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人媽媽Woman》第一集,觀後感:原生家庭傷痕與單親母親的堅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的超人媽媽Woman》

《我的超人媽媽Woman》

今天看了在Netflix上的《我的超人媽媽Woman》,編劇是坂元裕二。劇情是描述失去老公的單親母親照顧兩個小孩的故事,在看的過程中不經想起我自己的母親,在我年幼的時候也是一個人照顧我們三個小孩,在我10歲以前的記憶中我的父親很少出現在我的生活裡,幾乎跟我們很少互動,只有簽聯絡部的時候會請我爸爸幫忙,其他時間幾乎跟他是沒有什麼互動的,即便從家中載我們到宜蘭的童玩節,也是只在車上睡覺不會跟我們一起下去遊樂園玩。

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爸爸總是這樣子,想說可能爸爸是工作太累了,想要假日在車上睡覺吧,長大才明白媽媽跟爸爸之間是不是發生了很大的衝突,才變成不一起行動。

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跟爸爸一直處在一個很陌生的關係底下,幾乎不認識這個人,等到長大才知道,我爸親口跟我姊說,以前在我媽還在的時候我爸外遇好幾個女孩子,還會把每個外遇的對象的過程描述,記錄在一個筆記本裡面,後來給我媽發現這個筆記本,我媽就生氣地把筆記本丟到我家後面的河裡。

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是很努力的想要多賺點錢,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白天就找一些手工來做,一個一元的手工燈籠,一天可以賺個幾百元,後期就兼著做幼兒園的隨車老師,有次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當時我年紀很小,已經沒有什麼印象,只記得媽媽會跟著我一起看阿信,有時覺得片中的阿信,跟我媽媽好像。有次媽媽跟爸爸吵架,記得印象很深刻媽媽在二樓的客廳抱著我大哭了起來,在外人看起來很好的家,內心的日子卻過得特別辛苦,那種家中鬱悶的感覺揮之不去。

回到劇中的場景,第一集最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是,滿島光飾演的青柳小春回去找媽媽的那段對話,從開始的小春回應媽媽的話雖然文不對題,但從他說回覆的話語中可以聽出,從小是被媽媽所遺棄的關係,不想要再跟媽媽有任何瓜葛,而憤恨不平的來要求媽媽要把援助家中的文件取消掉,那段對話裡充滿了多年來彼此之間的情緒,以及母親對於這麼多年無法給予孩子支援的這個情緒難以消化,只能用最簡單暴力的方式把錢塞給他,以表示自己的在乎,但小春就把錢甩開留下了幾句話就走了。

這種親子關係時常在我們家中上演,那壓抑的情緒無法溝通無法宣洩,只要發生衝突,就用錢來把不滿的情緒用錢把它買下,我都給你錢了你到底還想怎麼樣,就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代表我對你的關心,維持彼此關係,好像只要我給你錢了,我都沒有說了(提及之前發生的事),已經吃飯了,以往的衝突和不滿都不是很重要了,到你還想怎麼樣。

