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本尊指引前行」的心得回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20250318 「本尊指引前行」的心得回饋


今天收到一封回饋,有關「本尊指引前行」的心得。


原文如下:


師兄您好!阿彌陀佛!


讀了「20250215 本尊指引前行4 - 明心見性」,領悟如下:


先看一段禪宗對話

達摩祖師對慧可說:「把心拿來,我替你安」

慧可答:「覓心不可得。」

達摩祖師:「好了!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


為何「覓心不可得」能安心?


因為凡夫的心,是業因和六根交互作用,產生六塵

是因緣所生的幻,不是恆在,假稱為「妄心」

因為認知幻生幻滅,幻來幻受,所以安心


師兄提示,(真)心的特質就是:無干涉。


雖然太陽被雲遮住了,其實太陽還是在,只是看不到而已。


雲歸雲,日歸日。


到底跟甚麼「無干涉」?


一切感官所感知的,和「真如佛性」無干涉。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就是真如佛性


如何認取真如佛性?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以菩提心為本,用戒、定、慧三力,在生活中實踐所領悟的道理;


以觀想、手印、咒語,三密加持。


在一層層的禪定中,一步一步地除去六塵,轉凡夫的妄心,成為真如實心。


這時就會體認:心、佛、眾生,無二無別。


感恩根本上師、師兄的教導

阿彌陀佛!


蓮花同學 敬上


附錄


根本上師文集 第256冊《 拜訪大師 ✧ 智者的對話 》


第 49 篇《『無干涉』是我參出來的 》


有人問我,你盧勝彥圓寂之後,留下那一偈子教示眾生?


我答:「無干涉。」


人問:「為什麼無干涉?」


我答:


「其實我創辦了真佛宗,這個宗教派別與我毫無干涉。」


人問:「怎有可能?」


我答:


「真佛宗是我幻化出來的,是無心意識,也就是我無心,宗旨也無心,寺、堂、會也無心,自然生,自然滅,有緣則生,無緣則滅,我無經營之意,任其生滅,故無干涉。」


人問:


「宗旨不是度眾生嗎?」


我答:


「自古以來,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創立的,其後演化,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金剛乘佛教。我的宗旨也是如此,將來演化,亦如是。由不得創辦人。又,自古自今,人是古人,人也是今人,上下古今,也不多,也不少,度來度去,亦是如此。故無干涉。」


人問:


「既然如此,修什麼啊?」


我答:


「因無心,故對山河大地,不見差殊。因無干涉,十方世界不起貪、嗔、痴。悟無所得,頓斷煩惱,這就是修。」


人問:


「修不是要守戒律嗎?」


我答:


「當頭,不起貪、嗔、痴,這也就是無所住,澈澈底底了。」


人問:


「無干涉果然是最高的悟境了?」


我答:


「平常活計而已。不受外界的干擾,一心不亂而已。」


人問:


「盧師尊如何無干涉?」


我答:


「不用躊躕,不用疑懼,直心而已,知幻離幻,無干涉。」


人問:


「聲色你又如何說?」


我答:


「一切聲是一切聲,一切色是一切色。無心,聲不是聲,色不是色。只見自心光照,就如同碧天雲外月華清。」


人問:


「你不想想真佛宗未來如何?」


我答:


「未得悟時真佛宗,若已悟了本無無,何有干涉。」


人問:


「吐登達吉上師圓寂時說了一句:『清淨』,試問,這清淨是空嗎?」


我答:


「無干涉,即清淨也。說空不空,說有不有。」


人問:


「那些貪名、貪利、貪寺、貪堂、貪會,貪地盤,你認為如何?」


我答:


「瞎!」


*******


我的回覆如下:


師兄早安


寫一偈回覆;


