支持發展核能,認為核能能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 

 

然而,綠電的發展對台灣而言至關重要。作為一個高度仰賴外貿的加工出口型國家,台灣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經逐漸受到碳排放要求的制約。碳交易市場的興起意味著,使用綠電的產品能夠獲得更好的市場競爭力,而依賴化石燃料的產品則可能面臨更高的碳稅或市場抵制。 

 

雖然台灣可以經由[碳交易市場]從國外購買大量的綠電憑證,如此一來台灣便可以不用發展綠電,但這麼一來台灣也必定受困於國外綠電市場狀況,而且隨著世界各國推動ESG相關認證,綠電市場也肯定在未來會被討論,[特意自己使用汙染性高且低價格的用電,然後購買他國的綠電憑證,這樣子使否在自由化市場上是公平的?] 

 

最後要說的是,其實台灣的地熱發電與黑潮流發電也具有潛力。地熱資源豐富,若能充分開發,足以支持多座核電廠等級的發電量。而黑潮流發電利用台灣海島地理優勢,雖尚在技術突破階段,但一旦成功,將成為重要的新能源選項。儲能技術的發展亦是解決綠電穩定性不足的關鍵,目前國際上已有電廠等級的儲能站實施,這是台灣未來需要投入資源的重要方向。 

 

台電綠電發展與虧損之間的關聯 

raw-image


台電在近年來大力推動綠色能源產業,如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然而,綠電的初期建置成本較高,導致台電的整體成本增加,並進一步引發虧損的問題。對此,社會上出現了質疑聲音,認為台電虧損的責任應歸咎於綠電。 

然而,目前台灣在計算發電成本時,採用的是全系統發電廠的「平均成本」,而非新建發電廠的「邊緣成本」。 

[舊有]的發電成本與[新建]的發電成本一起算,得出一個平均值 

 

若進一步說明說明就是,現在如果建設一座全新的火力發電廠,每度電的成本會比現有火力發電廠的成本更高。 

比如現在燃氣火力發電平均成本:約 NT$3.19/度,可林口火力發電廠(啟用於2015年),其燃氣發電成本:約 NT$3.62/度。在追求轉型的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燃氣成本約 NT$3.43/度。 

 

這是因為新設火力發電廠需要遵守更嚴格的環保法規,並使用更新且更昂貴的技術。 

因此,火力發電的售價看似較低,但這是基於舊有發電廠的設備攤平,相對較低的初期成本。 

至於燃煤發電我想就不必討論吧,因為這空污問題大多數的人都不想承擔,就像核電廠一樣,大家都想要便宜的電,可是如果核電廠﹑燃煤發電廠蓋在你家周圍,肯定是這些喊著要便宜的電的消費者,會先舉布條抗議。 

 

所以只將綠電視為虧損的主因,是無法全面反映實際的能源結構轉型成本,也無法討論出綠電的狀況。 

所以我從成本概念上列出一些數據來看太陽能發電的狀況。 

在過去20年中,太陽能發電效率有顯著的提升,這主要得益於技術的進步和材料的改良。以下是一些關鍵的數據和趨勢: 

  • 2004年: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約為14%。 
  • 2014年:效率提升至約17%。 
  • 2024年:預計效率將達到24.5%。 

這些數據顯示,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在矽晶片的製造和設計方面,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逐漸提高。未來十年內,透過新技術的應用,如鈣鈦礦和TOPCon技術,預計效率將進一步提升至35%至40%。 

這些進步不僅提高了太陽能發電的效率,還使得太陽能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選擇,促進了全球對太陽能的投資和應用。 

 

我們如果換算成成本來看 

以下是過去20年間太陽能發電每度電的成本變化,基於不同年份的數據: 

2004年 

  • 每度電成本:約 $0.40 至 $0.46 美元/kWh(約 NT$12.8 至 NT$14.7/kWh)。 
  • 背景:當時太陽能技術尚未成熟,設備成本高昂,且市場規模較小,導致發電成本偏高。 

2014年 

  • 每度電成本:約 $0.08 至 $0.14 美元/kWh(約 NT$2.56 至 NT$4.48/kWh)。 
  • 背景: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經濟效應,太陽能光伏模組價格自2009年起下降了75%,使得發電成本顯著降低。 

2024年 

  • 每度電成本:約 $0.04 至 $0.06 美元/kWh(約 NT$1.28 至 NT$1.92/kWh)。 
  • 背景:太陽能技術進一步成熟,模組和逆變器成本持續下降,且運營和維護成本顯著降低。儘管2022-2023年的通膨對成本有短暫影響,但整體趨勢仍是下降。 

 

 

過去20年間,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了約90%,從2004年的高成本逐步降低到2024年的低成本。這一趨勢顯示,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大,太陽能已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能源之一。 

