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孽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農曆三月,台灣的天空被濃厚的信仰氣息籠罩。

「瘋媽祖」的熱潮再次席捲全島,成千上萬的信眾擠滿了街道,香火繚繞,鑼鼓喧天。這是一場信仰的盛宴,也是一場與神明對話的儀式。然而,在這片虔誠的喧囂中,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那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那些跨越生死界限的糾葛。

嘉義縣朴子市的福聚宮,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古廟,靜靜地矗立在城市的角落。廟內供奉的媽祖神像莊嚴肅穆,香火鼎盛。這裡不僅是信眾的心靈寄託,更是一個連接人間與靈界的特殊場所。

陳玉嬌,福聚宮的通靈人,年過七旬的她,外表平凡無奇,卻擁有與神明溝通的能力。她的靈媒天賦來自於她的祖父——一位從唐山渡海而來的茅山派法師。陳玉嬌從小就能看見常人無法察覺的事物,七歲那年,她曾預見一場災難,拯救了自己和祖父的性命。從那時起,她的命運便與神明緊密相連。

與此同時,福聚宮的媽祖出巡活動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廟裡的五營兵將護法軍團整裝待發,香火繚繞中,隱約傳來低沉的誦經聲。陳玉嬌站在廟前,望著遠方的天空,心中隱隱感到一股不安。

「陳老師,今年出巡的路線要不要擲筊請示?」廟裡的邱委員恭敬地問道。

陳玉嬌點了點頭,目光深邃而平靜。「當然,等會兒我會親自請示媽祖婆。」

她的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彷彿能穿透時空,直達神明的耳中。

廟裡的義工阿好姨匆匆走來,手裡拿著一份名單。「陳老師,星期六的問事名單已經列好了,您過目一下。」

陳玉嬌接過名單,目光停留在一個名字上:「李承軒?他是誰介紹來的?」

阿好姨壓低聲音,神情有些緊張:「是李太太介紹的,她先生是台北榮總的心臟科主任。這個李承軒是他們的侄子,北醫的外科醫生,年輕有為,可是……最近出了點問題。」

「什麼問題?」陳玉嬌眉頭微皺。

「他……他聲稱自己有個女朋友,可是這個女朋友根本不存在!他的家人帶他去看身心科,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但他卻堅稱自己與這個『女友』相愛,甚至計劃結婚。」

陳玉嬌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不存在』的女朋友?或許,這個『女友』並不存在於我們的世界。」

