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以車為本還是以人為本?現代交通模式到底將帶領我們走向何方—《車輛霸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都市、道路設計以車為本,而不是以全民的需求為中心,這樣真的合理嗎?馬路的使用是屬於所有人,車子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以車輛社會為主的道路使用觀點,是時候要轉變成人本交通思維了。

raw-image


車輛是生活必需品嗎?大概許多人都會表示認同,尤其是在大眾交通相對不方便的地方,缺少了車輛,將代表行動能力大幅縮減,甚至可能達到威脅生存的地步。然而,這樣的情況,或許反而證明了我們的交通模式正在進入一個死胡同;換句話說,長久以來我們都陷入了一個以車為主體,而不是從人的角度來建設的交通體制,而這樣的結果將讓我們的社會品質變得越來越差。

從日本經驗看見台灣正在面臨的交通困境

《車輛霸權:揭露不公平的汽車社會成本,走向安全與正義的交通革命》是一本探討交通政策的作品,由日本學者上岡直見所著,內容則圍繞在日本現代以車為優先考量對象所建立的交通體制,所產生的問題及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儘管是以日本為討論對象,但同樣的場景其實也是台灣的現在進行式,尤其是當各種類似的交通問題也開始在台灣浮現,書中所提到的那些反思與討論,也就更具有參考價值。

當談到車輛問題,最常出現的不外乎車禍、廢氣、噪音、溫室效應與塞車等問題,但藉由書中用經濟學角度所進行的各種數據分析,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得以被用更具體的方式呈現。此外,像是大眾交通的盛行程度與治安間的關係,還有電動車願景背後,經常不被提起的疑慮等,這些相對少見的論點,也更加全面地向讀者解釋為什麼現在的交通模式將無可避免地終將走向崩潰。

「與車共好」而不是「車輛霸權」 我們的交通未來該往哪走

儘管可能沒有辦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數據,大量的論述堆疊也讓閱讀與吸收變得相對困難,但整體來說還是可以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論點。尤其是當對應到台灣現在尖峰時間交通大打結、停車場林立,偏鄉的大眾交通同時則因為成本考量不斷萎縮的現實之下,那些文字也充滿著即視感,並且讓人不得不同意這個議題的急迫性。

然而,我們真的有辦法走向「無車也能好好生活」的社會嗎?就算從書中的分析來看,想要逆轉這數十年來的模式,除了整個社會的共識之外,在硬體跟制度上也都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居住在非都市的人們更難以在沒有車輛的情況下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都不能做,除了正視那些被隱藏起來的駕車成本,就算只是在行車時多一份對於行人、自行車的關心,或許也能夠讓我們更接近以人為本的道路。

