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艾諾拉。
每個在性產業工作一段時間的女性,都會被經紀或講難聽一點叫媽媽桑耳提面命: 「不能愛上客人,不能不收錢跟客戶上床」,如果當小姐也有守則,這大概是最重要的一條,當然偶而也會有例外,只是例外的結果都是悲劇,但我不認為艾諾拉裡有愛情,顯然這不是麻雀變鳳凰路線,否則就不會得奧斯卡。
艾諾拉當然為伊凡心動,畢竟不是每天都有年輕又帥氣大方的客戶,更不用說這人也不擺架子還很有趣,但也只是喜歡,常駐歡場的小姐要是這麼輕易就愛上一個人,除非她剛入行,又或者戀愛腦,但艾諾拉是紅牌,這表示她不是剛入行,而她上床或請假時都沒忘記要錢的表現,我也不認為她是戀愛腦,至於面對保安的強悍,能在歡場討生活的女人,要是沒有那一點狠,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所以我看電影時一直在想,為什麼編劇跟導演會這樣安排? 世故的舞孃遇到一個21歲的屁孩,在一起除了吃喝玩樂和上床,根本不瞭解對方,還答應跟對方結婚,而當伊凡跑路,她一定知道不妙了,這男人完全靠不住,然而,她仍然一次次地希望伊凡能向父母爭取,維繫這段婚姻,但如果伊凡真的為了她和家裡決裂,他根本只是一個啥都沒有的屁孩,以他的性格連去找工作都有困難,何況他連英文都不太會說,伊凡的情況,跟理查吉爾在麻雀變鳳凰中完全不同。
所以這部片真正的男主角我覺得是打手伊格(就是那個大塊頭),他是影片中唯一試圖理解艾諾拉的人,卻是被艾諾拉罵的最狠的人,艾諾拉不是罵他娘砲,就是說他變態,坦白說直到最後一幕來臨以前,我都有些懷疑這部片為何能拿到奧斯卡,當然演員很好, 尤其Mikey Madison,但應該不只這樣
最後我明白了,這是一個關於夢想破碎的故事,一隻麻雀被餡餅砸中,使她搖身一變成為鳳凰,雖然她也覺得不太可能,但正因為對方是個非常年輕又不懂世事的男孩,不是老江湖,而且去領了證書,讓她以為夢想成真了,只要夠強悍夠堅持,就有機會翻身。
像每個出生時就拿到爛牌的人一樣,總以為只要非常努力,就能擺脫爛出身,Ani不願意別人叫她Anora,也不愛說俄語,因為她不喜歡自己的出身,當遇到機會,她將全身插上了鳳凰羽毛,試圖偽裝自己也能是鳳凰,卻被鳳凰窩一腳踢出,然後發現自己只不過是隻被耍的麻雀
當全身都很冷的時候,最怕的反而是溫暖,這點暖意反而會讓原本已經麻木沒有知覺的身體更發寒,所以當艾諾拉試圖以性愛回報伊格的善意(因為這是她僅有的,也是她認知裡,她最有價值的部分),卻被一個擁抱粉碎的時候,那點冷也就更清晰撤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