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研究社】#3 趨勢交易 VS 反轉交易哪種策略適合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 本文為「大學金融科技研究社筆記內容七部曲」之三

在投資市場中,交易策略大致可以分為**趨勢交易(Trend Trading)反轉交易(Reversal Trading)**兩種。這兩種策略各有優勢與適用情境,適合不同風格的投資者。

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

順勢交易的原則與執行方式

反轉交易的最佳時機與風險控制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

如果你曾經猶豫該「順勢追漲」還是「抄底反彈」,這篇文章將幫助你釐清思路!


一、趨勢交易的原則與執行方式

raw-image


1. 什麼是趨勢交易?

趨勢交易(Trend Trading)是投資市場中最常見的策略之一,核心概念是「順勢而為」,即當市場呈現上升趨勢時買進,在市場下跌趨勢時賣出或放空。

🎯 趨勢交易的核心觀念:「股價不會無緣無故上漲或下跌,一旦形成趨勢,往往會延續一段時間。」

2. 如何判斷市場趨勢?

趨勢交易者通常會利用技術分析來確認市場趨勢,包括:

均線排列:短期均線(5MA、20MA)高於長期均線(60MA、120MA)時,代表多頭趨勢。

高低點結構:價格持續創新高,且低點也逐步墊高,代表市場多頭趨勢穩固。

成交量變化:上升趨勢中,量增價漲;下降趨勢中,量增價跌,顯示趨勢的強度。


3. 趨勢交易的執行方式

✅ 進場時機:

  • 股價突破關鍵壓力位(如前高、均線壓力)並放量時,可視為買點。
  • 低點回測支撐位(如 20MA、前低點)且獲得支撐,可考慮進場。


✅ 出場機制:

  • 當股價跌破關鍵支撐,如 20MA 或趨勢線,應考慮停利或停損。
  • 設定移動停利,例如當股價突破前高後,逐步調高停利點。

📌 優勢: 適合順應市場趨勢,不需要頻繁預測轉折點,能提高勝率。

⚠️ 風險: 若進場時機錯誤,可能買在趨勢末端,導致回檔虧損。

二、反轉交易的最佳時機與風險控制

raw-image


1. 什麼是反轉交易?

反轉交易(Reversal Trading)是一種專注於捕捉趨勢轉折點的策略,投資者尋找市場「超漲」或「超跌」的情況,在價格可能反轉的區域進場。

🎯 反轉交易的核心觀念:「市場不會無限上漲或下跌,當趨勢動能衰竭時,可能發生反轉。」

2. 如何判斷市場反轉?

反轉交易的關鍵在於識別趨勢即將結束的訊號,例如:

K 線型態:出現「十字線」、「吞噬線」或「晨星 / 暮星」等反轉訊號。

量價背離:價格創新高,但成交量未同步增加,顯示買盤動能減弱。

技術指標:RSI 超買 / 超賣(> 70 為超買,< 30 為超賣),顯示價格可能反轉。

趨勢線突破:若價格跌破長期上升趨勢線,可能是反轉的徵兆。


3. 反轉交易的風險控制與執行方式

✅ 進場時機:

  • 觀察市場是否出現反轉訊號,並等待確認(如跌破頸線或支撐)。
  • 以「分批進場」降低風險,避免一次性重倉押注反轉。

✅ 停損與風險控制:

  • 設定嚴格的停損點,如近期低點或技術支撐區域。
  • 避免預測反轉,應等市場確認反轉後再進場,例如等待反彈突破關鍵壓力後進場。

📌 優勢: 反轉交易有機會在最低點或最高點進場,潛在報酬高。

⚠️ 風險: 市場可能出現「假反轉」,若提前進場,可能遭受更大損失。

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

不同的交易策略適合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選擇適合自己的策略,需考慮以下因素:

1. 你的交易風格與個性

趨勢交易適合:

  • 喜歡順勢操作,願意等待市場發展的人。
  • 偏好「穩健獲利」,不想頻繁進出市場的人。


反轉交易適合:

  • 喜歡抓轉折點,對技術分析有信心的人。
  • 風險承受能力較高,願意接受短期震盪的人。


2. 你的交易時間與資金配置

  • 長期投資者(持股數個月以上):趨勢交易更適合,因為市場長期趨勢更穩定。
  • 短線交易者(持股數天至數週):可考慮反轉交易,但需有良好的風險管理。
  • 資金較小:適合趨勢交易,因為趨勢較為可預測,避免短線震盪導致頻繁停損。
  • 資金較大:可以進行反轉交易,透過分批布局降低風險。


3. 是否能承受連續虧損?