在看劇的過程中,讓我想起媽媽從小辛苦照顧我們三個人的過程,一個人要忍受父親都晚歸外遇,還要在親戚間維持著表示自己過得很好的樣子,要一個人照顧著我們四個孩子,那種悶在心中的感受,辛苦的過程我想不是一般人可以明白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to家的樣貌 x 行銷策略筆記
3會員
19內容數
人生的自我修行,是一條透過覺察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旅程。當我們學會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人際關係自然會變得順暢;當生活穩定後,才有餘裕追求更深層的靈性探索。學會在生活中實踐覺察與成長。先從人際互動開始,透過與人交流學習,最後才回歸內在。修行,不是遠離世界,而是在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找到與世界和諧共存的方式。
2025/03/12
本文探討靈異體質的成因、影響及改善方法。文中提到靈異體質可能源於家族遺傳或個人經驗,並可能導致精神不濟、負面思維等問題。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建議透過禪修、改變信仰或調整心態等方式改善靈異體質。文章也區分了通靈與神通的差異,並提醒學習身心靈課程需謹慎。
Thumbnail
2025/03/12
本文探討靈異體質的成因、影響及改善方法。文中提到靈異體質可能源於家族遺傳或個人經驗,並可能導致精神不濟、負面思維等問題。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建議透過禪修、改變信仰或調整心態等方式改善靈異體質。文章也區分了通靈與神通的差異,並提醒學習身心靈課程需謹慎。
Thumbnail
2025/03/06
六字大明咒(Om Mani Padme Hum)的介紹,包含咒語由來、字義解釋、達賴喇嘛對其觀唸的講解,以及持咒應有的正確心態。強調持咒不僅是重複誦念,更需配合內在的轉變和智慧的提升,才能真正體會其功德。
Thumbnail
2025/03/06
六字大明咒(Om Mani Padme Hum)的介紹,包含咒語由來、字義解釋、達賴喇嘛對其觀唸的講解,以及持咒應有的正確心態。強調持咒不僅是重複誦念,更需配合內在的轉變和智慧的提升,才能真正體會其功德。
Thumbnail
2025/03/06
許多通靈者在網路上分享自身經歷,但通靈的成因與過程卻鮮少被提及。本文根據自身經驗與其他文章,將通靈分成天生與後天兩大類,並探討不同類型通靈者的特徵與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天生陰陽眼、天生體弱型、後天天命型、修持型等。後天體弱型則可能因體質虛弱、胡思亂想,而與無形眾生產生連結,甚至走火入魔。
Thumbnail
2025/03/06
許多通靈者在網路上分享自身經歷,但通靈的成因與過程卻鮮少被提及。本文根據自身經驗與其他文章,將通靈分成天生與後天兩大類,並探討不同類型通靈者的特徵與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天生陰陽眼、天生體弱型、後天天命型、修持型等。後天體弱型則可能因體質虛弱、胡思亂想,而與無形眾生產生連結,甚至走火入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對夫妻搭地鐵從鄉下到都市看兒子,結果因為人潮太多,丈夫不小心放開妻子的手,結果就此失蹤,再也找不到,兒女在尋人過程當中回憶起和母親的相處過程,自然是滿滿的內疚、自責和罪惡感。 這本書總共分成四個篇幅,以女兒、兒子、父親和母親的視角來描寫,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用第二人稱所寫的小說,看到開頭寫著「你們一家
Thumbnail
一對夫妻搭地鐵從鄉下到都市看兒子,結果因為人潮太多,丈夫不小心放開妻子的手,結果就此失蹤,再也找不到,兒女在尋人過程當中回憶起和母親的相處過程,自然是滿滿的內疚、自責和罪惡感。 這本書總共分成四個篇幅,以女兒、兒子、父親和母親的視角來描寫,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用第二人稱所寫的小說,看到開頭寫著「你們一家
Thumbnail
劇中的那些創傷,連同我的,相信你多少也能瞧見自己的影子,只是有沒有意識到那些創傷是如何拖垮我們身心,甚至於一步步拖垮了人生;有沒有病識感去察覺自己需要求助?不管是做諮商、看身心科,還是設法讓靈性成長。就像張琪說的:「你以為只要不去看,事情好像忘了就過了;但其實那個傷口它還是一直都在。」
Thumbnail
劇中的那些創傷,連同我的,相信你多少也能瞧見自己的影子,只是有沒有意識到那些創傷是如何拖垮我們身心,甚至於一步步拖垮了人生;有沒有病識感去察覺自己需要求助?不管是做諮商、看身心科,還是設法讓靈性成長。就像張琪說的:「你以為只要不去看,事情好像忘了就過了;但其實那個傷口它還是一直都在。」
