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要去哪裡?有地獄嗎?

人死後要去哪裡?有地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印象中,這項提問是我2023年在錦小當501導師時,課堂上有學生發問,但那時畢竟內容跟該堂學科無關怕偏題;更怕自己的回答過於主觀,恐有以偏概全之慮。雖想回覆,但當下也只好先按下不表,後來也不了了之。直至聘約到期,想起此事,便在放暑假後,辦完手續離校前,以書面答復,留信於屜中,盼能解惑,無愧師責。)

【正文】 老師記得,有同學曾經問過:「人死後要去哪裡?有地獄嗎?」 這裡老師可以分享一點看法,我雖然是基督徒,但對「天堂地獄」目前是不感興趣的。 這部分我比較偏向孔子的觀點──「未知生,焉知死?」(都還不知道如何好好生活,哪還有時間精力去管死後去何處?) 所以,老師建議先專注於眼前摸得著的一切,至於死後摸不著的事,就交給那時的自己再來煩惱也不遲~ 再來,究竟有沒有地獄呢? 誠實地說:「我也不知道。」 畢竟,老師也沒死過,死人也不會講話。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的知道如何追求真相與知識的道理。) 我想,這樣的答案,也是對真相與事實,最大程度的尊重! 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地獄的存在,無論真假,皆有助於人們少做壞事、改過向善、多做好事,就此益處來說,我願意相信地獄存在! •

【後記】

也許有人會說,你這樣的回答並沒有回答到問題本身,甚至有些答非所問。我不否認。 但前提是──第一,我所回答的對象是小學五年級的孩子,我無法也不該長篇大論,只能深入淺出。 第二,對於此類哲學性、開放式的問題,任何武斷、絕對的標準答案,都是不負責任的回答。(何況有時就連強調標準答案的考卷試題都會有爭議了) 第三,好的老師,與其妄下定論,不如給予思考的工具,換言之,道理如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概念。 哲學家蘇格拉底(被譽為古希臘最具智慧的化身)自稱──「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All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我始終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孔子的「知之」觀點,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並非「知道了」要假裝不知道,乃是誠實面對自己認知上的局限與不足,從而精準且逐步地探索未知──有幾分證據,就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 永遠保持開放性,並讓「多元觀點」有機會拼湊、貼近真相與事實。