然而要注意一點的是,太陽能是否能突破到60%?隨著人工智慧逐漸進入軌道,我們未來在找尋新材料去研發的效率勢必也會突飛猛進,很有可能藉由電腦模擬就能找到更好的材料。 

所以未來太陽能電板的更新次代絕對會越來越快。 

而火力發電就有所謂的上限,只能藉由研發出更好的發電馬達,增加的效率也頂多5~10%左右。 

核電這邊,處理費用肯定也只會逐年飆升,就像50年前,核廢料可是直接投放進海洋,20年前也只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場所掩埋,現在最新標準是,這個合適的場所要未來百萬年地層都不會有變動。 


結論: 

從上述討論可以看出,補貼台電的虧損不僅是重要的政策手段,更是確保台灣能源結構轉型成功的關鍵。綠電的發展雖然面臨高成本與技術挑戰,但其對於國際市場競爭力、國內經濟穩定以及全球碳排放減量具有不可忽視的戰略價值。 

政府若能透過適當的補貼政策,協助台電渡過轉型期,將能有效降低能源轉型對經濟帶來的衝擊,並為未來的低碳經濟奠定基礎。同時,持續投入資源於地熱、黑潮流發電與儲能技術,也將有助於提升綠電穩定性,進一步促進台灣在能源轉型中的長遠發展。 