Thumbnail
最近很熱門的話題就是Netflix的台劇《媽!別鬧了》 這次閱讀比較不一樣的是我是先看完劇才來看原著的。忘記在哪看到說原著更誇張,所以我才先去看劇再回來看原著。 再來說原著的部分: 我覺得這是個女兒慢慢去理解媽媽的故事。人跟人之間的理解往往都是很多的碰撞而去互相理解的。
Thumbnail
最近很熱門的話題就是Netflix的台劇《媽!別鬧了》 這次閱讀比較不一樣的是我是先看完劇才來看原著的。忘記在哪看到說原著更誇張,所以我才先去看劇再回來看原著。 再來說原著的部分: 我覺得這是個女兒慢慢去理解媽媽的故事。人跟人之間的理解往往都是很多的碰撞而去互相理解的。
Thumbnail
2022年的五月,一連出現幾部關於「母親的多重宇宙」的電影,彷彿地球上許多母親都開始思考:「倘若,當年不是跟你結婚,也沒有生小孩,今日的我,早該已經抬頭挺胸、成就非凡,而不是在家裡算帳打掃、卑微地像個被使來喚去的無酬女傭。」
Thumbnail
2022年的五月,一連出現幾部關於「母親的多重宇宙」的電影,彷彿地球上許多母親都開始思考:「倘若,當年不是跟你結婚,也沒有生小孩,今日的我,早該已經抬頭挺胸、成就非凡,而不是在家裡算帳打掃、卑微地像個被使來喚去的無酬女傭。」
Thumbnail
因為母親連小學都無法唸完, 小小年紀背著超重的豆腐板,還跌到水溝中, 即使老師家訪為何總是第一名的班長常常沒去上課?養母也不讓母親去上學, 因為那時母親被養母打到吐血在家養傷. 母親的生母及養母兩人還曾經為了此事在法庭相見, 無奈心軟的母親最後還是回到養母身邊, 還負擔起養母全家的經濟重擔.
Thumbnail
因為母親連小學都無法唸完, 小小年紀背著超重的豆腐板,還跌到水溝中, 即使老師家訪為何總是第一名的班長常常沒去上課?養母也不讓母親去上學, 因為那時母親被養母打到吐血在家養傷. 母親的生母及養母兩人還曾經為了此事在法庭相見, 無奈心軟的母親最後還是回到養母身邊, 還負擔起養母全家的經濟重擔.
Thumbnail
孤味是一部探討家庭關係中,父母與第三者之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一部家庭倫理的電影,從電影中你可以反思與親人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調整的。 看似平淡的家庭故事,隱藏了家庭的核心價值深入探討,感受人的多樣性與複雜性,無法切斷又糾纏不清的心結傷痛,父權社會下的女性視角流露出來的真誠溫暖,一定要來看喔!
Thumbnail
孤味是一部探討家庭關係中,父母與第三者之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一部家庭倫理的電影,從電影中你可以反思與親人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調整的。 看似平淡的家庭故事,隱藏了家庭的核心價值深入探討,感受人的多樣性與複雜性,無法切斷又糾纏不清的心結傷痛,父權社會下的女性視角流露出來的真誠溫暖,一定要來看喔!
Thumbnail
今年春季有齣小品《生啊死啊父親啊》,在我心中不輸《大豆田》、《喜劇開場》。不過可能台灣OTT沒有引進(我已每週寫給KKTV許願),網路討論度不高,但對年過30的人來說,是非能引起共鳴的作品。
Thumbnail
今年春季有齣小品《生啊死啊父親啊》,在我心中不輸《大豆田》、《喜劇開場》。不過可能台灣OTT沒有引進(我已每週寫給KKTV許願),網路討論度不高,但對年過30的人來說,是非能引起共鳴的作品。
Thumbnail
我的母親   看到日劇時,我忘了母親 曾教我念著 ア イ ウ エ オ 孩子生病時,我忘了母親 也曾徹夜守候 開懷大笑時,我忘了母親 總是淺淺的笑容 遠離家門時,我忽略了母親 依依不捨的眼神  以為,只要我想念 就能回去找尋那 曾經的記憶 誰知,稍一不留意 歸來 竟只見牆角 空蕩蕩的輪椅  ***
Thumbnail
我的母親   看到日劇時,我忘了母親 曾教我念著 ア イ ウ エ オ 孩子生病時,我忘了母親 也曾徹夜守候 開懷大笑時,我忘了母親 總是淺淺的笑容 遠離家門時,我忽略了母親 依依不捨的眼神  以為,只要我想念 就能回去找尋那 曾經的記憶 誰知,稍一不留意 歸來 竟只見牆角 空蕩蕩的輪椅  ***
Thumbnail
青春的味酸甘甜~不驚死~免驚心傷悲~。歌進到尾聲,青春的酸甜苦辣,一下子就變成了人生,只不過一瞬間,我們就從天不怕地不怕的青年變成寧可雲淡風輕的白首。共同的生活經驗、曾看過的那些相似的風景、類似的人、差不多的糾結…,再平凡不過的事都被釀進了《孤味》,每個角色都是一道獨特的菜,讓我們在其中和自己和解。
Thumbnail
青春的味酸甘甜~不驚死~免驚心傷悲~。歌進到尾聲,青春的酸甜苦辣,一下子就變成了人生,只不過一瞬間,我們就從天不怕地不怕的青年變成寧可雲淡風輕的白首。共同的生活經驗、曾看過的那些相似的風景、類似的人、差不多的糾結…,再平凡不過的事都被釀進了《孤味》,每個角色都是一道獨特的菜,讓我們在其中和自己和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