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德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40年前Wim Wenders拍出影史上最美的公路電影,從美國西南部沙漠的荒涼與孤寂,映照出主角內心的空虛與孤獨。


40年後再次呈現在大螢幕的數位修復版,重看一遍,除了開放式結局留下層層難解的疑問外;如詩般的畫面,用綿延無盡的公路意象宛如主角的人生般,怎麼都找不到出口,這部分表現得非常唯美。


---

巴黎是「隱喻」。巴黎是世上最精緻與浪漫的城市,也是男主角心中的烏托邦。

德州是「現實」。象徵著粗獷與孤獨的現實人生。


『巴黎,德州』聽起來無比浪漫,卻只是男主角手握德州沙漠小鎮的一紙地契:他夢想甜蜜溫馨的家,現實卻是一片荒涼。


Travis(崔維斯)一路追求的歸屬,最終他還是選擇放棄,把兒子交給Jane(老婆),駕著車再次消失在公路上。開放式的結局也意味著他始終沒找到真正的歸屬。


『巴黎,德州』象徵著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


電影沒給我們的答案,也許就是人生永遠沒有『真正的終點』,有的只是無盡的漂泊與思念。


---

{人生旅途中不斷追尋、渴望歸屬卻又無法真正停留的漂泊感}


電影中的角色除了Travis 、Jane、Hunter (先生、太太,兒子)三人外,Travis的弟弟Walt及弟媳Anne在Travis消失的四年中,扮演著Hunter繼父母的角色,將孩子視如己出,也提供孩子穩定的生活環境。


導演刻意著墨Travis的內心旅程,不著墨在:當年Jane將孩子交給Anne『也許』才是對孩子最佳的選擇。


穩定vs.漂泊


|結局Travis離開,讓兒子與母親團聚,真的是孩子的意願嗎?|


完全忽略繼父母對孩子的愛,到底孩子真正的『家』在哪裡?


而電影主題:尋找『愛與歸屬』,卻讓Walt與Anne的愛變成無足輕重,這部分與主題矛盾。(我是不是想太多?)


開放式的結尾留下的問號包含:


❓Jane真的有能力照顧兒子嗎?


當Travis在性幻想聊天室(peep show)找到Jane時,顯然她的生活條件並不安穩。如果有能力照顧兒子,當年就不會將孩子托給弟媳,更何況這個決定是出自將會是局外人的Travis。


Travis出於何種原因做出這個決定?

我並不了解。但我不認為是基於對孩子最佳利益所做的選擇。


❓Travis處理事情的邏輯為何?


Travis處事方式:自我放逐--試圖補救--再次離開

這樣的模式,感覺會不斷輪迴,沒有終點。


1.逃避:當年因為無法處理與Jane惡化的關係,他選擇消失,拋下家庭而去。


2.回歸:試圖修補關係。


3.自創『solution』:促成母子團聚後覺得自己完成任務了。


4.再度消失:自以為圓滿的再度離去。


不願意留下來承擔責任,將關係的重建交給其他人處理。這樣的人並未意識到問題的核心層,未來一樣的故事『可能』重演。


他以爲,我已經解決了問題,所以我可以走了。

現實是,他的再次離開可能造成二度創傷:Jane的問題不會因為他的離去而解決,兒子的未來只會更不確定。


最後Travis以為的『補救』,卻製造了新的問題。


---

Amy新解:


修復版影片最讓我驚喜的是,從復刻電影感受到新世界的轉變。


|40年前是一個沒有網路、沒有行動電話的年代。|


Road Trip的標配是租一台車及TripleAMap.

聯絡靠的是公用電話,在美國幅員如此遼闊的領土,一個人不想讓你找到,你是絕對找不到的。而對講機在當時是很時髦的聯絡工具。


在沒有網路的年代,Road Trip的漫長路途中,父子親暱的對話是修補父子關係的良藥,換到現代,兒子絕對從頭到尾都在滑手機,不會理爸爸的。


還有40年前美國開車似乎不用綁安全帶,這點到現在是進步的。


---

還有一個有趣的觀察是,兄弟兩人第一段road trip對話中,哥哥說:等一下換我來開車時⋯


弟弟:你還會開車嗎?

