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ori日本和紅茶品飲紀錄

銘墾-avatar-img
發佈於品味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首先是外觀,它既非揉捻成條狀也球狀,也非像印度阿薩姆那樣細碎顆粒狀,而是混合著焦黃色細枝與碎葉的外觀。是日本茶葉特色嗎? 不知也~



這其實不是開箱文,因為一週前開箱那次打的紙稿居然弄丟了。我且還是在這次努力記錄下我在品飲過程能感受到的一切。

印象中第一次沖泡,是開水滾了之後直接沖泡,因為用調水控溫的手法,實際溫度應該是95度。沖泡前香味並不明顯,微帶酸氣,不是特別好的印象;但是第一泡下去後那個香味是有點迷人的。香味近似梨子又似荔枝(但也不能直接說是其中哪個)那種清爽韻味,或如天仁茗茶官網的產品介紹所說,也混合微微的麥香,口感微潤而不澀。這樣的口味該說是偏耐喝型的調味吧? 適合搭配閒談或是辦公時間可以有個調劑。如果 耐喝分1~5分,給個3分是不過份。

再來是第一泡沖完後,有點驚訝的發現茶葉香氣幾乎全失,當下第一個想法是莫非因為茶葉碎片化的關係加上是滾水沖泡,萃取效率較高? 還是滾水不是那麼適合會壓抑茶葉香氣特性? 過了幾分鐘後再聞,香氣又有些恢復,猜測跟降溫有關,或是鼻子恢復靈敏可能也有關,這要有機會做細部交叉測試才知道了。第二泡沖泡,茶味跟茶香均大幅降低,依照我茶壺的容量大概500cc,表示沖第二趟得至少泡久一點才能增加茶為,但我懷疑茶香應該就這樣了。所以這款茶或許更適合更大容量些的茶壺,一次份量沖800cc,剩下茶葉就不要用了,需要就用新的。不知我這樣想跟這款茶的PM定義差距多少。

今天的沖泡,除了回顧上次的經驗,水溫也做了控制,大概90度,然後增加一項耐泡測試。香味跟氣味結論差不多,然後將第二泡的茶葉浸泡3分鐘,茶葉味道有略增,但是偏茶枝味道,茶香則幾近全無,澀感一開始只有一點點,涼掉後澀帶苦就出來了。但如果微微澀感混在第一泡中,對整體其實可以更加分的,因此流程上應該要稍微浸泡才對。

到這邊先做個小結,單一一泡應該是最合適,水量多寡則看願意投入成本;水溫部分滾水或是略低都可以操作,也許88度更好(但是要溫度計),然後浸泡一小段時間讓微澀味進入而達到更飽滿的整體。但是泡幾分鐘才能避免茶枝雜味跟苦味呢? 以這個萃取效率來說,先抓一分鐘當作基礎的pass criteria應該還算合理。


依照前二度經驗,第三泡,水滾之後倒出至量杯,放兩分鐘降溫,接著以調水控溫方式注水,然後浸泡一分鐘。首先趁熱微啜,口感跟香味似乎更為飽滿,一樣無澀味微甘微甜;靜置30分鐘放涼後再度飲用,茶味、香味相同,但口感差了一些,感覺有點濁濁的,似乎這款茶特性還是適合溫熱飲用,大概是特質上口感亮度較低,這樣如果冰鎮恐怕更不適合。


我想就先這樣暫時告一段落了! 再次歸納經驗如下:

  1. 微果香(似梨似荔)加微麥香,無焦糖韻的輕口味紅茶
  2. 碎葉狀、萃取效率高
  3. 88~95度熱水均適用,純單一一泡,泡一分鐘後飲用效果最好。
  4. 低溫時口感較暗,個人飲用適合少量沖泡或是多人快速分享。
  5. 若二次沖泡後有喝到茶枝的感覺,應該是碎渣沒有濾到須注意過濾。