因此,補貼台電並非單純的經濟負擔,而是一項具有前面性的壓低物價手段,對於國家能源安全與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的沙龍
13會員
253內容數
這是一個無法論述對錯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而我反對專制,所以現階段我會比較偏向我們中華民國這邊。我是一個期待中國民主自由的人、也期待中東、非洲各國人民也能卓越成長起來。
2025/04/27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2025/04/27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2025/04/22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2025/04/22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2025/04/15
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國際層面,點出美國的策略是透過關稅戰迫使其他國家堵住中國洗產地的管道,否則將根據貿易順逆差對該國課徵關稅,並探討此策略對臺灣及其他國家的影響。
2025/04/15
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國際層面,點出美國的策略是透過關稅戰迫使其他國家堵住中國洗產地的管道,否則將根據貿易順逆差對該國課徵關稅,並探討此策略對臺灣及其他國家的影響。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電的虧損已經累積超過5000億了。現在AI算力新元年更添加了用電需求。台灣是一個海島型的國家,能源確實無法自給自足,都要靠外購燃煤及天然氣進行大量的火力發電。然而節節上漲的燃料成本實在使人吃不消。加上溫室效應促使地球暖化,國際越加重視碳排放,衍生出碳交易,使得火力發電廠勢必付出更高的碳權成本才能進
Thumbnail
台電的虧損已經累積超過5000億了。現在AI算力新元年更添加了用電需求。台灣是一個海島型的國家,能源確實無法自給自足,都要靠外購燃煤及天然氣進行大量的火力發電。然而節節上漲的燃料成本實在使人吃不消。加上溫室效應促使地球暖化,國際越加重視碳排放,衍生出碳交易,使得火力發電廠勢必付出更高的碳權成本才能進
Thumbnail
在台電瀕臨破產,與電價傳出調漲前夕,工商大老表示,2024年台電平均電價每度3.48元,其中台電對光電和風電的購入價格太高,光電價格是4.87元,風電更達6.59元,這兩樣是台電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呼籲應該重啟核電,讓整體電價降低,也讓台電減少虧損。 此等論斷,簡化問題的複雜性,更是跳躍性的思考!
Thumbnail
在台電瀕臨破產,與電價傳出調漲前夕,工商大老表示,2024年台電平均電價每度3.48元,其中台電對光電和風電的購入價格太高,光電價格是4.87元,風電更達6.59元,這兩樣是台電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呼籲應該重啟核電,讓整體電價降低,也讓台電減少虧損。 此等論斷,簡化問題的複雜性,更是跳躍性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油電雙漲對物價的影響、工業用電補貼、綠電發展現況與挑戰,以及臺電綠電發展與虧損的關聯。從成本角度分析,說明物價上漲的連鎖反應,以及綠電發展的高昂初期成本與長期效益。最後,強調政府補貼臺電的重要性,並呼籲持續投資地熱、黑潮流發電與儲能技術,以促進臺灣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油電雙漲對物價的影響、工業用電補貼、綠電發展現況與挑戰,以及臺電綠電發展與虧損的關聯。從成本角度分析,說明物價上漲的連鎖反應,以及綠電發展的高昂初期成本與長期效益。最後,強調政府補貼臺電的重要性,並呼籲持續投資地熱、黑潮流發電與儲能技術,以促進臺灣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
Thumbnail
大綱: 1.研究目的 2.電價新聞觀察 3.電價漲,經濟部說明 4.中油台電虧損嚴重 5.電價真相 6.本次研究心得   這篇創作的時間是2022/08/07,現今已2023/07/30,市隔一年,台電跟中油的狀況真的有改善嗎?歡迎讀者閱讀後可以再做延伸思考。 研究目的 最近工業用電調漲,
Thumbnail
大綱: 1.研究目的 2.電價新聞觀察 3.電價漲,經濟部說明 4.中油台電虧損嚴重 5.電價真相 6.本次研究心得   這篇創作的時間是2022/08/07,現今已2023/07/30,市隔一年,台電跟中油的狀況真的有改善嗎?歡迎讀者閱讀後可以再做延伸思考。 研究目的 最近工業用電調漲,
Thumbnail
台電虧損如何解套?政府有哪些對策? 台電是台灣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也是國營事業的代表。然而,台電近年來卻面臨嚴重的經營困境,不斷虧損,甚至出現負資產的情況。台電的虧損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電價過低、燃料成本上升、核能發電減少、再生能源補貼等。台電的虧損不僅影響公司的財務健全,也威脅到台灣的電力安全和經濟
Thumbnail
台電虧損如何解套?政府有哪些對策? 台電是台灣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也是國營事業的代表。然而,台電近年來卻面臨嚴重的經營困境,不斷虧損,甚至出現負資產的情況。台電的虧損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電價過低、燃料成本上升、核能發電減少、再生能源補貼等。台電的虧損不僅影響公司的財務健全,也威脅到台灣的電力安全和經濟
Thumbnail
經部注資台電千億,台灣電力危機如何解決? 大家好,我是一個關心台灣能源議題的部落客。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讓我感到非常震驚。那就是經濟部將再注資台電千億元,以避免台電破產的消息。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台電今年因為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導致成本大幅增加,而電價又無法及時調整,造成巨大的虧損。截至5月底,台
Thumbnail
經部注資台電千億,台灣電力危機如何解決? 大家好,我是一個關心台灣能源議題的部落客。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讓我感到非常震驚。那就是經濟部將再注資台電千億元,以避免台電破產的消息。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台電今年因為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導致成本大幅增加,而電價又無法及時調整,造成巨大的虧損。截至5月底,台
Thumbnail
從今天起,電價正式調漲了。 這一波漲價方案的最大特色,是壓力主要由用電大戶一肩扛起,97.5 % 的用戶不受影響【註 1】,而這些大戶的電價漲幅,則遠高於各界預期【註 2】。這樣的調漲方案確實可謂「用心良苦」【註 3】,同時也局部回答了我先前所表達的、居然會在選前調漲的「意外」【註 4】。
Thumbnail
從今天起,電價正式調漲了。 這一波漲價方案的最大特色,是壓力主要由用電大戶一肩扛起,97.5 % 的用戶不受影響【註 1】,而這些大戶的電價漲幅,則遠高於各界預期【註 2】。這樣的調漲方案確實可謂「用心良苦」【註 3】,同時也局部回答了我先前所表達的、居然會在選前調漲的「意外」【註 4】。
Thumbnail
前陣子跟在美國的姐姐聊到通膨,對於歐美5月份的通膨動輒8-10%,而台灣僅4%不到而感到納悶,後來才知道,原來除了疫情因素之外,天塌下來是台電和中油頂著...
Thumbnail
前陣子跟在美國的姐姐聊到通膨,對於歐美5月份的通膨動輒8-10%,而台灣僅4%不到而感到納悶,後來才知道,原來除了疫情因素之外,天塌下來是台電和中油頂著...
Thumbnail
前幾天貼出關於台電財務的貼文【註 1】後,陸續又看到些相關報導,所以再作補充: 【一】 繼去年大虧後,若持續承擔「天然氣凍漲」的政策任務,中油預期今年可能虧損達千億元【註 2】。現在才一月,那麼早就作出預警,應該也有「提醒上級」的用意在其中吧?
Thumbnail
前幾天貼出關於台電財務的貼文【註 1】後,陸續又看到些相關報導,所以再作補充: 【一】 繼去年大虧後,若持續承擔「天然氣凍漲」的政策任務,中油預期今年可能虧損達千億元【註 2】。現在才一月,那麼早就作出預警,應該也有「提醒上級」的用意在其中吧?
Thumbnail
「電費攤提」的消息之所以很快就被否認,也許是因為小英總統曾作過「不漲電價」的政治承諾。但客觀地說,這個承諾也如同台電財務般,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Thumbnail
「電費攤提」的消息之所以很快就被否認,也許是因為小英總統曾作過「不漲電價」的政治承諾。但客觀地說,這個承諾也如同台電財務般,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