內容總結
車輛霸權:揭露不公平的汽車社會成本,走向安全與正義的交通革命
4
/5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為一個生命體,植物其實也有著和外界互動、溝通的機制,只是那並不是人類所熟悉,或者可以說是我們經常忽略那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4/5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
要說喜歡嘛,其實也沒有到推薦序中作家張亦絢那樣的程度,甚至可以說是在語言跟文化的隔閡之下,他者的身份經常讓我對於其描述的情節感到疏離;但另一方面作者沐雨確實在這八篇故事當中,創造了不同於台灣社會的風景,以及一種異鄉人的心境。
4/5煙街
其實和所有人一樣,每位視障者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故事,不需要弱者或強者的標籤,理解與尊重才能開啟眼明人對視障者的正確評價。
4/5視障者的機智生活:看不見,怎麼下棋、上網、過馬路?從平凡中看到不平凡,視障者的日常和你一樣豐富自在!
呈現在1970年代末期到2010年代「佔領華爾街運動」前後,美國社會與秩序的變遷。被稱為是「鬆脫的一代」,生長在這個年代的美國人似乎面臨了比過去更加劇烈的價值觀崩毀,但這一切到底是從哪裡開始?情況又是怎麼變得無法控制?
5/5螺絲愈來愈鬆: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
儘管描述的是現在,但《老窮奇幻紀事: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或許也已經足夠讓讀者看見未來台灣社會的縮影,特別是那些大眾們可能至今都還沒有認真關注過的底層。
5/5老窮奇幻紀事: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
這本作品,是關於一位藥劑師,離開原本制式化的生活,並且在一趟旅程之後,生命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夾雜了公路電影和唐吉軻德的敘事元素,作者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文句安排,也讓整個閱讀體驗本身,挑戰了讀者過去習慣的文字模式。
4/5在漆黑的夜晚,我離開了安靜的房間
作為一個生命體,植物其實也有著和外界互動、溝通的機制,只是那並不是人類所熟悉,或者可以說是我們經常忽略那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4/5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
要說喜歡嘛,其實也沒有到推薦序中作家張亦絢那樣的程度,甚至可以說是在語言跟文化的隔閡之下,他者的身份經常讓我對於其描述的情節感到疏離;但另一方面作者沐雨確實在這八篇故事當中,創造了不同於台灣社會的風景,以及一種異鄉人的心境。
4/5煙街
其實和所有人一樣,每位視障者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故事,不需要弱者或強者的標籤,理解與尊重才能開啟眼明人對視障者的正確評價。
4/5視障者的機智生活:看不見,怎麼下棋、上網、過馬路?從平凡中看到不平凡,視障者的日常和你一樣豐富自在!
呈現在1970年代末期到2010年代「佔領華爾街運動」前後,美國社會與秩序的變遷。被稱為是「鬆脫的一代」,生長在這個年代的美國人似乎面臨了比過去更加劇烈的價值觀崩毀,但這一切到底是從哪裡開始?情況又是怎麼變得無法控制?
5/5螺絲愈來愈鬆: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
儘管描述的是現在,但《老窮奇幻紀事: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或許也已經足夠讓讀者看見未來台灣社會的縮影,特別是那些大眾們可能至今都還沒有認真關注過的底層。
5/5老窮奇幻紀事: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
這本作品,是關於一位藥劑師,離開原本制式化的生活,並且在一趟旅程之後,生命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夾雜了公路電影和唐吉軻德的敘事元素,作者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文句安排,也讓整個閱讀體驗本身,挑戰了讀者過去習慣的文字模式。
4/5在漆黑的夜晚,我離開了安靜的房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車手得來的錢,不知是否綁住、侷限了男人和女孩的人生。 遇見車手的這天,看見我對於社會的參與、退後、再思索。
Thumbnail
這是多麼不簡單的一句話。 人都喜歡比較,要不被影響真的挺困難,平民百姓有誰能夠輕描淡寫的告訴別人「日子過得去」卻充滿滿足與喜樂,而不是暗自地傷神覺得焦慮及自卑。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必推,敝人心有靈犀,我就是在當時外送行業沒有發展前途與紅利時就先卡位了。為了家計,騎一台破機車幫店家外送。被狗追,被豪宅管理員瞧不起。這些心酸史只有我的車子跟我的輪胎知道而已。每天這樣騎車也不是辦法,輪胎都磨光光了,出車禍很多次,也沒有理賠。這些苦日子造就了我現在可以用文字的力量來感動讀者
Thumbnail
