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最混亂的世界:絕望的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世界即將迎來混亂的時代。美國與俄羅斯在十八日於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議,商討烏俄戰爭和平方案。會議為美國與俄羅斯的雙邊會談,沒有邀請歐盟與烏克蘭代表。消息指,方案包括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俄羅斯合法擁有佔領土地等。


如果這個方案真的落實,國際關係將變成無秩序狀態。美國與俄羅斯的雙邊會談向世界展示只有增強軍事實力才能有國家安全,維護國家主權。這樣等如將國際法與聯合國視為無物。這等同向世界宣布美國將不再扮演國際警察的角色,他放棄向世界輸出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只有與符合美國利益的,它才會保護,以利益掛帥。像烏克蘭這樣對美國沒有價值的國家,即使威脅歐州安全,美國也不會維護他的利益。美國實行孤立主義,向世界輸出保護主義,這將使右派思想在世界興起。歐洲為求自保會大力發展軍事,以避免俄羅斯的威脅,但各國可能會出現分歧。對於美國在其他地方的盟友,只要他們不乎合美國利益,美國不會為他們犧牲。美國的盟友也會積極發展軍備,避免主權受侵犯。對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將使世界出現新一輪軍備競賽。


同時,他也向敵人發出信息,俄羅斯,中國,伊朗,北韓,只要乎合美國利益,一齊都可以商討。不僅如此,武力佔有其他主權國家是合法的,這是一個對普世價值的挑戰。他給予獨裁國家錯誤信息,獨裁國家會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並尋求侵略他國。美國會採取旁觀的態度,只要不違反美國利益。俄羅斯會對歐洲虎視眈眈,中國會等待機會進軍台灣,北韓會擴充核武威脅南韓,日本。國際秩序的失效,會讓獨裁國家有機可乘。小國為求自保有可能發展核武,他們將意識到發展核武才能保持國家主權。這將使核武進一步擴散,當世界多國都有核武時,那麼世界將變得危險,因為核國家不再能互相制衡。


烏克蘭出現希特拉。德國當年在一戰後,被逼簽下不平等條約,埋下二戰種子。德國的經濟在戰後久未复蘇,民不聊生,讓極端思想有機可乘。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在德國興起,希特拉趁勢堀起,發動了二次世界大戰。如今烏克蘭同樣面對如似困境,如果國際社會不給予支持,難保烏克蘭不會出現民族主義浪潮。當然如今的烏克蘭與當時的德國有很大的分別,我是在強調人類從戰爭中的吸取的教訓如今似乎悉數遺忘,那些用無數人的鮮血與淚堆積的歷史教訓,人總是要犯同樣的錯,別忘記希特拉也是民主選出來的。


弱肉強食是動物世界的生存法則,人類之所以是人類是因為我們有知善行善的能力,「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我們會保護弱者,我們會利他,是因為我們是人,但如今世界似乎又回到野蠻的時代,正義,公理又何在?


