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X LoRa 模型評測:Stable dIffusion生成自然寫實的隨手拍照片

FLUX LoRa 模型評測:Stable dIffusion生成自然寫實的隨手拍照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 AI 影像生成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生成更真實、更自然的圖像一直是許多 AI 影像愛好者關注的重點。近期,一款

"FLUX - Improved ******* Snapshot Photo Realism" 的LoRa模型在 Tensor.artCivitAI上推出,能夠生成更自然的隨手拍風格影像,並改善了過飽和問題、膚色表現,同時提高了提示詞的遵循度。

本文將介紹這款模型,並分享一些實測結果,讓大家了解它究竟有沒有用。


這個模型解決了哪些問題?

許多 AI 影像生成模型過去常出現以下問題:

  • 色彩過於飽和,導致影像看起來不夠自然。
  • 人物膚色過於光滑、不真實,缺乏肌膚的細節。
  • 提示詞遵循度不佳,生成的影像可能與描述有偏差。
  • 因大模型多挑選高畫質素材作訓練,圖源多是源自專業攝影師拍攝,因此應用在隨手拍時,場景與人物的真實感不足,導致 AI 生成的畫面有不自然的問題。

這個 LoRa模型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優化,讓 AI 生成的影像更符合「隨手拿起來拍的風格」,就像普通人用手機或相機隨手拍攝的照片一樣。


實測對比:模型的表現如何?

為了測試這款模型的效果,我使用了三組不同的提示詞,模擬日常生活中的隨手拍攝場景。

1. 城市街頭隨拍(測試戶外光線與真實感)

提示詞:

a candid photo of a young woman walking down a busy city street, wearing casual summer clothes, carrying a shopping bag, natural sunlight, slightly messy hair, slightly blurred motion, realistic lighting, imperfect but authentic framing, taken with a smartphone, real-life snapshot aesthetic
raw-image

觀察結果:套用LoRa後✅ 陽光自然,不會過曝或過飽和。 ✅ 拍攝視角與構圖接近現實中手機拍攝風格。✅夠隨便拍優秀。


2. 居家環境隨拍(測試室內光線與細節)

提示詞:

a candid photo of a man sitting in his living room, drinking coffee, wearing a comfortable sweater, warm indoor lighting, soft natural shadows, slightly cluttered background, taken with a smartphone, authentic and realistic
raw-image

觀察結果: 套用LoRa後✅ 室內燈光柔和,改善了生硬光源。 ✅ 環境佈局符合日常居家場景,兩張都挺合理的。 ✅ 細節豐富,如衣物的質感、家居擺設等都很真實,人物動作更隨意一點。


3. 旅行風景隨拍(測試景深與構圖)

提示詞:

a smartphone photo of a couple standing on a hilltop, overlooking a vast green valley, golden hour lighting, slightly overexposed highlights, lens flare, real-life snapshot aesthetic
raw-image

觀察結果:套用LoRa後 ✅ 光影效果更貼近真實攝影,尤其是「golden hour lighting」表現很自然。 ✅ 鏡頭光暈(lens flare)效果與現實相符。 ✅ 景深處理合理過渡順暢。


如何使用這款模型?

Tensor.art

如果你想在 Tensor.art 上使用這款 LoRa 來生成更真實的照片風格影像,請按照以下步驟:

  1. 選擇基礎模型(Checkpoint)
    • 這款 LoRa 需要搭配FLUX基礎模型。
  2. LoRa 模型
  3. 設計適當的提示詞(Prompt)
    • 盡量使用與「隨手拍風格」匹配的描述,例如:真實感表達:「imperfect but authentic framing」、「real-life snapshot aesthetic」自然光線:「natural sunlight」、「golden hour lighting」、並填入觸發詞。
  4. 調整參數
    • CFG Scale(控制提示詞影響力):建議設定在 6-8 之間,避免 AI 過度干預影像風格。
    • Sampling Method(取樣方式):Euler a 或 DPM++ SDE Karras 通常能產生較自然的影像、但建議使用模型建議的設置。
    • Steps(步數):25-30 步可以取得較細緻的結果,20步用來快速出圖瀏覽。


總結:這 LoRa 值得使用嗎?

有用嗎?

  • 提供更真實的「隨手拍」風格,讓 AI 影像不再過於精緻。
  • 改善膚色與影像細節,使人物與環境更自然。
  • 提示詞遵循度提升,生成的影像與描述更匹配。

結論:絕對值得一試!有用。



avatar-img
一語在生活
23會員
172內容數
專注於生活,樂於接觸新事物,在此分享生活觀點及趣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語在生活 的其他內容
分享使用Wan AI、Kling AI進行Img to Video圖像轉影片的體驗心得,Wan AI生成影片速度慢,需大量嘗試才能得到滿意結果;Kling AI品質好但免費算力有限。作者認為AI繪圖已趨於生活化,方便使用者線上生成圖片,付費可提升品質。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使用AI繪圖工具,嘗試復刻一張在C站看到的圖片過程。 文中詳細描述了原圖的特徵,以及通過調整提示詞、添加LoRA模型等方式,逐步改善生成圖像與原圖差異的步驟。 最終,成功地復刻了圖片的主要元素,並分享了心得體會與相關連結。
含 AI 應用內容
#StableDiffusion#插圖#AIGC
這篇文章分享了Tensor.art平臺上發現的五張熱門AI生成圖像,精選500愛心以上的熱門作品,從黑色羽毛斗篷神秘人到可愛飄浮的白兔,每張畫作都蘊含獨特風格與精湛技術。解析使用的Checkpoint與LyCORIS模型,並詳細介紹每張圖像使用的模型,不只欣賞能美圖,還能提升自己的AI繪圖技巧
分享使用Wan AI、Kling AI進行Img to Video圖像轉影片的體驗心得,Wan AI生成影片速度慢,需大量嘗試才能得到滿意結果;Kling AI品質好但免費算力有限。作者認為AI繪圖已趨於生活化,方便使用者線上生成圖片,付費可提升品質。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使用AI繪圖工具,嘗試復刻一張在C站看到的圖片過程。 文中詳細描述了原圖的特徵,以及通過調整提示詞、添加LoRA模型等方式,逐步改善生成圖像與原圖差異的步驟。 最終,成功地復刻了圖片的主要元素,並分享了心得體會與相關連結。
含 AI 應用內容
#StableDiffusion#插圖#AIGC
這篇文章分享了Tensor.art平臺上發現的五張熱門AI生成圖像,精選500愛心以上的熱門作品,從黑色羽毛斗篷神秘人到可愛飄浮的白兔,每張畫作都蘊含獨特風格與精湛技術。解析使用的Checkpoint與LyCORIS模型,並詳細介紹每張圖像使用的模型,不只欣賞能美圖,還能提升自己的AI繪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