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投資人在進場任何交易商品之前,建議務必學習過這堂課,以免落入風險管理不佳的模型,而不自知。
對於金融投資理財不知從何開始的人,你需要的都在這裡了!幾乎網羅所有投資書籍的精華!
任何領域都有循序漸進的系統化課程,投資理財卻沒有,作者經過大量閱讀及實戰操盤23年,整理出市場唯一的系統化課程,沒有多餘的贅字或話術,只有最菁華的內容。
購買本課程的人將獲得永久免費更新,且作者仍在持續進化,投資是人生的漫長旅途,永遠有進步空間。
正文開始:
系統化課程第1、2課已經說明交易的最底層邏輯及基礎架構「長期正期望值」及「交易時間格局」,接下來探討資金控管與停損控管,一樣是最重要,最菁華的理論。
資金控管與停損控管是任何領域的投資者都絕對要學習的內容。
很多投資理財書都會提到,但很少有人建立完整的、系統化的架構內容,本課程將以系統化的架構內容完整論述。
以白話的例子說明。
有一個投資人,在尋找所謂的「聖盃」,就是一個高勝率的方式,只要找到這個方式,依這個方式或指標進出,就能夠賺錢,進而財務自由。
有一天,他找到了,而且勝率高達9成,他在交易10次裡面可獲利9次,只有1次賠錢,他摩拳擦掌,準備進場賺錢。
他有50萬的本金,一開始小試身手,先投5,000元,只佔他總財產的1%,獲利10%,賺了500元;第2~5次,均投入5,000元,總計5勝0敗,賺了500*5=2,500元,績效表如圖1:

由於前面的成功,第6~9次,他分別投入1萬、2萬、5萬、10萬元,小心謹慎,慢慢放大本金,每次投入本金最高不超過總資產的20%,也都獲利10%,分別獲利及1,000、2,000、5,000、1萬元,績效表如圖2:

前9次加起來的獲利,總共是2萬500元,累積9勝0敗。
他已經9連勝了,第10次,他準備大幹一場,把所有本金連同獲利共52萬500元全部投入,這次他要大賺出場。
只是,這第10次,國際發生重大利空,他原本依賴的「聖盃」,因為突發的國內外重大事件及經濟環境的變化,導致失靈,他手上的投資部位,在短短5天內,迅速虧損了10%,也就是帳上已虧損5萬2050元,如圖3。

他很納悶,我的指標不是勝率高達9成嗎?怎麼會過去9次的獲利,會全部吐光還倒賠?行情到底會如何?繼續看下去!
國內外情勢持續轉變,整個盤面走勢就是與他手上的部位相反,他手上的部位,又再虧損了7%,帳上總計虧損17%,約8萬8千元,他過去9次賺錢,也才賺2萬500元,1次的虧損,就超過他過去9次的獲利,如圖4。

他不甘心,他苦心孤詣,鑽研許久的聖盃,怎可功虧一簣,因此再利用各種管道借了50萬元,加碼攤平,降低成本,部位則大了一倍,而且有一半的資金是借來的,有利息壓力。
豈料,在借錢攤平後的第3天,最大消息爆發,走勢繼續無情發展,他手上的部位,又再虧損了約6%,真的不誇張,市場就是這麼無情,他手上102萬市值的部位,虧損擴大到了23%,市值只剩約78萬左右,如圖5。

這下他投降了,因為還有利息壓力,他把心一橫,全部出清,過去9次的獲利全部吐還不說,還倒賠。在部位結清及還清借款後,原本50萬的本金,只剩下28萬,也就是說,這段投資歷程,他的績效從本金50萬,變成52萬,再變成28萬,虧損高達42.84%,如圖6。

怎麼會這樣?他不是找到9成的聖盃了嗎?前9次也順利獲利了啊?怎麼會交易10次的結果是虧損48%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問題出在那裡?
這個例子適用於所有商品及所有交易方式(做多、做空、套利等),只要行情發展與手上的部位不符,都適用,也是交易最重要的理論,資金控管與停損控管。
這就建立投資理財系統化的基礎架構:
★「長期正期望值」
★「資金控管及停損控管」
意即,在正期望值的框架下,每次交易要考量下列5點:
★「每次投入本金」
★「勝率」
★「報酬率」
★「停利目標」
★「停損控管」
5者要同時考量,不能單純只看其中1、2項,否則在漫長的交易生涯中,就有可能遇到1次就畢業的情況。
下篇將說明資金控管與停損控管的3種模型,投資人在進場交易任何商品之前,建議務必閱讀下集,以免落入風險管理不佳的模型,而不自知。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