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課需要,我去農業部抓了馬鈴薯的產量與面積,整理成圖表,需要的人可以參考,不過請註明作者喔。
2023年全臺灣共有2,742.68公頃的土地種植馬鈴薯,收穫62,105.87公噸。
首先,是馬鈴薯的產量與種植面積變化:
作者:老葉
可以看到,近年來馬鈴薯的產量與種植面積保持穩定,雖然種植面積從102-105增加了許多,但是那幾年好像產量也還好。
我進去縣市別看了一下,發現產量最大的就是台中、雲林、嘉義三縣,所以我就把重心放在那裡了。

作者:老葉
可清楚觀察到:
- 雲林在前期產量領先,但逐年波動下降。
- 嘉義近年來(特別是112年)產量大幅成長,已超過雲林。
- 台中市則逐年穩定成長。
接著來看種植面積:

作者:老葉
可以看到:
- 雲林面積最大,但近年增幅有限。
- 嘉義明顯成長,112年已超越台中。
- 台中變化相對穩定。
看到嘉義的種植面積並不比雲林大多少,但是產量明顯上升,這讓我感到好奇,是否單位面積產量會告訴我們不一樣的故事呢?

作者:老葉
看到單位面積產量的歷年變化實在蠻有趣。
台中一直都是單位面積產量很高,雲林與嘉義反而有一些不太穩定。105、109年雲林與嘉義雙雙滑落,是否與天災有關呢?
然後,我去看了一下全世界的馬鈴薯產量。根據FAO的資料,2023年全世界生產383082607.38公噸馬鈴薯,種植面積來到16799108公頃。
根據維基百科,全世界馬鈴薯產量最高的五大國是中國、印度、烏克蘭、美國、俄羅斯,但是當我抓資料下來看時發現,其實後面三國的馬鈴薯產量並沒有差那麼多;而且,俄羅斯在2015年還是世界第三,但是2017年就整個掉下來了。

作者:老葉
據說這個產量滑落(少了35%)可能是因為克里米亞問題造成各國制裁,另外還有政府政策調整為支持穀物;另外近幾年(2017-2021)俄羅斯部分地區遇到乾旱、高溫與暴雨等等。
把資料圖像化其實還蠻有趣的,可以看出一些光是看數字看不出來的變化。
後記:本來想算一下馬鈴薯五大國的單位面積產量,結果發現美國一枝獨秀,產量高得嚇人!

作者:老葉
不過想到之前在分析各縣的單位面積產量時,台灣好像也不差;所以就又算了一下,我們真的不錯呢!

作者:老葉
台灣的農業真的是發展得很棒的!
不過,如果跟單位面積產量最高(也就是說,生產效率最好)的前五國比的話,台灣還需要多多努力!

作者:老葉
可以看到,最有效率的五國有三國在歐洲!氣候適合應該也是因素之一,不過技術先進絕對是不用懷疑的!
資料來源:農業部以及聯合國農糧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