哥哥:『身體』記得...


當下我笑了一下。剛剛芭蕾老師上課問我們:怎麼記動作?

這一年老的好快,『記動作』對我來說好困難。(不要說忘掉,是根本記不起來。)


我記動作的方式就是第一次亂跳,做中學,一邊跳一邊修正,大概第三次可以完整做完一組動作。「身體」大概需要練習個8-10遍 ,這算「身體記憶」還是「圖像記憶」?我沒想法。


但開車這件事,已經深入我的身體;除非視茫茫或是真的老到不能駕馭,人車合一倒是我很自豪的一項技藝。


---

最後,還是大推『巴黎,德州』這部電影。


最後一場Travis與Jane透過單向鏡子(女主角看不到男主角)對話這幕戲,真是這部片的高潮。


『納塔莎金斯基』美到無法言喻。


Travis充滿感情的面部表情透過話筒完整的敘述他們的過往。從熱戀到猜忌、控制欲、自卑、無力感到最後的崩潰,致使Jane的逃離。這段告解並非讓Jane原諒他,而是讓她解脫。


最終Travis選擇離開(愛與放手的抉擇);這場會面也成為他們的告別。


Wim Wenders最擅長塑造的角色就是讓漂泊的主角用『完成自己故事的方式』書寫一種『愛仍在,但一切已經不同了』的心碎故事。


「巴黎 德州」如是;「我的完美日常」亦如是。

avatar-img
1會員
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my S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恆生指數歷經26年跌回15000點以下的這一天, 台北的戲院播放著王家衛的「花樣年華」、「2046」修復版. 香港夢幻的26年, 在虛幻與現實中:對某些人而言是場夢境, 至於掌權者是怎麼想的? 其實 「不太重要」
「齊瓦哥醫生」不僅僅是本愛情小說,它是詩篇、它是散文、它是筆記⋯ 『巴斯特納克』這部鉅作涵括:俄國19世紀末開明運動-1917年2月革命-10月革命-蘇聯共產黨成立的這段過程,透過不同文體呈現在世人面前。 第16章第4小節,巴斯特納克引用詩人「亞歷山大。布洛克」這段話: 『我們是俄羅斯可怕歲月
瘟疫:某種形式的「禁錮」 卡繆『鼠疫』第一章以魯賓遜漂流記中的一段話開頭: 【以一種禁錮來表現另一種禁錮,就如同以任何不存在的東西來表現任何真正存在的東西,一樣合理。】
契訶夫最擅長的就是寫日常生活. 什麼叫「日常生活」呢? |「不會」預期改變,而且明確「會重複」的生活| 表面上看上去是:確定、重複、平常的日子。 但你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會帶來幸福?或會帶來毁滅? 「在不斷流逝的時間之流裡,過去-日常-未來之間的關係看似平凡,卻蘊含高度的不
《海鷗》是象徵主義極致表現。
正因為這樣的幻象,世界才如此鮮豔。 你無須理會真假,但求沾染那份魔術般的光彩就是了。——費滋傑羅 重新把這本小說帶回家,起因於,「大亨小傳」是影響「村上春樹」人生最重要的一本書。 他在35歲起願要在60歲前翻譯完這本書,原因是,到了這個年齡,他可以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像在廊簷上擺
恆生指數歷經26年跌回15000點以下的這一天, 台北的戲院播放著王家衛的「花樣年華」、「2046」修復版. 香港夢幻的26年, 在虛幻與現實中:對某些人而言是場夢境, 至於掌權者是怎麼想的? 其實 「不太重要」
「齊瓦哥醫生」不僅僅是本愛情小說,它是詩篇、它是散文、它是筆記⋯ 『巴斯特納克』這部鉅作涵括:俄國19世紀末開明運動-1917年2月革命-10月革命-蘇聯共產黨成立的這段過程,透過不同文體呈現在世人面前。 第16章第4小節,巴斯特納克引用詩人「亞歷山大。布洛克」這段話: 『我們是俄羅斯可怕歲月
瘟疫:某種形式的「禁錮」 卡繆『鼠疫』第一章以魯賓遜漂流記中的一段話開頭: 【以一種禁錮來表現另一種禁錮,就如同以任何不存在的東西來表現任何真正存在的東西,一樣合理。】
