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寫於2023年2月25日
從去年二月份,到今年二月份,算下來我入行教書剛好滿一年。俗世百態皆喜週年慶,不免俗也想來一篇週年記,聊表慶意。
我的學生時代,嚴格來說,並不順遂。如今當了老師,離學生時期並不算太遠,特別後來又回到母校,我看學生的眼光,很多時候,像是在看兒時的自己一樣。
從小學時期開始,我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我的小學班導能為此作證)。說是標新立異也好,或是鶴立雞群也罷,就是不想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跟大家都一模一樣」。我想寫《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的赫胥黎(Aldous Huxley)也深有同感吧!
為此,我曾遭受許多磨難與打擊,在成長過程裡,或流淚落寞,或心灰意冷,或流言蜚語,或排擠孤立,但在我心裡,在我靈魂深處,始終有一塊精神天地──有一種獨立人格的氣魄,是各種環境所難以征服的。事後回想這一意志與能耐,也是得力於此,更是起始於此。
所以,在我當小學老師後,遇到比較特立獨行的學生,在行為舉止上,站於教師立場,我還是會予以規勸、令行禁止,理由是學生沒必要吃這個苦。
我吃過這個苦,雖然對訓練獨立自主、培養意志骨氣上有益處,可過程令人痛苦難受,特別在心智尚不成熟之時,更沒必要吃這個苦,你哪知道自己長大後會不會追悔呢?但在思想層面上,只要不危險(非害人或自害)我都一致予以肯定與鼓勵。
後來,我做導師之後,出作業或學習單,幾乎都是採開放式題目,除了基本字數與錯字外,其餘盡量不加干涉,任其完全自由發揮。評分高低的首要標準,重在主題思考上深度,視野見聞上的廣度。其次才是修辭技巧、表達方式等等。
我不敢說有多濃烈的教育愛,也不想說這種大話。但我的確很珍惜我的學生,我對他們從不馬虎。舉一例子,在我的班上,為他們的健康著想,在原則上是禁止吃垃圾食品,為什麼說是原則上呢?因為偶爾還是會因著他們的哀求,配合著我的心軟,稍稍給予放水。畢竟,就是好吃嘛!這種通情達理,我還是很懂得。
如今地球搖搖晃晃轉了一圈,三百六十五天又過去了。一年來的學習與磨練,雖然使我不再是個毫無經驗的老師,但我深知離自己心目中的教師典範,距離仍然長到可寫一部西遊記。我常常有一種感覺──學生看我是老師,老師看我是學生。但我不以為忤,就只怕人家不教我。
這一年來,我投射出許多想法,也釋放出很多力量;實踐了不少構思,更收穫了不少經驗。特別是在實踐上,獲得了大快樂!事後省思,倘若去年按我之前剛畢業時的計畫,順利成為某某議員助理,我可能也不會有這麼多收穫。
十幾年來,我從兒童變為少年,從少年變為青年,如今我總有一種感覺,我像是搭了時光機,回到了過去,回到了童年歲月,以一個孩童「有限」的詞語範圍內,在講台後面,在黑板面前,在口沫橫飛之際,在振筆疾書之間,努力且認真地描述著「無限」的可能性。
在這台時光機面前,慶幸的是我並沒有「祖父悖論」的困擾,我無意修改過去,因為沒有過去的總總,塑造不了現在的我。
我的目光始終望向另一個遙遠的地方,我要前去扭轉的是──未來!
照片為24歲的鍾稜鏡。瞧!這個老師。歷史或許會記錄下這一青年教師的自信與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