「買新不買舊」是一種消費哲學,但如果有個東西不管新舊都一樣呢?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於交通工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以機車作為快速通勤的選擇者居多。然而,在享受機車便利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面對相應的風險,其中包括機車強制險的保障。機車強制險是保障騎乘人員在交通事故中的權益,但是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對保險狀況的關注,直到發生意外時才意識到其重要性。
Thumbnail
人就像是一輛車子 在人類圖中,我們有時會把人比喻成「車子」,人生則像是一條「路」,車子在路上行駛時,每經過一個路口,都要決定是繼續直行、還是要轉彎。 在人生中每個人也常常需要做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帶領我們走往不同的方向,所以人就好比是「車子」一樣。 人類圖把人分成四種類型:顯示者、生產者(包含顯
Thumbnail
近年裡,打開新聞,總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道路事故,好似這塊土地隨時在發生著行車安全的衝突。 突然發覺自己的行車模式與半年前的自己已截然不同,並不是因為任何事故的教訓,僅是在一日行車時的一句自我提問,我的行車模式瞬間扭轉了,一種自然而然、無意識地轉變。
相信大家一定都遇過: 如果是開車族,明明另一台車位處外側車道偏後方,轉彎時硬要急速繞過你硬切進去; 如果是機車族,明明緊跟前方車流,就是會有別的機車騎士,先拿後照鏡朝你卡位,接著硬要切到你和汽車車流中間的小小縫隙,鑽好鑽滿。 拿捏好距離,是合理超車;貼著你超車,其實就是插隊。 檯面上
Thumbnail
因此,策略就是選擇,選擇在正確的賽道上,你才有機會真正獲取到想要的成果。你熱愛享受飆速的快感,也擁有極致過彎的技術,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一般的馬路上,你就是飆車族、就是暴走族、就是危害他人安全的恐怖駕駛,在錯誤的道路上儘情展現能力,並不值得稱讚。
Thumbnail
隨時更新面對現況,一直走在快速有效的捷徑上,讓你的對手,只能看到你的車尾燈吧!
Thumbnail
當車手得來的錢,不知是否綁住、侷限了男人和女孩的人生。 遇見車手的這天,看見我對於社會的參與、退後、再思索。
Thumbnail
這是多麼不簡單的一句話。 人都喜歡比較,要不被影響真的挺困難,平民百姓有誰能夠輕描淡寫的告訴別人「日子過得去」卻充滿滿足與喜樂,而不是暗自地傷神覺得焦慮及自卑。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必推,敝人心有靈犀,我就是在當時外送行業沒有發展前途與紅利時就先卡位了。為了家計,騎一台破機車幫店家外送。被狗追,被豪宅管理員瞧不起。這些心酸史只有我的車子跟我的輪胎知道而已。每天這樣騎車也不是辦法,輪胎都磨光光了,出車禍很多次,也沒有理賠。這些苦日子造就了我現在可以用文字的力量來感動讀者
Thumbnail
「買新不買舊」是一種消費哲學,但如果有個東西不管新舊都一樣呢?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於交通工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以機車作為快速通勤的選擇者居多。然而,在享受機車便利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面對相應的風險,其中包括機車強制險的保障。機車強制險是保障騎乘人員在交通事故中的權益,但是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對保險狀況的關注,直到發生意外時才意識到其重要性。
Thumbnail
人就像是一輛車子 在人類圖中,我們有時會把人比喻成「車子」,人生則像是一條「路」,車子在路上行駛時,每經過一個路口,都要決定是繼續直行、還是要轉彎。 在人生中每個人也常常需要做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帶領我們走往不同的方向,所以人就好比是「車子」一樣。 人類圖把人分成四種類型:顯示者、生產者(包含顯
Thumbnail
近年裡,打開新聞,總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道路事故,好似這塊土地隨時在發生著行車安全的衝突。 突然發覺自己的行車模式與半年前的自己已截然不同,並不是因為任何事故的教訓,僅是在一日行車時的一句自我提問,我的行車模式瞬間扭轉了,一種自然而然、無意識地轉變。
相信大家一定都遇過: 如果是開車族,明明另一台車位處外側車道偏後方,轉彎時硬要急速繞過你硬切進去; 如果是機車族,明明緊跟前方車流,就是會有別的機車騎士,先拿後照鏡朝你卡位,接著硬要切到你和汽車車流中間的小小縫隙,鑽好鑽滿。 拿捏好距離,是合理超車;貼著你超車,其實就是插隊。 檯面上
Thumbnail
因此,策略就是選擇,選擇在正確的賽道上,你才有機會真正獲取到想要的成果。你熱愛享受飆速的快感,也擁有極致過彎的技術,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一般的馬路上,你就是飆車族、就是暴走族、就是危害他人安全的恐怖駕駛,在錯誤的道路上儘情展現能力,並不值得稱讚。
Thumbnail
隨時更新面對現況,一直走在快速有效的捷徑上,讓你的對手,只能看到你的車尾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