圖為但丁《神曲·地獄》中的插圖,地獄入口。

圖為但丁《神曲·地獄》中的插圖,地獄入口。



avatar-img
我的人間思考
4會員
33內容數
我深信,從街友到教授,從流氓到博士,人人皆有「啟發他人」的靈性與智慧。 一切只是有待慧眼的發掘。那純粹無暇且飽含真理的「光」從不來自於我身上。 我只是也僅願成為一座「稜鏡」──哲學的、文化的、信仰的、思想的、生活的、人間煙火的、世俗百態的稜鏡。 從而折射出那五顏六色、絢爛多彩、橫跨光譜的──啟發與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的人間思考 的其他內容
一位老師在任職一週年之際,回顧過去一年教學的點滴與感悟。文章從作者學生時代的特立獨行談起,延伸到如今教學理念的形成。作者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並以開放式題目鼓勵學生深度思考。雖然作者自認與理想教師的目標尚有差距,但已為作者帶來許多成長與快樂。
近十年以前,我還是個高中生,那時候對升學主義、應試教育的生活感到失望與壓抑,又受前面2014太陽花運動、2015反課綱運動的鼓舞,所以非常熱衷社會實踐,甚至請假去參加「反對鳥籠公投」的遊行抗議。 2018年,我讀大二,面對那年的公投亂象,總共高達十個公投題目,我甚至發文批評民進黨的缺點之一就是
閱讀李敖大全集的理由:在中國傳統的俯首稱臣文化下,李敖的特立獨行、堅持自我、抗爭到底的精神,能為那些在戰鬥中感到膽怯遲疑的人帶來無窮的鬥志。書中充滿了抗爭精神、反叛氣魄、快意恩仇的俠義、典故、犀利幽默以及決絕。即使不必全盤接受,在優柔寡斷、灰心喪志時也能帶來精神力量。
2025/01/06(一)日記 午後曬冬陽時,腦中遐思到宗教議題──我認為「無神論者」行善是「最勇敢」的,因為他們不求因果輪迴的善報、不求天堂的應許,不求超自然的種種慰藉。 就純粹行善動機而言,有神論者(宗教徒)不見得比較無私,只是他所求的可能是更遙遠的回報──比如說死後的天堂或下輩子的福
本文探討胡適於1919年發表的《不朽──我的宗教》一文,從社會關係網絡影響力出發,闡述個人行為對社會及歷史的影響,並提出「社會的不朽論」作為人生標準。文章深入分析了傳統的「靈魂不滅論」與「三不朽說」的優缺點,並提出以「社會的不朽論」作為新的宗教觀念,強調個人行為的影響力將永久留存在社會的大我之中。
5/5不朽──我的宗教
《動物農莊 Animal Farm》 歐威爾 Gcorge Orwell(1903~1950) 歐威爾的《動物農莊》採用了一種經典且易懂的古老文學形式──「以動物來做寓言」。 《動物農莊》成爲諷刺蘇俄共產主義的某種文學標竿,其諷刺之處並不隨著蘇聯的解體而沒落,當中的一針見血,都讓人想起啟蒙時
5/5動物農莊
一位老師在任職一週年之際,回顧過去一年教學的點滴與感悟。文章從作者學生時代的特立獨行談起,延伸到如今教學理念的形成。作者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並以開放式題目鼓勵學生深度思考。雖然作者自認與理想教師的目標尚有差距,但已為作者帶來許多成長與快樂。
近十年以前,我還是個高中生,那時候對升學主義、應試教育的生活感到失望與壓抑,又受前面2014太陽花運動、2015反課綱運動的鼓舞,所以非常熱衷社會實踐,甚至請假去參加「反對鳥籠公投」的遊行抗議。 2018年,我讀大二,面對那年的公投亂象,總共高達十個公投題目,我甚至發文批評民進黨的缺點之一就是
閱讀李敖大全集的理由:在中國傳統的俯首稱臣文化下,李敖的特立獨行、堅持自我、抗爭到底的精神,能為那些在戰鬥中感到膽怯遲疑的人帶來無窮的鬥志。書中充滿了抗爭精神、反叛氣魄、快意恩仇的俠義、典故、犀利幽默以及決絕。即使不必全盤接受,在優柔寡斷、灰心喪志時也能帶來精神力量。
2025/01/06(一)日記 午後曬冬陽時,腦中遐思到宗教議題──我認為「無神論者」行善是「最勇敢」的,因為他們不求因果輪迴的善報、不求天堂的應許,不求超自然的種種慰藉。 就純粹行善動機而言,有神論者(宗教徒)不見得比較無私,只是他所求的可能是更遙遠的回報──比如說死後的天堂或下輩子的福
本文探討胡適於1919年發表的《不朽──我的宗教》一文,從社會關係網絡影響力出發,闡述個人行為對社會及歷史的影響,並提出「社會的不朽論」作為人生標準。文章深入分析了傳統的「靈魂不滅論」與「三不朽說」的優缺點,並提出以「社會的不朽論」作為新的宗教觀念,強調個人行為的影響力將永久留存在社會的大我之中。
5/5不朽──我的宗教
《動物農莊 Animal Farm》 歐威爾 Gcorge Orwell(1903~1950) 歐威爾的《動物農莊》採用了一種經典且易懂的古老文學形式──「以動物來做寓言」。 《動物農莊》成爲諷刺蘇俄共產主義的某種文學標竿,其諷刺之處並不隨著蘇聯的解體而沒落,當中的一針見血,都讓人想起啟蒙時
5/5動物農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幾天看到有落淚挑戰所以就來分享一下從小到大落淚的原因
各位愛美的女孩們!隨著天氣漸暖,是不是也開始想換上輕盈飄逸的裙裝了呢?說到裙裝界的百搭常青樹,「長裙」絕對榜上有名!它不僅能完美修飾身形、隱藏在意的小缺點,更能輕鬆駕馭各種風格,無論是溫柔仙氣、休閒率性、知性優雅,還是個性潮流,一條對的長裙就能讓你輕鬆變身!
各位彩妝控、眼影收藏家們!是不是覺得眼妝是整個妝容的靈魂?一盤對的眼影盤,就能讓你輕鬆變換風格,從溫柔日常、氣質通勤到閃亮派對,通通搞定!看著那一格格美麗的顏色,排列組合出無限可能,就是讓人忍不住一盤接一盤地收啊!
這幾天看到有落淚挑戰所以就來分享一下從小到大落淚的原因
各位愛美的女孩們!隨著天氣漸暖,是不是也開始想換上輕盈飄逸的裙裝了呢?說到裙裝界的百搭常青樹,「長裙」絕對榜上有名!它不僅能完美修飾身形、隱藏在意的小缺點,更能輕鬆駕馭各種風格,無論是溫柔仙氣、休閒率性、知性優雅,還是個性潮流,一條對的長裙就能讓你輕鬆變身!
各位彩妝控、眼影收藏家們!是不是覺得眼妝是整個妝容的靈魂?一盤對的眼影盤,就能讓你輕鬆變換風格,從溫柔日常、氣質通勤到閃亮派對,通通搞定!看著那一格格美麗的顏色,排列組合出無限可能,就是讓人忍不住一盤接一盤地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