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螳螂超羨慕!藍紋章魚靠毒液搞定交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大自然中,生物的交配方式五花八門,從浪漫的求偶舞到激烈的競爭,應有盡有。但你知道嗎?藍紋章魚(Hapalochlaena fasciata)的公章魚,竟然會用毒液讓母章魚「動彈不得」,然後趁機完成交配! 


這種神操作聽起來很驚人,但如果你是公螳螂,可能會覺得超羨慕!因為螳螂交配後,母螳螂很可能直接吃掉公螳螂當補品,而藍紋章魚則是靠毒液癱瘓母章魚,成功完成任務後還能全身而退,實在是交配界的奇才啊!


藍紋章魚是一種體型嬌小、花紋美麗的章魚,卻帶有致命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足以癱瘓獵物,甚至對人類造成致命威脅。這種毒素原本的用途是用來獵食和自保,但研究發現,公藍紋章魚竟然把它「挪用」來幫助交配!


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章魚的雌性遠比雄性大約兩倍,而且章魚在繁殖期會變得特別兇猛,這讓公章魚隨時面臨「被吃掉」的風險(是不是又讓螳螂想到自己的悲慘命運了?)。因此,公章魚必須找到一個安全又有效的辦法來確保交配順利進行——這時候,毒液就派上用場了!


研究人員透過觀察實驗發現,當公章魚準備交配時,牠會鎖定母章魚的「主動脈」位置,然後咬一口,把毒液注入體內! 被毒液影響的母章魚會迅速失去行動能力,整個身體變得蒼白,呼吸頻率也驟降,在 8 分鐘內完全靜止,進入類似「昏迷」的狀態。


而此時,公章魚便能夠放心交配。等到他成功完成任務後,這時母章魚也慢慢恢復行動能力了,於是他便趕緊溜之大吉!這不僅保證了生殖成功率,還能避免自己變成母章魚的「婚後大餐」,簡直是一石二鳥的神操作!


如果你擔心母章魚會不會因此掛掉,那答案是否定的!這些母章魚其實對河豚毒素有一定的耐受性,交配後幾十分鐘就能逐漸恢復,身體上的傷口則會在幾天內癒合。而且,這些母章魚仍然能順利產卵,顯示這種「毒液交配法」雖然看起來有點激烈,但對物種繁衍影響不大。


事實上,許多具有河豚毒素的動物,例如其他藍環章魚種類(如 H. lunulata),牠們本身對這種毒素也有耐受性,這可能是長期演化的結果,以防止自己被自己的毒素毒死!


不過,這能算是「自然界的撿屍」嗎?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公章魚這種行為有點像是人類社會中某些不道德的情境——讓對方失去意識再進行交配?是不是有點像...撿屍?但其實,在動物行為學中,這更像是一種「性別軍備競賽」的結果。因為母章魚長得比較大又凶猛,有可能在交配後吞掉公章魚,因此公章魚發展出這樣的策略來反制。


類似的現象在其他動物中也有,比如某些蠍子的雄性會用尾巴多次刺雌性,注射低劑量毒液,讓雌性行動變慢,進而順利交配。另外,雄性蜉蝣會釋放費洛蒙讓雌性進入靜止狀態,減少逃跑機率。


這些行為在進化上都屬於「降低交配衝突」的一種策略,讓繁殖能順利進行。


不過,如果公螳螂有意識,知道公藍紋章魚有這招,應該會哭出來吧。畢竟,公螳螂每次交配基本上都是在賭命——只要母螳螂不高興或是覺得餓了,牠可能會直接把公螳螂的頭咬下來,當作額外的營養補充。這對公螳螂來說,根本是「為愛犧牲」的最極致版本。


相較之下,公藍紋章魚簡直是繁殖界的生存大師,利用毒液來癱瘓對方,但不會真的殺死母章魚,最後還能確保交配成功,並且活著離開,比起經常發生「牡丹花下死」的公螳螂來說,實在是幸福太多了!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動物界的交配方式千奇百怪,遠比人類想像的還要多元。藍紋章魚的例子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像河豚毒素這種神經毒,可能不只可以用來防禦和獵食,還能在生殖行為中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所以,下次當你看到藍紋章魚時,別只注意牠漂亮的外表——牠們的繁殖策略,可是比你想的還要驚人呢!


參考文獻:


Chung, W.-S., Kurniawan, N. D., Marshall, N. J., & Cortesi, F. (2025). Blue-lined octopus Hapalochlaena fasciata males envenomate females to facilitate copulation. Current Biology, 35(5), R159–R174.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5.01.02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55會員
827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大自然中,生物的交配方式五花八門,從浪漫的求偶舞到激烈的競爭,應有盡有。但你知道嗎?藍紋章魚的公章魚,竟然會用毒液讓母章魚「動彈不得」,然後趁機完成交配!  這種神操作聽起來很驚人,但如果你是公螳螂,可能會覺得超羨慕!因為螳螂交配後,母螳螂很可能會順便把公螳螂給吃了呢!
Thumbnail
在大自然中,生物的交配方式五花八門,從浪漫的求偶舞到激烈的競爭,應有盡有。但你知道嗎?藍紋章魚的公章魚,竟然會用毒液讓母章魚「動彈不得」,然後趁機完成交配!  這種神操作聽起來很驚人,但如果你是公螳螂,可能會覺得超羨慕!因為螳螂交配後,母螳螂很可能會順便把公螳螂給吃了呢!
Thumbnail
人類對生物資源的不當利用,往往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許多影響,那麼我們是否能以繁殖個體填補這些傷害呢?
Thumbnail
人類對生物資源的不當利用,往往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許多影響,那麼我們是否能以繁殖個體填補這些傷害呢?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同性性行為一直是很多學科領域所關注的重點,這其中包含了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和演化學等。由於同性性行為無法繁衍後代,這在理論上而言是不利於演化的,但這樣的行為卻一直存在於大量動物物種之中,因此也一直有人認為這是演化論的悖論。 目前全世界有約1500多個物種被觀測到擁有同性性行為,這其中包含昆蟲、
Thumbnail
同性性行為一直是很多學科領域所關注的重點,這其中包含了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和演化學等。由於同性性行為無法繁衍後代,這在理論上而言是不利於演化的,但這樣的行為卻一直存在於大量動物物種之中,因此也一直有人認為這是演化論的悖論。 目前全世界有約1500多個物種被觀測到擁有同性性行為,這其中包含昆蟲、
Thumbnail
在田園中,螳螂不僅是一種天敵,更是一種生態平衡的象徵。它們的存在提醒著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螳螂和其他生物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共存共榮。
Thumbnail
在田園中,螳螂不僅是一種天敵,更是一種生態平衡的象徵。它們的存在提醒著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螳螂和其他生物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共存共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