  • 趨勢交易的勝率通常較高,但報酬較穩定,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
  • 反轉交易的勝率較低,但一旦成功,報酬較高,適合有耐心且能承受短期虧損的人。

結語: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才能在市場中長期生存

趨勢交易反轉交易沒有絕對的好壞,關鍵在於選擇適合自己性格、風險承受度與交易時間的策略。

📌 如果你是穩健型投資人,建議採用「趨勢交易」,順應市場趨勢,提高勝率。

📌 如果你喜歡高風險高報酬,且有足夠經驗與紀律,則可以考慮「反轉交易」。


無論選擇哪種策略,最重要的是建立嚴格的交易紀律風險管理,才能在市場中穩定獲利!

📌 下一篇將探討「交易心理學:為什麼你總是追高殺低?」敬請期待!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二輪解密人|洞察自行車產業,連結投資視野
28會員
91內容數
一座結合產業觀察與理財思維的知識沙龍。 「二輪」,不只代表單車,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人生如騎車,想保持平衡,就必須不斷前進。 前輪穿越產業變化,後輪承載投資邏輯。 歡迎加入,一起用觀點解密產業、用方法解密投資理財、用思考解密世界與自己。
2025/04/21
2025川普推動「對等關稅」,是否重蹈歷史保護主義的覆轍?本篇整合穀物法、史穆特-霍利、2018貿易戰教訓,剖析對GDP、就業、產業與國際關係的潛在衝擊,預測三大未來路徑,揭示公平競爭與互害邏輯的拉鋸。
Thumbnail
2025/04/21
2025川普推動「對等關稅」,是否重蹈歷史保護主義的覆轍?本篇整合穀物法、史穆特-霍利、2018貿易戰教訓,剖析對GDP、就業、產業與國際關係的潛在衝擊,預測三大未來路徑,揭示公平競爭與互害邏輯的拉鋸。
Thumbnail
2025/04/18
美中貿易戰從WTO多邊談判走向單邊加稅報復,如何發生?本篇帶你拆解301條款、三階段加稅策略與雙方報復措施,並深入分析這場衝突對供應鏈、農業與全球經濟的深層影響。
Thumbnail
2025/04/18
美中貿易戰從WTO多邊談判走向單邊加稅報復,如何發生?本篇帶你拆解301條款、三階段加稅策略與雙方報復措施,並深入分析這場衝突對供應鏈、農業與全球經濟的深層影響。
Thumbnail
2025/04/13
本篇解析戰後自由貿易體系如何建立,從GATT到雷根政府的選擇性保護,揭示關稅如何成為談判工具,而非經濟武器。若想理解當前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歷史背景,這篇值得收藏。
Thumbnail
2025/04/13
本篇解析戰後自由貿易體系如何建立,從GATT到雷根政府的選擇性保護,揭示關稅如何成為談判工具,而非經濟武器。若想理解當前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歷史背景,這篇值得收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幾年來,個股期貨的流動性越來越好,也有越來越多靠著股票期貨發家致富的故事,當然也有人不當使用這個商品而破產。這篇文章不會教你如何靠股票期貨發財,而是利用股票及期貨之間的差異性進行短線風險性較低的類套利交易。
Thumbnail
近幾年來,個股期貨的流動性越來越好,也有越來越多靠著股票期貨發家致富的故事,當然也有人不當使用這個商品而破產。這篇文章不會教你如何靠股票期貨發財,而是利用股票及期貨之間的差異性進行短線風險性較低的類套利交易。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交易波動大的股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並提出了一套操作架構和規則。透過控制虧損在一定範圍內,以及選擇持續上漲趨勢的股票,提高勝率、降低損失、並實現高回報。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交易波動大的股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並提出了一套操作架構和規則。透過控制虧損在一定範圍內,以及選擇持續上漲趨勢的股票,提高勝率、降低損失、並實現高回報。
Thumbnail
金融市場操作方式繁多,投資者應該在操作選擇上作出明智的選擇,避免資金上的損失。除了數學上告訴我們,投資應該要儘量做多並且壓低每次虧損的比例,並且長期獲利的角度來看,股市的走勢長期走多,這些都有利於多方長期獲利。對於短線交易,投資者更應該注意控制交易頻率和避免輕易曝險的空間。
Thumbnail
