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孽5

冤孽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兩個星期後,林好在廟裡接到了一通電話,是李承軒打來的,他語氣凝重,表示要親自南下來找陳玉嬌。

陳玉嬌放下手中的香爐,抬眼望向廟裡媽祖神像,淡淡道:「該來的還是要來。」

「他約什麼時候?」


「星期六,方便嗎?」


「好,我等他來。」



到了約好的那天早晨,李承軒準時抵達廟前。這一次,他少了先前的輕慢,多了幾分誠心。他雙手合十,逐一在每座香爐前插上香,眉宇間透出沉重與迷惘。

十點整,陳玉嬌現身。李承軒立刻從椅子上站起,微微鞠躬:「陳老師,早。」

「李醫師,別客氣,坐吧。今天,我們可以好好談談了。」

「陳老師,我得先向您道歉。之前的無禮,是我太無知。那次您告訴我的線索,真的幫了我大忙,我的論文因此順利了許多。」

陳玉嬌輕笑:「呵呵,不用謝我,要謝就謝媽祖婆吧。那是祂托我轉達給你的,我自己也不明白其中玄機。」

李承軒眼神閃爍了一下,接著收起客套,單刀直入道:


「陳老師,巧伶……她失蹤了,好像從這個世界消失了一樣。」


他聲音有些顫抖,手緊握成拳,壓抑著情緒。


「我報了警,可警方說查不到這個人,還懷疑我謊報案情,要將我送辦。是我叔叔出示我去身心科就診的紀錄,他們才放我走。可我沒有瘋,我說的是真的!可是,沒有人相信我……」


陳玉嬌靜靜地看著他,語調平緩而堅定:「我信你。來,告訴我,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那是兩年前的一個急診輪值夜班。」李承軒回憶道,語調有些飄遠。

「那夜,原本很平靜,直到有個菜鳥護理師說了『好平靜』三個字,馬上便來了車禍傷患——羅炳煌,六十多歲,內臟出血,需立刻開刀,可是家屬無法聯絡。」

「就在黃金搶救期快結束時,急診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一名穿著白色洋裝的女子衝進來,聲音顫抖地喊:『請救救我爸爸!』」

「她說她是羅炳煌的女兒,羅巧伶。她毫不猶豫地簽下了手術同意書。我記得她的筆跡,娟秀如她本人一樣清麗。」

「那一刻,我說了句例行的安慰話:『羅小姐,妳放心,我們一定盡力。』可我心底不知為何,竟有種前所未有的真誠與心悸……」


「術後,她父親平安脫險,她向我致謝,那句『謝謝你,李醫生』,卻像是勾走了我的魂魄。」

「後來她常在傍晚來看護站,總在我值班時送來糕點,聊聊戲劇和歌仔戲。她說最愛《王魁負桂英》,每到桂英自盡那段,她總會哭得泣不成聲……她說負心之報,終有冤孽。」

「我們戀愛了一年半,我打算帶她見我母親。我母親見過她,還稱讚她端莊大方。可現在……我媽說她從來沒見過巧伶,連一次都沒有,還懷疑我精神有問題。」

李承軒的聲音漸漸顫抖,眼中佈滿血絲:「可她明明見過!我發誓!」


「我去查醫院的病歷紀錄,那張手術同意書上——只有血跡,沒有簽名。」

「我尋線去找羅炳煌,他卻說:『醫生,感謝你救我,可是……我根本沒有女兒,只有兩個兒子,都在國外。』」

「陳老師,這怎麼可能?她怎麼會……從我的世界裡消失?」


陳玉嬌眼神深邃:「承軒,媽祖婆讓我告訴你,這是『冤孽』。」

「冤孽?」

「想知道真相,就去問你的父親與大伯父吧。冤孽不會無端而生,他們的『魂』欠下了什麼債,只有他們自己說得清。」

「可是……他們一個中風在療養院,一個瘋癲在精神病院,根本無法溝通……」

「媽祖婆會顯神威,讓他們短暫清醒三日,但只有三日。」

陳玉嬌取出兩張符紙,以硃砂畫訣,符文如生。


「將這兩張符燒成水,讓他們喝下,他們會告訴你,你該聽的真相。但……真相或許是你承受不起之重。」


李承軒緊握符紙,眼神堅定,聲音卻微微顫抖:「我有權知道,我要知道!」

陳玉嬌點頭:「好,那就讓冤孽現形吧。」

 

