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起點可以追溯到1938年,當時路易絲·布爾喬亞正處於人生的轉折點。在藝術家費爾南·雷捷的鼓勵下,她開始踏上了雕塑創作的道路。雷捷不僅是她的老師,也成為了她的藝術指導者,激勵她去追尋心中的藝術熱情。那年,路易絲在父親的掛毯展覽空間內開設了自己的一間小型藝術畫廊,展示來自博納爾、畢卡索、土魯斯-羅特列克和蘇珊·瓦拉東等大師的作品,這為她的藝術世界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在這段藝術氛圍中,路易絲與美國藝術史學家羅伯特·戈德華特相識並結婚,兩人於1939年9月12日結為夫妻。婚後,他們搬到了紐約市,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這段搬遷的過程,不僅改變了路易絲的生活,也為她的藝術創作注入了新鮮的靈感。隨後,他們於1940年回到法國探望家人,並在同年收養了孤兒米歇爾·奧利維耶,讓路易絲的家庭生活變得更加豐富。
1940年7月,路易絲生下了兒子讓-路易·布爾喬亞,這個新的生命給她的藝術創作帶來了全新的靈感和力量。隨著生活變化,布爾喬亞一家搬到了康乃狄克州的鄉間住宅,並在紐約市的公寓裡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這一階段,路易絲開始在公寓的屋頂上創作,並創作出了她的首批成熟雕塑作品《人物》。這些作品逐漸由木雕轉變為青銅雕塑,其中《持續的對立》、《柱》和《攜帶包裹的女人》成為她的代表作之一。
1945年,路易絲迎來了她的首次個展,這場展覽標誌著她的藝術生涯進入新階段。同年,她策劃了關於法國地下組織藝術與文學的展覽,這是她與馬賽爾·杜尚的合作,進一步擴大了她在藝術界的影響力。隨著參與各種展覽,她的作品在國際藝術界逐漸嶄露頭角,並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到了1947年,布爾喬亞進一步拓展了她的創作領域,開始在版畫工作室「工作室17」工作,並出版了名為《他消失在完全的寂靜之中》的作品集。這本集子收錄了她創作的九幅刻版畫,並搭配了短篇文字一同發表。同年,她與丈夫戈德華特一同開啟了為期一年的自駕旅行,這次旅行為她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更多的靈感。
1949年,布爾喬亞迎來了幾個藝術生涯的重要突破。她與威廉·德·庫寧和漢斯·霍夫曼等知名藝術家共同參加了紐約橄欖石畫廊的聯展,這場展覽讓她的作品受到了更多關注。同年,她也迎來了自己的首次雕塑個展——《路易絲·布爾喬亞近期作品展1947-1949:十七個木雕人物》,展出包括《短刀之子》、《攜帶包裹的女人》和《盲人引領盲人》等雕塑,這些作品透過特殊的展示方式創造了一個富有象徵意義的環境,讓觀眾感受到了藝術與空間之間的深刻聯繫。
隨著時間推移,布爾喬亞的藝術生涯愈發繁榮,她的藝術視野也不斷拓展。1950年,她參加了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阿爾弗雷德·H·巴爾主辦的「Studio 35藝術家論壇」,這場座談會讓她對藝術的未來發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1951年,她的作品《沉睡的人物》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並展示於博物館的典藏展中,這是她雕塑作品首次進入這座重要機構。
然而,藝術上的突破並未改變她的內心世界。1951年,布爾喬亞的父親去世,這給她帶來了深深的憂鬱與痛苦,也促使她開始接受精神分析治療,這一過程對她後來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她與心理分析師亨利·洛文菲爾德的定期會面,持續至1966年,並成為她創作的重要背景。
1952年,布爾喬亞開始涉足舞台設計,為舞蹈家艾瑞克·霍金斯的表演《月亮的新郎》設計舞台布景,這一經歷使她的藝術創作領域進一步擴展,並使她的作品更具多樣性和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