此門一入,康莊大道,

須修堅固,莫使回頭,

步步走穩,細細體察,

尚待反覆,不退即達。


恭喜您


阿彌陀佛


善守護敬上


#不枉我多事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50316 惦記 我心裡,是有惦記的。 惦記 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 每一天,都會想起好多次。 惦記 指導我的三位大善知識。 每一次功課練習後,我都會迴向與感謝。 惦記 我的父母親。 每次祈禱,都祈願他們,能夠身體健康一切平安。
20250315 先科學,再玄學 有同學來找我。 他:我去了一間廟宇參拜後,開始右肩、右臂疼痛。 一開始,隱隱作痛。 現在一個多月了,越來越痛,手也舉不起來。 我:你有看過醫生了嗎? 他:沒有。 我認為應該是沖犯了,所以才來找你幫我看看。 我:你
20250314 在內,不在外 同學問: 有位實修幾十年的同門,生前過著像出家人的生活。 不喜與人聊天,也完全投入在修持中,生前也會與菩薩,護法溝通。 但死亡火化後,看不到任何的舍利花或舍利子的痕跡。 這是怎麼回事? 我: 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問題,事實上,
20250313 解脫的入口 昨天下午,收到一封學習的心得。 ******* 師兄您好!阿彌陀佛! 分享最近的小小心得。 某天載完孩子上學,有輛車在我前面緩慢而行,而我無法超過他。 「天啊!大哥你可以快一點嗎?」,我趕著上班呢! 但他依然悠哉慢行,還好下
20250312 發心更重要 同學問: 請問修蓮花童子,唸心咒一直唸到堅固。 這中間如何觀想?要注意那些? 我: 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曾經開示過: 法無善惡,心善即善法、心惡即惡法。 ( 重點在心,不在法。 ) 阿底峽尊者,曾經有個故事:
20250311 不停的腳步 本次供養迴向的物資,昨晚配合遊民關懷單位,進行發放。 每一位發送的對象,我們會對彼此說聲: 謝謝您, 阿彌陀佛。 為了讓善業早點成熟,回到大家身上,腳步不能停。 我對你的愛, 更勝你對於自己。 #太歲殿裡業務最忙碌 #轉來
20250316 惦記 我心裡,是有惦記的。 惦記 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 每一天,都會想起好多次。 惦記 指導我的三位大善知識。 每一次功課練習後,我都會迴向與感謝。 惦記 我的父母親。 每次祈禱,都祈願他們,能夠身體健康一切平安。
20250315 先科學,再玄學 有同學來找我。 他:我去了一間廟宇參拜後,開始右肩、右臂疼痛。 一開始,隱隱作痛。 現在一個多月了,越來越痛,手也舉不起來。 我:你有看過醫生了嗎? 他:沒有。 我認為應該是沖犯了,所以才來找你幫我看看。 我:你
20250314 在內,不在外 同學問: 有位實修幾十年的同門,生前過著像出家人的生活。 不喜與人聊天,也完全投入在修持中,生前也會與菩薩,護法溝通。 但死亡火化後,看不到任何的舍利花或舍利子的痕跡。 這是怎麼回事? 我: 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問題,事實上,
20250313 解脫的入口 昨天下午,收到一封學習的心得。 ******* 師兄您好!阿彌陀佛! 分享最近的小小心得。 某天載完孩子上學,有輛車在我前面緩慢而行,而我無法超過他。 「天啊!大哥你可以快一點嗎?」,我趕著上班呢! 但他依然悠哉慢行,還好下
20250312 發心更重要 同學問: 請問修蓮花童子,唸心咒一直唸到堅固。 這中間如何觀想?要注意那些? 我: 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曾經開示過: 法無善惡,心善即善法、心惡即惡法。 ( 重點在心,不在法。 ) 阿底峽尊者,曾經有個故事:
20250311 不停的腳步 本次供養迴向的物資,昨晚配合遊民關懷單位,進行發放。 每一位發送的對象,我們會對彼此說聲: 謝謝您, 阿彌陀佛。 為了讓善業早點成熟,回到大家身上,腳步不能停。 我對你的愛, 更勝你對於自己。 #太歲殿裡業務最忙碌 #轉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