鄭重聲明,本小說發布的所有圖片,均使用合法的AI科技生成,並完全符合相關著作權規範。如有任何疑問,歡迎私訊聯繫。感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avatar-img
Joe Chiao的沙龍
2會員
126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oe Ch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夜晚九點,福聚宮寂靜無聲,唯有雨聲輕敲屋檐。陳玉嬌盥洗後,盤坐於神龕前的蒲團上,三炷檀香的煙霧在她周圍縈繞,如無形橋樑般通達神明。 她閉目默誦咒語,意識逐漸沉入夢與醒之間的交界。一片柔和光暈中,五媽的身影隱現,數位護法的氣息環繞守護,卻又與她保持著某種距離。 五媽未以言語答覆,卻以直覺與靈感傳遞
星期六的早晨,天空陰沉,綿綿細雨像一層薄紗籠罩著朴子市。雨水輕輕敲打著福聚宮的屋簷,彷彿在為即將到來的訪客譜寫一曲低沉的序章。 廟裡的義工林好和陳玉嬌的丈夫早已忙碌起來,準備迎接今天的問事。九點半,一輛計程車緩緩停在廟前。車上下來三人:兩位穿著華貴的婦人,以及一位面容俊朗卻略顯憔悴的年輕人。他們手
深夜,萬籟俱寂,朴子市沉浸在夢鄉之中。 陳玉嬌的透天厝靜立街角。臥室裡,她沉睡不醒,直到—— 「咚、咚、咚——」 急促而沉重的敲門聲,像從地底傳來,帶著無法言喻的焦躁。 她猛然睜眼,瞥向床頭:凌晨兩點十五分。 「這麼晚了,是誰?」她眉心微蹙,心中浮起一絲不安。 奇怪的是,整個屋子只有她聽見了聲
農曆三月,台灣的天空被濃厚的信仰氣息籠罩。 「瘋媽祖」的熱潮再次席捲全島,成千上萬的信眾擠滿了街道,香火繚繞,鑼鼓喧天。這是一場信仰的盛宴,也是一場與神明對話的儀式。然而,在這片虔誠的喧囂中,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那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那些跨越生死界限的糾葛。 嘉義縣朴子市的福聚宮,一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媽祖信仰早已深深扎根,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數百年前,先民們懷著對未來的期盼,跨越黑水溝,奉請媽祖神像渡海來台,祈求平安與庇佑。時光流轉,媽祖的慈悲與智慧,早已融入台灣人的血脈,成為跨越世代的文化印記。 然而,媽祖的視野不僅僅局限於人間的祈願與苦難。在神明的眼中,歷史的洪流不
夜晚九點,福聚宮寂靜無聲,唯有雨聲輕敲屋檐。陳玉嬌盥洗後,盤坐於神龕前的蒲團上,三炷檀香的煙霧在她周圍縈繞,如無形橋樑般通達神明。 她閉目默誦咒語,意識逐漸沉入夢與醒之間的交界。一片柔和光暈中,五媽的身影隱現,數位護法的氣息環繞守護,卻又與她保持著某種距離。 五媽未以言語答覆,卻以直覺與靈感傳遞
星期六的早晨,天空陰沉,綿綿細雨像一層薄紗籠罩著朴子市。雨水輕輕敲打著福聚宮的屋簷,彷彿在為即將到來的訪客譜寫一曲低沉的序章。 廟裡的義工林好和陳玉嬌的丈夫早已忙碌起來,準備迎接今天的問事。九點半,一輛計程車緩緩停在廟前。車上下來三人:兩位穿著華貴的婦人,以及一位面容俊朗卻略顯憔悴的年輕人。他們手
深夜,萬籟俱寂,朴子市沉浸在夢鄉之中。 陳玉嬌的透天厝靜立街角。臥室裡,她沉睡不醒,直到—— 「咚、咚、咚——」 急促而沉重的敲門聲,像從地底傳來,帶著無法言喻的焦躁。 她猛然睜眼,瞥向床頭:凌晨兩點十五分。 「這麼晚了,是誰?」她眉心微蹙,心中浮起一絲不安。 奇怪的是,整個屋子只有她聽見了聲
農曆三月,台灣的天空被濃厚的信仰氣息籠罩。 「瘋媽祖」的熱潮再次席捲全島,成千上萬的信眾擠滿了街道,香火繚繞,鑼鼓喧天。這是一場信仰的盛宴,也是一場與神明對話的儀式。然而,在這片虔誠的喧囂中,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那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那些跨越生死界限的糾葛。 嘉義縣朴子市的福聚宮,一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媽祖信仰早已深深扎根,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數百年前,先民們懷著對未來的期盼,跨越黑水溝,奉請媽祖神像渡海來台,祈求平安與庇佑。時光流轉,媽祖的慈悲與智慧,早已融入台灣人的血脈,成為跨越世代的文化印記。 然而,媽祖的視野不僅僅局限於人間的祈願與苦難。在神明的眼中,歷史的洪流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