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師姐: 真靈子師姐您好,我這一兩日,覺得內心十分的惶恐。感覺業障不盡,道業不前,我一直忙於事業與家務,很怕自己都還沒跟師父學到什麼,能力跟時間有限,我擔心錯失了跟師父學修的機會,想到就很難過,但急也沒用。
我常常告訴自己,所有相皆是妄相,如如不動亦是修定;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是必定的過程。見要高;行要低,還是要老老實實一步一腳印,基本功如實的做,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卻沒有時間去行。
我知道靈體與肉身存在著唇齒相依的關係,祈願兩者都能有所精進,念念中皆能生慧。回首以往,皆是無明,才會一步錯,步步錯,現在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我想也很難達到平衡吧! 要如何才能圓滿些呢?
因為生活、工作、家庭與社會責任是必需,這也是做人基本的道理。對我而言,卻很難又要兼顧修行! 修行讓我要以一切眾生為服務的前提,但是我又想要求取世間法的圓滿,我該怎麼做?
謝謝師姐願意當我的出口,聽我說說,一來一往中,也是學習! 感恩! 阿彌陀佛!
真靈子回應:
感恩分享。如果分享可以讓你好過一點,我會一直在FB的這一端等你的訊息。
若有體悟,都是過程,無須執著,或鑽其義,都是過去世所學,今日迴光返照,契機契合,心有所觸,實屬正常。 需學習放下,勿停滯一處,徒增煩惱。 師姐所云皆是,動靜皆禪,生活修行,無處不禪,無處非定。現今此思,未來應會更有體悟,切莫急。 許久之後,回頭觀今,一笑解千愁,勿入愁中更加愁,末了不知是因何而愁,還是因愁而愁。
人很容易陷入這樣的思維,千轉百迴,都是在同一個螺旋裡繞。 我們修行、學佛、聽經,也千萬不要讓自己落入文字障中,這也是一種障礙。 師父要我們老實念佛,我們就老老實實的去念佛,其他都不要想太多。
初學佛時,明瞭一些人生的真義,知道過去的生活是一筆糊塗帳,但又必須繼續扮演該扮的角色,與身旁的人繼續”假”下去,還真是一件痛苦的事。 但別人又不知道我們因為接觸了佛理,已經知道這一切都是假象 (見山不是山),又必須讓身旁的人不起煩惱,因此初期常常會陷入,「我是誰,誰是我」,心情無法釋懷解脫,心境無法全然放下而沮喪不已。
我也走過這樣的路。 當時,會常常看著鏡子,看著自己臉問「我是誰?」 也常常再一次又一次的從醫院開刀回到道場之後,就在師父前面痛哭失聲說「到底我的業障還有多少?」
「業障深重」,真的會不會成為我們往生的最大障礙呢?
當學修到某一階段,靈體開始有所成長,有些壓力逐漸加壓在色身身上。比如,怕錯失與師父相處的時間,怕進步有限,怕此生無法了道,怕一耽誤又是千年萬年,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這些都是靈體的真正感受,不能怪他一直對色身發出這樣的訊息。
業障深重,是他擔心的地方,因為他知道累世所累積過來的業力大於須彌山,今生有沒有辦法搬動這座山,看色身還是一副吊兒郎當,不認真修行的樣子,他一點都沒有把握今生可以了道。 對靈體而言,即便我們必須工作、即便我們必須照顧家裡,他都不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無怪乎,靈體會常常陷入低潮,當他陷入低潮,色身也快樂不起來,無由來的,常常會鬱卒。
到底該怎麼做,其實決定權還是在色身,只要色身堅定不疑、繼續朝目標前進,靈體一定會配合。
靈體與色身的衝突與矛盾,永遠都是我們的苦痛的來源。 要怎麼適當的讓色身去離捨世間執著,重新安排生活與工作,讓靈體可多一些時間來道場進行他所可以接續上以前未完成的課程,一切都在於自己的信心與時間上的重新安排。 就相師父常說的,每個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我不多你一分,你也沒有多我一秒。
更何況,佛菩薩要的是我們的心,你的心堅定了,你的能量就能保任住,你就有能量幫助眾生。 也許你的一句正能量的話語,就可以影響身旁的人,誰說一定要怎麼樣才叫做幫助眾生呢?
學佛要學有智慧,如何讓靈體與色身變成好朋友,彼此不要有衝突與矛盾,也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如果色身是一,靈體是二。 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與二,無二無別,師父說,哪有一與二呢?
轉煩惱為菩提,轉識成智,要快要慢,一切看你自己。 你現在的煩惱轉化成精進用功,那樣的能量有多強啊~
記得師父說,要我們把業力身轉成願力身。當願力大於業力時,佛菩薩都站在我們這邊。
業與願,兩頭現,可互障,可互轉,看心念。
捨與得,一念間,難察覺,數年後,見差別。
知與行,待白頭,不見天,空遺恨,難回首。
多吃苦,願吃虧,少造業,多修福,何為失?
得到世間所需,就叫得嗎? 失去人間享樂,就叫失嗎? 所有生命中的得與失、有與無,只要想法正確,就算是逆境與不順,也都是修行人最好的課程。當我們得到了我們想要的,不要太迷戀與執著;當我們失去了我們想要的,不要太嗔恨與怨懟。工作時,生活中要常常去思維到最後什麼都帶不走,什麼都是一場空,什麼都會變化,什麼都是無常。
這些思維,靈體都經歷過了,千年萬年輪迴以來,他很了解這些道理,但色身就是看不破、放不下。 因此靈體才會希望色身能常常去道場學習,靈體就會放心,因為在道場色身就比較會有正念。 但如果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可以常常思維與運用這些道理,也是一種學習,不一定要去道場才是真修行。
你要加油,修行不是一步登天。對世間法的取捨與平衡,本身就是一個考驗。 需要勇氣、信心與智慧。針對這樣的問題,我的回覆,還有身旁的師兄姐的回應,人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解釋,但都只能參考,最終你要有屬於你的一份答案。
何謂得? 何謂失? 何謂圓滿? 不同階段的你,會有不同的見解。
再者,如果這樣的問題,已經困擾你很久,甚至影響你來道場的意願,請你加快速度,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不要放任靈體與色身繼續矛盾下去了,否則真的業力又到,障礙馬上又現前,你會更不開心更徬徨了。
希望你早一些走過去這段成長的陣痛期,南無阿彌陀佛!
真靈子 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