阿好姨打了個寒顫,低聲問道:「您的意思是……?」

陳玉嬌沒有回答,只是淡淡地說:「星期六早上十點,讓他們準時來。」


鄭重聲明,本小說發布的所有圖片,均使用合法的AI科技生成,並完全符合相關著作權規範。如有任何疑問,歡迎私訊聯繫。感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avatar-img
0會員
22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e Ch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媽祖信仰早已深深扎根,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數百年前,先民們懷著對未來的期盼,跨越黑水溝,奉請媽祖神像渡海來台,祈求平安與庇佑。時光流轉,媽祖的慈悲與智慧,早已融入台灣人的血脈,成為跨越世代的文化印記。 然而,媽祖的視野不僅僅局限於人間的祈願與苦難。在神明的眼中,歷史的洪流不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媽祖信仰早已深深扎根,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數百年前,先民們懷著對未來的期盼,跨越黑水溝,奉請媽祖神像渡海來台,祈求平安與庇佑。時光流轉,媽祖的慈悲與智慧,早已融入台灣人的血脈,成為跨越世代的文化印記。 然而,媽祖的視野不僅僅局限於人間的祈願與苦難。在神明的眼中,歷史的洪流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各國鬼節文化與旅行(盂蘭盆節、女巫節、萬聖節) 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或「鬼節」)是東亞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主要在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流行。這個節日通常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這段時間被視為「鬼月」,據說鬼魂會從冥界回到人間。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搶孤: 「搶孤」是台灣傳統的民間活動,通常在節慶或廟會中進行,參加者會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爭搶一個放在高處的「孤」,這個「孤」通常是一個裝滿香火和祝福的物品。這項活動常見於農曆七月或其他重要的節日,目的是祈求安、健康和好運。
Thumbnail
  作者:鬼才   作品:【 邪廟:救贖 】   類型:恐怖、宗教、家庭、驚悚   人總有脆弱的時候。   生活不順遂,感情出問題......現實的殘酷會讓人想求助宗教,依託心靈,汲取慰藉。若這時,「有求必應」四字躍入腦海,你,會怎麼做?   一座山裡的神
Thumbnail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農曆七月為“鬼月”,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閉的這段日子裡,地府鬼魂返回陽間跟親人團聚,也有很多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湧到陽間,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要避免衝撞,就少不了講究。 冤魂厲鬼遊蕩,夜晚野外陰氣重 據說每年從七月初一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
上一篇我也許是用詞不當,因為離上帝最近的時候,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憂鬱症發作,那時只會祈求度過難關又或者毫無知覺, 小時候,我在鄉下信道教的文化家庭長大, 說來不信怪力亂神,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我們終究還是吃東方飲食習慣東方文化,不得不說那廟宇裡的對於一般人還是有一點效果, 我小時候總是被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個有趣的事件,有關某關公壇宣稱他們那邊的關公要娶某間媽祖廟裡的媽祖(這陳述本身就很有意思,神靈是可以被歸屬在某個人為限制裡面的),而且還幫人家冠夫姓。 基本上就是一面倒的被罵被笑,至少我還沒看到有任何人出來幫他們講話的,只能說這傢伙真的很天兵。 但某方面來說這卻是個有趣的事件(至少對非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中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忽又
Thumbnail
祭改,又稱祭解、改運,是一種台灣的民俗儀式。祭改意思是:「祭」祀事主、「改」掉厄運。 傳統上,華人的生活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規範,讓人們去依循。曾經,我在年少時不太相信拜拜求神這回事,總覺得這就是流傳下來的風俗,沒什麼科學根據
Thumbnail
○2024龍年,台灣宮廟有【搶頭香】迷信活動,民眾將香枝亂丟,這實是對神明大大的不恭敬! 神明降禍都來不及,何來保佑吉祥? 人人應學習正確的宗教祭祀禮儀與觀念,就是敬畏神明,如在眼前,肅穆心態,端正身行。同時學習正信的宗教供奉祭祀意義,才不會忙碌半天,誤認為神明保佑,結果卻是造惡得罪神明而不自知!
Thumbnail
續上篇 看著眼前的陰魂數量以及種類,我心中越來越緊縮,再加上眼前那個又黑又大的黑陰神,心中的鼓是越打越響。 「阿輝,這些……」 「還好這些不是全魂,只是殘魂而已,應該是被拘來的,放回去人應該就能醒了。」阿輝緩緩的移動到香案後,一邊回答我。 「殘魂也很麻煩好嗎,大家都有一定水準在,怎麼可能隨便
Thumbnail
各國鬼節文化與旅行(盂蘭盆節、女巫節、萬聖節) 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或「鬼節」)是東亞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主要在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流行。這個節日通常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這段時間被視為「鬼月」,據說鬼魂會從冥界回到人間。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搶孤: 「搶孤」是台灣傳統的民間活動,通常在節慶或廟會中進行,參加者會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爭搶一個放在高處的「孤」,這個「孤」通常是一個裝滿香火和祝福的物品。這項活動常見於農曆七月或其他重要的節日,目的是祈求安、健康和好運。
Thumbnail
  作者:鬼才   作品:【 邪廟:救贖 】   類型:恐怖、宗教、家庭、驚悚   人總有脆弱的時候。   生活不順遂,感情出問題......現實的殘酷會讓人想求助宗教,依託心靈,汲取慰藉。若這時,「有求必應」四字躍入腦海,你,會怎麼做?   一座山裡的神
Thumbnail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農曆七月為“鬼月”,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閉的這段日子裡,地府鬼魂返回陽間跟親人團聚,也有很多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湧到陽間,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要避免衝撞,就少不了講究。 冤魂厲鬼遊蕩,夜晚野外陰氣重 據說每年從七月初一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
上一篇我也許是用詞不當,因為離上帝最近的時候,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憂鬱症發作,那時只會祈求度過難關又或者毫無知覺, 小時候,我在鄉下信道教的文化家庭長大, 說來不信怪力亂神,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我們終究還是吃東方飲食習慣東方文化,不得不說那廟宇裡的對於一般人還是有一點效果, 我小時候總是被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個有趣的事件,有關某關公壇宣稱他們那邊的關公要娶某間媽祖廟裡的媽祖(這陳述本身就很有意思,神靈是可以被歸屬在某個人為限制裡面的),而且還幫人家冠夫姓。 基本上就是一面倒的被罵被笑,至少我還沒看到有任何人出來幫他們講話的,只能說這傢伙真的很天兵。 但某方面來說這卻是個有趣的事件(至少對非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中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忽又
Thumbnail
祭改,又稱祭解、改運,是一種台灣的民俗儀式。祭改意思是:「祭」祀事主、「改」掉厄運。 傳統上,華人的生活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規範,讓人們去依循。曾經,我在年少時不太相信拜拜求神這回事,總覺得這就是流傳下來的風俗,沒什麼科學根據
Thumbnail
○2024龍年,台灣宮廟有【搶頭香】迷信活動,民眾將香枝亂丟,這實是對神明大大的不恭敬! 神明降禍都來不及,何來保佑吉祥? 人人應學習正確的宗教祭祀禮儀與觀念,就是敬畏神明,如在眼前,肅穆心態,端正身行。同時學習正信的宗教供奉祭祀意義,才不會忙碌半天,誤認為神明保佑,結果卻是造惡得罪神明而不自知!
Thumbnail
續上篇 看著眼前的陰魂數量以及種類,我心中越來越緊縮,再加上眼前那個又黑又大的黑陰神,心中的鼓是越打越響。 「阿輝,這些……」 「還好這些不是全魂,只是殘魂而已,應該是被拘來的,放回去人應該就能醒了。」阿輝緩緩的移動到香案後,一邊回答我。 「殘魂也很麻煩好嗎,大家都有一定水準在,怎麼可能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