avatar-img
8會員
66內容數
生活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秋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5年是世界大變局,戰火連天,世界局勢混沌,以下容我簡單幾點推測。 Donald Trump將迎來他的第二任期,他這次的野心顯然比第一任期要大,從他的用人便可見一斑。世界局勢預期因此動盪,包括北極、東亞局勢會變得緊張。他顯然不是和平主義者,故各國政府會提升國防預算以確保國家安全。此外,他的關稅
「堅持」這個字向來有褒獎之意味,意即在面對困境時,持續地努力,不氣餒。與「堅持」相反的應當是「放棄」。「放棄」則有貶義,被人批評為懦弱、逃避、失敗。然則,不論堅持或是放棄,它都應該是中性的,不應加以標籤。堅持可以沒有意義,放棄或許得到更好。人們常以為堅持則勝利在望,放棄則一無所有,這實在是荒誕。人生
《投資最重要的事》是由霍華·馬克斯所著,與《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異曲同工之妙。書中清晰展示經濟週期形成及價值投資的技巧與概念,是價值投資入門必讀之書。
對於這次總統大選,我不是要預測誰當選,而是要從內政,外交提出對各黨候選人的憂慮。 賴清德 賴清德的個人能力眾所皆知,當過市長,立委,行政院長,副總統,可是我對於民進黨內的派系影響還是有所顧慮。此外,在違建一案中亦未能當機立斷,有失風範。加上民進黨在立法院似乎不可能過半,達致完全執政,所以政府管治
     綿花飄浮在空中,連綿不絕,像白雪般晶瑩通透,此時我便知道夏天來了,綿花要展翅高飛,離開曾孕育它的綿花樹。        記得校門前有棵綿花樹,那是秋天,葉子黃了,麻雀吱吱叫,伴着幾分不安。那是人生中印象最深的一課,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剛開學,同學們都不敢懈怠,早早坐在位子上,翻開書本埋頭苦
「蒙特焦」一詞出自2018年,黃子華《金盤𠺘口》的棟篤笑橋段,意即被蒙蔽的特工焦慮症。被蒙蔽是被誰蒙蔽?中國?英國?當年毛澤東的八隻大字「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正好道破了1949至1997年前的香港人是「被中方利用留在英國的卧底」,1949年的中國仍處於百廢待興階段,正需要香港這個世界窗口,與世界
2025年是世界大變局,戰火連天,世界局勢混沌,以下容我簡單幾點推測。 Donald Trump將迎來他的第二任期,他這次的野心顯然比第一任期要大,從他的用人便可見一斑。世界局勢預期因此動盪,包括北極、東亞局勢會變得緊張。他顯然不是和平主義者,故各國政府會提升國防預算以確保國家安全。此外,他的關稅
「堅持」這個字向來有褒獎之意味,意即在面對困境時,持續地努力,不氣餒。與「堅持」相反的應當是「放棄」。「放棄」則有貶義,被人批評為懦弱、逃避、失敗。然則,不論堅持或是放棄,它都應該是中性的,不應加以標籤。堅持可以沒有意義,放棄或許得到更好。人們常以為堅持則勝利在望,放棄則一無所有,這實在是荒誕。人生
《投資最重要的事》是由霍華·馬克斯所著,與《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異曲同工之妙。書中清晰展示經濟週期形成及價值投資的技巧與概念,是價值投資入門必讀之書。
對於這次總統大選,我不是要預測誰當選,而是要從內政,外交提出對各黨候選人的憂慮。 賴清德 賴清德的個人能力眾所皆知,當過市長,立委,行政院長,副總統,可是我對於民進黨內的派系影響還是有所顧慮。此外,在違建一案中亦未能當機立斷,有失風範。加上民進黨在立法院似乎不可能過半,達致完全執政,所以政府管治
     綿花飄浮在空中,連綿不絕,像白雪般晶瑩通透,此時我便知道夏天來了,綿花要展翅高飛,離開曾孕育它的綿花樹。        記得校門前有棵綿花樹,那是秋天,葉子黃了,麻雀吱吱叫,伴着幾分不安。那是人生中印象最深的一課,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剛開學,同學們都不敢懈怠,早早坐在位子上,翻開書本埋頭苦
「蒙特焦」一詞出自2018年,黃子華《金盤𠺘口》的棟篤笑橋段,意即被蒙蔽的特工焦慮症。被蒙蔽是被誰蒙蔽?中國?英國?當年毛澤東的八隻大字「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正好道破了1949至1997年前的香港人是「被中方利用留在英國的卧底」,1949年的中國仍處於百廢待興階段,正需要香港這個世界窗口,與世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談戀愛,應該讓人快樂,而不是讓人焦慮不安。有些人愛得輕鬆自在,而有些人卻像在打一場戰爭,充滿猜忌與不安。其關鍵不在「愛」本身,而在於「我們怎麼愛」。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把愛情當作全部,過度依賴對方的回應來獲取安全感,導致戀愛變得疲憊。真正健康的關係,應該是讓彼此自在,而不是用控制來確認愛。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談戀愛,應該讓人快樂,而不是讓人焦慮不安。有些人愛得輕鬆自在,而有些人卻像在打一場戰爭,充滿猜忌與不安。其關鍵不在「愛」本身,而在於「我們怎麼愛」。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把愛情當作全部,過度依賴對方的回應來獲取安全感,導致戀愛變得疲憊。真正健康的關係,應該是讓彼此自在,而不是用控制來確認愛。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人好像不太關心俄烏衝突了?
本報導有前後矛盾之處,如南非與巴西尚未決定,就說是,從而是中俄主導的抗衡西方抗衡陣營的成功而拒絕參加。另外,一處寫沙烏地阿拉伯,一處寫沙特,判斷是編譯時的疏失。 俄中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 逾90國將參與    聯合 20240611 瑞士10日
Thumbnail
歐洲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後,更多國將跟進。美國持續拒絕"單方面承認"。 美國將解禁援烏武器,可直攻俄羅斯本土。俄羅斯進行戰術核武演練。 BJ:現在有一個國家的態度是,不管其他國家怎麼認為,只有他自己說了算。如果這不是霸權,什麼是霸權? 天佑人類。 --- BBC報導:台灣昨日Google熱搜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戰爭是殘酷的,雙方開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有憐憫2字存在的空間
Thumbnail
2023年對全世界而言都是一個逐漸走向激烈衝突的時刻,即使全球化的表象依然存在(拜習會帶有的那種尷尬象徵),科技領域倡議的AI技術仍讓許多體面世界的觀察家趨之若鶩,彷彿在科技進步的領域裡一切從歷史來看必然有所興衰的衝突都失去意義
Thumbnail
2022/4/24 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時起,許多西方國際政治學名家便對美國主導的戰後「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的前景表示悲觀。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與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國際秩序加速下墜的預期更甚囂塵上。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人好像不太關心俄烏衝突了?
本報導有前後矛盾之處,如南非與巴西尚未決定,就說是,從而是中俄主導的抗衡西方抗衡陣營的成功而拒絕參加。另外,一處寫沙烏地阿拉伯,一處寫沙特,判斷是編譯時的疏失。 俄中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 逾90國將參與    聯合 20240611 瑞士10日
Thumbnail
歐洲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後,更多國將跟進。美國持續拒絕"單方面承認"。 美國將解禁援烏武器,可直攻俄羅斯本土。俄羅斯進行戰術核武演練。 BJ:現在有一個國家的態度是,不管其他國家怎麼認為,只有他自己說了算。如果這不是霸權,什麼是霸權? 天佑人類。 --- BBC報導:台灣昨日Google熱搜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戰爭是殘酷的,雙方開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有憐憫2字存在的空間
Thumbnail
2023年對全世界而言都是一個逐漸走向激烈衝突的時刻,即使全球化的表象依然存在(拜習會帶有的那種尷尬象徵),科技領域倡議的AI技術仍讓許多體面世界的觀察家趨之若鶩,彷彿在科技進步的領域裡一切從歷史來看必然有所興衰的衝突都失去意義
Thumbnail
2022/4/24 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時起,許多西方國際政治學名家便對美國主導的戰後「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的前景表示悲觀。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與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國際秩序加速下墜的預期更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