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會增加親密感及關係緊密的連結,而這個由日常及時間編織成的信任之網,在我們低潮、狀況不佳的時候,能接住我們碎掉的心。
你覺得在經歷過很多的背叛及謊言後,「相信」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嗎?
小孟分手了,他自嘲著,這已經是他數不清第幾次,被伴侶說自己沒有感受被愛著,覺得自己不被愛,因此提出分手,
小孟說他好像很難打從心裡相信別人,他說他覺得在一段關係裡面,他投入的心意、心力,他感覺往往都比另一半來的少。
他說,他也不是不愛,只是他好像更傾向保護自己,不管遭遇任何事情都會先把自己的想法、感覺放在最前面。
小孟問我該不該去諮商聊聊,我跟他說,覺得需要就去聊一下,能更認識自己、更明白自已的狀況,都是好事。
後來小孟去諮商了一段時間,我們再碰面的時候,比起之前那股不明究裡的倔強,感覺他更有自信,也更有底氣了。
「不相信」是不對他人抱有期待,好像這麼做自己就能不被傷害,可是「相信」卻是關係連結中很重要的因素,而我們都需要連結、需要關係,
一次一次地相信一個人,會加深兩個人之間的連結,增加親密感及關係緊密度,而這個由日常及時間編織成的信任之網,在我們低潮、狀況不佳的時候,可能可以接住我們的失望、失落。
「相信」很重要,所以我們都在「相信」與否間找尋平衡
影集中真正令人深刻的是角色情感的塑造讓被害者、加害者,甚至調查者,彼此之間的界線都不再如此分明,他們的內在都更接近你我一般,猶豫著人與人之間要不要、能不能「相信」另一個人罷了。
*文章原發佈在IG電影曆
*原作者文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