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e談電視劇-誰是被害者第二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相信,會增加親密感及關係緊密的連結,而這個由日常及時間編織成的信任之網,在我們低潮、狀況不佳的時候,能接住我們碎掉的心。


離職後的鑑識官方毅任接回女兒江曉孟離開觀護所,父女倆和轉職基金會的公關徐海茵一同展開新生活,而因一起15年前他經手的情殺案,使方毅任成為嫌疑人,恩師林景瑞聲譽同樣遭到質疑,他必須和刑警趙承寬及法醫薛欣寧合作,查明真相還自己清白。

 

你覺得在經歷過很多的背叛及謊言後,「相信」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嗎?

 

小孟分手了,他自嘲著,這已經是他數不清第幾次,被伴侶說自己沒有感受被愛著,覺得自己不被愛,因此提出分手,

 

小孟說他好像很難打從心裡相信別人,他說他覺得在一段關係裡面,他投入的心意、心力,他感覺往往都比另一半來的少。

 

他說,他也不是不愛,只是他好像更傾向保護自己,不管遭遇任何事情都會先把自己的想法、感覺放在最前面。

 

小孟問我該不該去諮商聊聊,我跟他說,覺得需要就去聊一下,能更認識自己、更明白自已的狀況,都是好事。

 

後來小孟去諮商了一段時間,我們再碰面的時候,比起之前那股不明究裡的倔強,感覺他更有自信,也更有底氣了。

 

「不相信」是不對他人抱有期待,好像這麼做自己就能不被傷害,可是「相信」卻是關係連結中很重要的因素,而我們都需要連結、需要關係,

 

一次一次地相信一個人,會加深兩個人之間的連結,增加親密感及關係緊密度,而這個由日常及時間編織成的信任之網,在我們低潮、狀況不佳的時候,可能可以接住我們的失望、失落。

 

「相信」很重要,所以我們都在「相信」與否間找尋平衡

 

影集中真正令人深刻的是角色情感的塑造讓被害者、加害者,甚至調查者,彼此之間的界線都不再如此分明,他們的內在都更接近你我一般,猶豫著人與人之間要不要、能不能「相信」另一個人罷了。

 

 

*文章原發佈在IG電影曆

*原作者文章整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loe stand
2會員
156內容數
愛貓、愛人、愛文字
chloe stand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相愛是一種信仰,它讓人柔軟,也讓人勇敢,它是靈魂深處的堅定,不需要證明,只需要感受。」
2025/04/26
「相愛是一種信仰,它讓人柔軟,也讓人勇敢,它是靈魂深處的堅定,不需要證明,只需要感受。」
2025/04/20
「真正的愛,是在不一樣標準裡仍願靠近與理解彼此,願我們在學習拿捏時仍舊彼此溫柔對待。」
2025/04/20
「真正的愛,是在不一樣標準裡仍願靠近與理解彼此,願我們在學習拿捏時仍舊彼此溫柔對待。」
2025/04/13
「表達自己,是一種溫柔的勇氣,也是對內心誠實的回應,當你願意說出真實的感受,世界才能更懂你,也才能真正靠近你。」
2025/04/13
「表達自己,是一種溫柔的勇氣,也是對內心誠實的回應,當你願意說出真實的感受,世界才能更懂你,也才能真正靠近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第二季中關於「理解」的課題更是延續至此,尤其是在主角方毅任和女兒曉孟身上更是凸顯,不論是關於方毅任的亞斯伯格特質,使他先天上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也難以被別人理解,導致與女兒關係再次陷入僵局。本篇將再次延續「理解」的母題,聊主角方毅任和女兒曉孟的「理解課題」。
Thumbnail
在第二季中關於「理解」的課題更是延續至此,尤其是在主角方毅任和女兒曉孟身上更是凸顯,不論是關於方毅任的亞斯伯格特質,使他先天上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也難以被別人理解,導致與女兒關係再次陷入僵局。本篇將再次延續「理解」的母題,聊主角方毅任和女兒曉孟的「理解課題」。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人心從來就是很難測透,巧巧必須透過"做"來說服無形中被江湖概念制約的自己,當這個"做"的對象消失了,她無可避免地要面對自己壓抑的情感或者說是更深層的內心。
Thumbnail
人心從來就是很難測透,巧巧必須透過"做"來說服無形中被江湖概念制約的自己,當這個"做"的對象消失了,她無可避免地要面對自己壓抑的情感或者說是更深層的內心。
Thumbnail
▇ 內容簡介 愛究竟是毒藥還是救贖?「心」這種東西,應付起來真是非常麻煩。或許世上也有在相殺之中依然能夠維持下去的關係吧?笑著往來的表面下,冰冷的惡意之流繞成了漩渦。(摘錄自博客來官網介紹)   關於分租公寓「堇莊」的管理員和久井與已熟稔如家人的幾位房客的種種。神秘來客「芥」因一場可疑
Thumbnail
▇ 內容簡介 愛究竟是毒藥還是救贖?「心」這種東西,應付起來真是非常麻煩。或許世上也有在相殺之中依然能夠維持下去的關係吧?笑著往來的表面下,冰冷的惡意之流繞成了漩渦。(摘錄自博客來官網介紹)   關於分租公寓「堇莊」的管理員和久井與已熟稔如家人的幾位房客的種種。神秘來客「芥」因一場可疑
Thumbnail
學生時期經歷被性侵的巨大創傷的林晨曦,雖然努力的長大、就業,卻仍然無法擺脫傷痛帶來的壓力,時不時會產生解離的症狀,面對再次遭受的惡意,他產生了嚴重的解離,在解離的世界中慢慢正視了過去的傷痛,並進一步試著跨越沉重的痛苦,展開全新的第二人生。 近期終於把這部2022年的台劇給補完了,劇情以主角林晨曦(
Thumbnail
學生時期經歷被性侵的巨大創傷的林晨曦,雖然努力的長大、就業,卻仍然無法擺脫傷痛帶來的壓力,時不時會產生解離的症狀,面對再次遭受的惡意,他產生了嚴重的解離,在解離的世界中慢慢正視了過去的傷痛,並進一步試著跨越沉重的痛苦,展開全新的第二人生。 近期終於把這部2022年的台劇給補完了,劇情以主角林晨曦(
Thumbnail
在下筆書寫《墜惡真相》之時,筆者同時在進行一場實驗。假若我也反覆聽著電影中丈夫死前播放的歌曲,那首被檢察官視為「厭女版本的《PIMP》」,我能否「習慣」置身在這壓迫感極強的氛圍當中?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當我看著女主角珊卓面對未現身的丈夫「強行介入」第一場訪談戲時,即使她意識到歌曲不會停歇,她仍能
Thumbnail
在下筆書寫《墜惡真相》之時,筆者同時在進行一場實驗。假若我也反覆聽著電影中丈夫死前播放的歌曲,那首被檢察官視為「厭女版本的《PIMP》」,我能否「習慣」置身在這壓迫感極強的氛圍當中?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當我看著女主角珊卓面對未現身的丈夫「強行介入」第一場訪談戲時,即使她意識到歌曲不會停歇,她仍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