update 2025/04/28 剛好新泡一壺時身邊有跟吃完的小顆葡萄,忽然驚覺,原來那香味更像是葡萄皮的內側嗅起來的香味。真開心地發現,這是第一次自然而然地發現香味對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0會員
26內容數
誠實紀錄所思所想以為文字訓練,公開記錄以為勇氣訓練。
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之前試驗了和紅茶的泡法,前幾天也試了用它來製作鮮奶茶,今天就正式有個紀錄。 茶葉量沒有標準,但是要做鮮奶茶的茶味要夠鮮明才行,這邊大概是原本可以喝500 cc的量,打算泡出濃縮版的100~150cc。另外比照上次利用很久以前買的小農手炒桂花糖來增加甜度 (不然這糖一直用不掉)。 第一泡下去,把茶
Thumbnail
2025/04/19
之前試驗了和紅茶的泡法,前幾天也試了用它來製作鮮奶茶,今天就正式有個紀錄。 茶葉量沒有標準,但是要做鮮奶茶的茶味要夠鮮明才行,這邊大概是原本可以喝500 cc的量,打算泡出濃縮版的100~150cc。另外比照上次利用很久以前買的小農手炒桂花糖來增加甜度 (不然這糖一直用不掉)。 第一泡下去,把茶
Thumbnail
2025/03/29
今晚進行了兩個有益的止癢活動: 先是因為昨天演算法推了一個中文翻唱日文歌的集錦,其中一首閃過一個日本女星熟面孔, 印象中是講異父異母的姊弟戀,女主角有著漂亮的單眼皮,似是雙子座卻又怎麼也想不起來名字。用姊弟戀+日劇也找不到,只能看到現役還很活躍的女星。來回看過幾個source之後忽然注意到男主似乎
Thumbnail
2025/03/29
今晚進行了兩個有益的止癢活動: 先是因為昨天演算法推了一個中文翻唱日文歌的集錦,其中一首閃過一個日本女星熟面孔, 印象中是講異父異母的姊弟戀,女主角有著漂亮的單眼皮,似是雙子座卻又怎麼也想不起來名字。用姊弟戀+日劇也找不到,只能看到現役還很活躍的女星。來回看過幾個source之後忽然注意到男主似乎
Thumbnail
2025/03/28
梅艷芳的傳奇人生,如同禪宗公案「懸崖舔蜜」般充滿啟示況味。
2025/03/28
梅艷芳的傳奇人生,如同禪宗公案「懸崖舔蜜」般充滿啟示況味。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其實不是開箱文,因為一週前開箱那次打的紙稿居然弄丟了。我且還是在這次努力記錄下我在品飲過程能感受到的一切。 首先是外觀,它既非揉捻成條狀也球狀,也非像印度阿薩姆那樣細碎顆粒狀,而是混合著焦黃色細枝與碎葉的外觀。是日本茶葉特色嗎? 不知也~ 印象中第一次沖泡,是開水滾了之後直接沖泡,因為用調水控
Thumbnail
這其實不是開箱文,因為一週前開箱那次打的紙稿居然弄丟了。我且還是在這次努力記錄下我在品飲過程能感受到的一切。 首先是外觀,它既非揉捻成條狀也球狀,也非像印度阿薩姆那樣細碎顆粒狀,而是混合著焦黃色細枝與碎葉的外觀。是日本茶葉特色嗎? 不知也~ 印象中第一次沖泡,是開水滾了之後直接沖泡,因為用調水控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本文摘要】 在台灣的茶葉世界中,南投名間的不知春茶顯得尤為獨特。這款茶以其精緻的製作過程和豐富的口感而著稱,特別是採集於冬茶與隔年春茶之間的時期,氣候變化為其添加了獨特風味。採用團揉技術製成,不僅保留了茶葉的完整性,還增強了茶湯的圓潤和飽滿感。
Thumbnail
【本文摘要】 在台灣的茶葉世界中,南投名間的不知春茶顯得尤為獨特。這款茶以其精緻的製作過程和豐富的口感而著稱,特別是採集於冬茶與隔年春茶之間的時期,氣候變化為其添加了獨特風味。採用團揉技術製成,不僅保留了茶葉的完整性,還增強了茶湯的圓潤和飽滿感。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Thumbnail
蜜香紅茶是源自中國福建省的珍貴茶葉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故事與製茶工藝。本文將從蜜香紅茶的歷史來源、製作過程、風味特點和品鑒技巧進行全面介紹,讓讀者深入瞭解蜜香紅茶的魅力。
Thumbnail
蜜香紅茶是源自中國福建省的珍貴茶葉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故事與製茶工藝。本文將從蜜香紅茶的歷史來源、製作過程、風味特點和品鑒技巧進行全面介紹,讓讀者深入瞭解蜜香紅茶的魅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