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會,再不復見東根室:日本最東端車站的變遷與鐵道的歷史印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北海道與根室半島鐵道線擴張、收束,與最東端站點的變遷

日本首條載客鐵道,是1872年通車,行駛於東京(新橋)與橫濱(櫻木町)的路段。

此後,列島的鐵道線次第建設、延伸、連結,1880年,北海道也開業了第一條鐵道,行駛於札幌與小樽(手宮)之間的載客鐵道,舊稱手宮線。

近代北海道鐵路網的建設與延伸,自始與舊日開拓使,與北海道廳的墾殖開發政策緊密連結。開採道內農林漁礦資源,與人口的移入,成為鐵道交通網輻射與整備的動因,當然箇中亦有頻傳的囚人血汗勞動,容後再談。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北海道早期的鐵道會社,帶有「炭礦」或「拓殖」字樣並不少見,例如整併多條路段成立的「北海道炭礦鐵道」,或是1920年代末成立,行駛於根室半島,營運至1950年代的「根室拓殖鐵道」。

1920年代初設立的根室車站(非現在JR根室站),曾是日本最東端的車站。隨著「根室拓殖鐵道」的開業,距離納沙布岬只有七公里多的齒舞車站,成為最東端的站點。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海洋加諸土壤的鹽害,始終脆弱的路基,以及漫長冬期的酷寒與積雪,一直是扮演昆布等漁獲運輸線的「根室拓殖鐵道」揮之不去的經營痛點。戰後的國鐵,再度重整了根室半島的鐵路運營,1959年,齒舞車站隨著拓殖鐵道結束經營,也走入了歷史。

國鐵除了將根室半島的線路,往後回推至舊根室站,日後也將根室的站舍,從原本的地點向南移轉。向南移轉後的根室站,短暫作為齒舞車站廢止後最東端的站點,也在民營化之後成為今日的JR根室站。

而1961年,東根室車站開業,此後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一直是日本最東端車站,或是所謂的「JR四極點」(JR東根室、JR佐世保、JR西大山、JR稚內)之一,吸引國內外鐵道迷不遠千里前來造訪。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JR北海道已於去年底宣布,東根室站由於乘客稀少,將於2025年春季改點之後廢站,於本月3月15日生效。此後的日本最東端車站,將再度由根室站取代。


那一年,摸黑夜訪最東端車站

2015年秋,午後4點的JR根室本線,從釧路出發的各停列車,一路向東。柴油動力車的低沉運轉聲中,數著一個又一個暱稱「花咲線」路段上的無人站;移動視線裡,不時可見線路上閃躲與現蹤的蝦夷鹿。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稚內。宗谷岬:四張車票的極靠北狂想曲

抵達花咲線最終站的根室,映照沿線濕地與海岸的黃昏,早已由低垂的夜幕取代。當年鄰近車站,下榻一宿,記憶中沒有電梯,廊道與房間處處留下歲月痕跡的懷舊旅館,在新冠疫後早已走入歷史,至今已難想起旅宿確切的立地與名稱。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房內安頓片刻,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避免再驚動老闆,輕手輕腳的下樓走出旅館。昏黃路燈下,讓手機導航引領我穿越幾條無人的街道,日本極東城市的夜晚,吹拂的微涼夜風與我前進的腳步,似乎路上僅存的聲響。

直至視線裡出現一道走上月台的階梯,往復末班車早已通過許久的東根室車站,佇立於夜色與闃靜的氛圍裡。

十年前的臨時起意的夜奔走訪,如今確定已成一期一會。


拓殖鐵道交通線的延續與遺產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而舊日的「根室拓殖鐵道」,與現今的根室交通株式會社,係前世與今生的延續,當鐵道成為歷史,此後以另一種移動型態重生。次日,參加根室交通的定期觀光巴士半日遊,前往日本最東端的納沙布岬。