契訶夫最擅長的就是寫日常生活. 什麼叫「日常生活」呢? |「不會」預期改變,而且明確「會重複」的生活| 表面上看上去是:確定、重複、平常的日子。 但你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會帶來幸福?或會帶來毁滅? 「在不斷流逝的時間之流裡,過去-日常-未來之間的關係看似平凡,卻蘊含高度的不
《海鷗》是象徵主義極致表現。
正因為這樣的幻象,世界才如此鮮豔。 你無須理會真假,但求沾染那份魔術般的光彩就是了。——費滋傑羅 重新把這本小說帶回家,起因於,「大亨小傳」是影響「村上春樹」人生最重要的一本書。 他在35歲起願要在60歲前翻譯完這本書,原因是,到了這個年齡,他可以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像在廊簷上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一部法國自然環境/溫馨電影,適合心情疲憊且喜歡接觸自然者觀看。
Thumbnail
讀了一些朋友的推薦,許久沒踏進電影院的我不禁打破習慣,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電影,會使朋友說我應該會喜歡。本來以為這種電影票房應該還好而已,但假日午後幾乎滿座,使我感到微微驚詫,原來還是滿多人中意此類電影的。 先說對這部電影的觀感。朋友說的沒錯,我確實滿喜歡這部電影。這部片編導是德國人Wim Wen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Thumbnail
一部充滿濃濃懷舊氛圍的作品,講述一名執著的鐵道員對工作的忠誠與浪漫的故事。敘事流暢、表演自然、壯麗的場景,一秒帶我回到白雪皚皚的北海道。
要完全浸入生活裡,日子才會發芽。 文溫德斯(Wim Wenders)繼在《尋找小津》(《Tokyo-Ga》,1985)之後,再次把目光放在日本,這次的他更加輕巧、靜謐,在時間的鑿痕裡捕捉到了一絲凝定。
Thumbnail
比起愛情故事,更似分成了兩條支線,男主角上演逃兵返家的公路電影,女主角上演荒頹墾地的西部片。一路成長,一路為了遙遠而朦朧的愛情活下(甚至比起愛更像是信仰),一路咬牙撐過戰火的流離。
Thumbnail
最深刻的皮克斯動畫,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 一切都是過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一部法國自然環境/溫馨電影,適合心情疲憊且喜歡接觸自然者觀看。
Thumbnail
讀了一些朋友的推薦,許久沒踏進電影院的我不禁打破習慣,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電影,會使朋友說我應該會喜歡。本來以為這種電影票房應該還好而已,但假日午後幾乎滿座,使我感到微微驚詫,原來還是滿多人中意此類電影的。 先說對這部電影的觀感。朋友說的沒錯,我確實滿喜歡這部電影。這部片編導是德國人Wim Wen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Thumbnail
一部充滿濃濃懷舊氛圍的作品,講述一名執著的鐵道員對工作的忠誠與浪漫的故事。敘事流暢、表演自然、壯麗的場景,一秒帶我回到白雪皚皚的北海道。
要完全浸入生活裡,日子才會發芽。 文溫德斯(Wim Wenders)繼在《尋找小津》(《Tokyo-Ga》,1985)之後,再次把目光放在日本,這次的他更加輕巧、靜謐,在時間的鑿痕裡捕捉到了一絲凝定。
Thumbnail
比起愛情故事,更似分成了兩條支線,男主角上演逃兵返家的公路電影,女主角上演荒頹墾地的西部片。一路成長,一路為了遙遠而朦朧的愛情活下(甚至比起愛更像是信仰),一路咬牙撐過戰火的流離。
Thumbnail
最深刻的皮克斯動畫,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 一切都是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