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義商圈是各大百貨公司兵家必爭之地
面對線上通路的競爭,生活型態的轉變,這幾年百貨公司的經營壓力不小。除了砸錢重新整修、調整櫃位、擴大客群之外,增加餐飲比例,幾乎是各業者的共識,畢竟,民以食為天,每個人天天都要吃,想辦法讓上門客人在商場裡待得越久,咖啡廳絕對是百貨公司的標備。
跟朋友相約碰面時,無論是吃飯或是敘舊閒聊,在這一帶找間咖啡廳坐坐,已成了多年的習慣。一來交通方便,二來選擇性多,雖然可能遇上客滿,沒關係,附近還有很多家。
每棟百貨都飄咖啡香
信義商圈不到0.5平方公里的範圍裡,聚集了10家以上百貨商場,密集度堪稱全球之冠。
來這裡逛街,你能想到的牌子,幾乎都能一網打盡,涵蓋天秤兩端的平價與奢華,滿足大眾與小眾的多元需求。

遠百A13也有Fika Fika進駐
咖啡廳,當然是攬客、留客的不二法門。有時,一棟商場裡,吸引多家咖啡廳進駐,熱鬧非凡。
投注一萬小時的心力
來自紐約的潮牌咖啡Ten Thousand Coffee,自2022年12月插旗微風南山,一直是人氣搶搶滾,也曾一度在新光三越A8設立快閃店,黑白相間的用色,營造出高質感的定位。店名的來源是創辦人的一萬個小時努力心法,以提供精品咖啡為使命。

曾在新光三越A8一樓設立快閃店
微風南山門市有十來個位子,而百貨商場走道上也有部分座位。說實在的,我自己經過這家店N回,都是座無虛席及大排長龍,幾乎沒有例外。
利用平日的時間,總算進來品嘗一次”10000”的滋味。咖啡及可頌的味道,我是沒有驚豔到,倒是強迫症差點發作,很想拿枝筆,去牆上補個comma逗號 (,)。
義大利最古老咖啡廳遠渡重洋
有去過威尼斯的人,應該有不少人會去聖馬可廣場旁的Florian福里安花神咖啡朝聖一下。原因無它,它有超過300年以上的歷史,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咖啡廳。
2017年遠渡重洋來台的首家店,設在新光三越A9館二樓,挺符合商場的定位。
店內充滿了華麗的色彩,天鵝絨的座椅、玻璃工藝,展現義式風華。在蛇年農曆年期間,和朋友相約吃飯,飯後想來杯咖啡,於是跑來這裡碰碰運氣。
約一點進來,店內還有一半的位子是空的。咖啡及甜點都相當不錯,價位偏高,不過算是信義商圈裡,比較不吵雜的咖啡廳。
最佳中繼者
捷運站及巴士轉運站地利之便的關係,統一阪急百貨向來是人潮滿滿,當然也少不了咖啡廳。除了二樓有星巴克外,以往在一樓也有來自日本的杏桃鬆餅(不過已結束營業)。
在百貨商場二樓中,某次經過時意外發現在落地窗旁,有間木質風格、看來低調的咖啡廳Le Mani琢手咖啡。
雖然座位不多,不過挺適合來這裡等人或是逛街中途來此坐坐,咖啡、輕食、甜點的水準都很高。
簡約質感令人嚮往
新光三越在信義商圈的4棟商場中,A11館是我最常去的地方,這裡有不少餐廳,又有美食街,還有很多人也愛逛的無印良品。


以前三樓還有間Cafe MUJI,大面的書牆設計,明亮的空間、簡約的木質元素,十足的無印風,店內的一個角落結合了MUJI Books,同時也販售生活及旅遊書籍及周邊商品,跟賣場是相連的。


假日當然是一位難求,但平日的話,倒不失一個鬧中取靜之處。
可惜幾年前已轉型改裝。
咖啡業者想要屹立不搖,拚創意、尬口味,租金、人事、食材、水電等成本,更考驗口袋深度。百貨商場為了求新求變,不時會做策略上的調整。
反事都有一體兩面,有時當你去了幾回、已快習慣它的存在時,像是法國PAUL、小樽手作咖啡、Cafe MUJI,等你再次經過時卻發現人事已非,被別的店家所取代。
連最後巡禮的機會都不給!
百貨業者或許希望每個客人,喜新但別念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