行駛於部分舊日的鐵道運輸段的巴士,帶著沒車形同無腳的旅人,抵達遼遠的極東邊緣遠眺北方四島,並領略舊日交通遺留的殘響,與旅行史的今昔移動風貌。


歡迎追蹤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6會員
346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5/04/24
探訪函館的歷史痕跡與北洋漁業的悲歌,追憶《蟹工船》小說中描寫的船難事件與時代背景。
Thumbnail
2025/04/24
探訪函館的歷史痕跡與北洋漁業的悲歌,追憶《蟹工船》小說中描寫的船難事件與時代背景。
Thumbnail
2025/04/08
奈良吉野大峰山區,曾是中世紀南北朝時代,雙天皇並立的歷史舞台,近代則蛻變為千本櫻的花見名所。除此之外,吉野大峰也是修驗道的發源地,大峰山至今仍是女性止步的山區,千百年間仍以「傳統」之名,在列島山岳逐漸解禁女性登山的過程中,繼續維持舊日的禁制。
Thumbnail
2025/04/08
奈良吉野大峰山區,曾是中世紀南北朝時代,雙天皇並立的歷史舞台,近代則蛻變為千本櫻的花見名所。除此之外,吉野大峰也是修驗道的發源地,大峰山至今仍是女性止步的山區,千百年間仍以「傳統」之名,在列島山岳逐漸解禁女性登山的過程中,繼續維持舊日的禁制。
Thumbnail
2025/03/21
京都東寺弘法市集,最初源自弘法大師空海圓寂日所舉辦的「御影供」儀式,發展成每月21日舉行的盛大市集,江戶時代《都林泉名勝圖會》描繪了市集中各色人群的紛雜與熱鬧,如今的弘法市集則有了各國遊客的參與。弘法市集宗教儀式轉變為今日國際知名古寺市集,見證了古都京都的現代轉型。
Thumbnail
2025/03/21
京都東寺弘法市集,最初源自弘法大師空海圓寂日所舉辦的「御影供」儀式,發展成每月21日舉行的盛大市集,江戶時代《都林泉名勝圖會》描繪了市集中各色人群的紛雜與熱鬧,如今的弘法市集則有了各國遊客的參與。弘法市集宗教儀式轉變為今日國際知名古寺市集,見證了古都京都的現代轉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東根室車站作為日本最東端的鐵路站點,隨著今年的改點即將廢止並走入歷史。其實日本最東端車站,隨著鐵道線路的延伸與收束,曾經過多次改變,每個造訪過道東的旅人,或許都曾經走在昔日交通路線的遺產之上。
Thumbnail
東根室車站作為日本最東端的鐵路站點,隨著今年的改點即將廢止並走入歷史。其實日本最東端車站,隨著鐵道線路的延伸與收束,曾經過多次改變,每個造訪過道東的旅人,或許都曾經走在昔日交通路線的遺產之上。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兒島行程結束之後,回到兒島車站等待開往高松的電車,兒島是小站,所以到高松的電車班距比較長,會經過兒島車站的列車,還有開往高知的,完全不同方向,要看清楚,不要搭錯了。 兒島是本州最後一站了,接下來就會直接上瀨戶大橋,久仰瀨戶大橋美名,第一次親眼看見,才知道讓人感動的美景就是這樣,10幾分鐘的瀨戶大橋
Thumbnail
兒島行程結束之後,回到兒島車站等待開往高松的電車,兒島是小站,所以到高松的電車班距比較長,會經過兒島車站的列車,還有開往高知的,完全不同方向,要看清楚,不要搭錯了。 兒島是本州最後一站了,接下來就會直接上瀨戶大橋,久仰瀨戶大橋美名,第一次親眼看見,才知道讓人感動的美景就是這樣,10幾分鐘的瀨戶大橋
Thumbnail
我從淺草附近出發前往藤澤,再從藤澤到往龍宮造型的片瀨江之島站,而後江之島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我從淺草附近出發前往藤澤,再從藤澤到往龍宮造型的片瀨江之島站,而後江之島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Thumbnail
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Thumbnail
如果說下關是日本本州對外的玄關口,那麼與下關隔著關門海峽的門司想必就是九州的門戶了。海峽的最窄處也不過600多公尺,這兩座城市就像是雙子城一樣,很容易地就能看見彼此,只去了其中一邊旅行也不完整。離開了下關之後,我搭乘電車穿越關門海底隧道回到九州,來到門司這座九州門戶城市。
Thumbnail
如果說下關是日本本州對外的玄關口,那麼與下關隔著關門海峽的門司想必就是九州的門戶了。海峽的最窄處也不過600多公尺,這兩座城市就像是雙子城一樣,很容易地就能看見彼此,只去了其中一邊旅行也不完整。離開了下關之後,我搭乘電車穿越關門海底隧道回到九州,來到門司這座九州門戶城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