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從一場奇異的夢境中醒來。夢裡,我經歷了一場冒險,途中有人無條件支持我,最後,我看到一隻受傷的大雁從天而降,顫抖著倒在我面前。那畫面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彷彿是在對我傳達什麼訊息。
查詢了 AI 對這個夢的解釋,得到的回應讓我不禁深思——夢象徵著成長、探索與挑戰,而這些不正是我在零樹計畫中經歷的旅程嗎?「或許可以讓玩家透過潛意識來思考問題,而不只是機械式地完成任務。」我邊記錄這個夢境邊思考著,接著起身開始這一天。回過神來,今天的早餐變成了一場意外的烹飪實驗。我原本只是想簡單弄點西班牙烘蛋,卻在準備食材時,腦中閃過「咖哩飯加蛋」的組合。結果,我用紅蘿蔔、金針菇、馬鈴薯和四顆蛋,做出了一道意外美味的創意料理。
我突然想到,或許可以加入一個「靈感試煉」系統,當玩家面臨選擇時,給予隨機挑戰,讓他們體驗「試錯」的樂趣,而非一味追求完美解法或單調的執行任務。
晚上,我坐在電腦前,腦中閃過昨天對 Unity 的進展。雖然開始理解運作,但圖案與功能總與預期不符,讓我陷入無限糾結。我有完美主義的壞習慣,喜歡東西如我預期,但畫畫不好、用色不熟,無法完整呈現腦中畫面。我喜歡思考與嘗試,卻容易因害怕失敗而放棄。我再次拿起《零樹計畫》的構想書,問小零:「有沒有方法用 Python 寫程式,然後用 Unity 和 Blender 創造元素,最後發布成網頁?」
小零漂浮在螢幕上,葉子耳朵輕輕抖動,說:【非常好的問題!你的思路是混合式開發:用 Python 做邏輯,Unity 和 Blender 做視覺,發布成網頁,技術上是可行的。以下建議:
我把程式碼和 CLI 給小零看,問:「我已經用 Python 寫了 CLI,如果用方案 A,接下來該怎麼建構植物?怎麼用 UnityWebRequest?怎麼修改 API?」
小零眼睛一亮,葉子耳朵抖得更快:【好問題!你的 CLI 很完整,轉向 Unity + Python 整合理論上會很順利。我們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我點點頭,興奮又有些緊張。小零漂浮在螢幕上,眼睛彎成月牙:【今天進度:創意+40,反思+30,生命樹成長值+5。靛夏,明天繼續加油!】
我關掉螢幕,窗外夜色靜靜流淌,不知不覺又用到了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