金融市場操作方式繁多,投資者應該在操作選擇上作出明智的選擇,避免資金上的損失。除了數學上告訴我們,投資應該要儘量做多並且壓低每次虧損的比例,並且長期獲利的角度來看,股市的走勢長期走多,這些都有利於多方長期獲利。對於短線交易,投資者更應該注意控制交易頻率和避免輕易曝險的空間。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投資理財中的擇時交易與長期持有策略。雖然擇時交易理論上能帶來更高回報,但實際操作難度大,風險高。相較之下,長期持有策略更穩定,容易執行,且在長期內能獲得可觀回報,適合大多數普通投資者。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投資理財中的擇時交易與長期持有策略。雖然擇時交易理論上能帶來更高回報,但實際操作難度大,風險高。相較之下,長期持有策略更穩定,容易執行,且在長期內能獲得可觀回報,適合大多數普通投資者。
Thumbnail
無論是股海資深航行家,還是投資新手,制定切合自身的選股策略都是奠定投資基礎的關鍵一環。本篇文章探討長線投資、短線投資以及混合投資策略的選股方式,強調根據風險偏好、資金實力及時間精力投入程度來權衡選擇最適合的策略。
Thumbnail
無論是股海資深航行家,還是投資新手,制定切合自身的選股策略都是奠定投資基礎的關鍵一環。本篇文章探討長線投資、短線投資以及混合投資策略的選股方式,強調根據風險偏好、資金實力及時間精力投入程度來權衡選擇最適合的策略。
Thumbnail
技術分析一直是許多投資者/投機者十分慣常使用的工具。 對於許多人來說,易懂難精。 關鍵在於任何技術分析面對不同情境有著不同的發生機率,並非每次發生都會有相同的結果,所以永遠不能ALL IN並且做好止損的工作。 【外匯自營商的告白】專欄,將告訴大家幾個實用的技術分析,讓大家避免走彎路。
Thumbnail
技術分析一直是許多投資者/投機者十分慣常使用的工具。 對於許多人來說,易懂難精。 關鍵在於任何技術分析面對不同情境有著不同的發生機率,並非每次發生都會有相同的結果,所以永遠不能ALL IN並且做好止損的工作。 【外匯自營商的告白】專欄,將告訴大家幾個實用的技術分析,讓大家避免走彎路。
Thumbnail
股市:快錢、慢錢、耐心、持之以恆 股市中,有些人追求快錢,希望一夕致富;有些人則奉行慢前哲學,追求穩健成長。兩種投資心態各有優缺點,但都需要注意風險控管。 追求快錢的風險 追求快錢的投資者通常會採取以下策略: 短線交易:頻繁買賣股票,以賺取短期的價差。 高槓桿操作:利用融資或期貨等槓桿工具
Thumbnail
股市:快錢、慢錢、耐心、持之以恆 股市中,有些人追求快錢,希望一夕致富;有些人則奉行慢前哲學,追求穩健成長。兩種投資心態各有優缺點,但都需要注意風險控管。 追求快錢的風險 追求快錢的投資者通常會採取以下策略: 短線交易:頻繁買賣股票,以賺取短期的價差。 高槓桿操作:利用融資或期貨等槓桿工具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期貨領域中的順勢交易策略,著重於投資者在真正趨勢啟動時抓住利潤。作者提到運用順勢交易策略時,投資者應培養穩定的心態,並且選擇流動性高的標的來分散風險。此外,本書還包括了期貨交易策略的建構與優化方法。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期貨領域中的順勢交易策略,著重於投資者在真正趨勢啟動時抓住利潤。作者提到運用順勢交易策略時,投資者應培養穩定的心態,並且選擇流動性高的標的來分散風險。此外,本書還包括了期貨交易策略的建構與優化方法。
Thumbnail
我開始研究投資大約是2023年初,受到朋友的影響開始研究。有段時間會很認真的研究個股、每天聽大家講美股、還試圖學怎麼看財報等等。然後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被動投資的信徒,就來講一下我為什麼這樣選擇。
Thumbnail
我開始研究投資大約是2023年初,受到朋友的影響開始研究。有段時間會很認真的研究個股、每天聽大家講美股、還試圖學怎麼看財報等等。然後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被動投資的信徒,就來講一下我為什麼這樣選擇。
Thumbnail
本書提倡"修正式價值投資",結合價值投資理性和彈性操作。投資首重了解自身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股兼顧宏觀經濟、行業週期和個股基本面分析。建議採取"左側交易"低位進場或"右側交易"追逐利好消息,並制定明確的進出場邏輯。風險控制包括監控進場理由、評估漲跌空間、設止損位、分散投資等措施。
Thumbnail
本書提倡"修正式價值投資",結合價值投資理性和彈性操作。投資首重了解自身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股兼顧宏觀經濟、行業週期和個股基本面分析。建議採取"左側交易"低位進場或"右側交易"追逐利好消息,並制定明確的進出場邏輯。風險控制包括監控進場理由、評估漲跌空間、設止損位、分散投資等措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