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自行車產業一直是全球市場的重要供應者,無論是整車品牌如 Giant、Merida,或是零組件供應鏈的關鍵廠商,都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隨著 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中部分優惠取消,台灣自行車產業正面臨新的挑戰與轉型壓力。本文將探討 ECFA 取消對台灣自行車產業的影響,並分析產業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1. ECFA 取消的背景與影響
ECFA 是 2010 年簽署的經濟合作框架,旨在促進兩岸貿易發展,並給予台灣某些產業關稅優惠。然而,隨著中國大陸調整貿易政策,2024 年開始 ECFA 下的部分關稅優惠被取消,其中包含台灣自行車產業相關的產品。這對於依賴中國市場或中國生產基地的台灣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
影響層面包括:
- 出口成本上升:台灣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將面臨更高關稅,削弱競爭力。
- 供應鏈調整壓力:過去許多零組件依賴中國供應,如今企業可能需要尋找替代方案,如東南亞或本地生產。
- 市場重新布局:台灣自行車企業需重新思考全球市場戰略,擴展歐美與新興市場。

2. 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現況與應對策略
2024自行車市場正經歷「重置」(reset)期。歐洲市場雖然短期內受到消費緊縮影響,但長遠來看仍具成長潛力,特別是 電動自行車(e-Bike) 仍為市場主流。
主要挑戰與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