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資訊】馬鈴薯(3月24日更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上課需要,我去農業部抓了馬鈴薯的產量與面積,整理成圖表,需要的人可以參考,不過請註明作者喔。

2023年全臺灣共有2,742.68公頃的土地種植馬鈴薯,收穫62,105.87公噸。

首先,是馬鈴薯的產量與種植面積變化:

作者:老葉

作者:老葉

可以看到,近年來馬鈴薯的產量與種植面積保持穩定,雖然種植面積從102-105增加了許多,但是那幾年好像產量也還好。

我進去縣市別看了一下,發現產量最大的就是台中、雲林、嘉義三縣,所以我就把重心放在那裡了。

作者:老葉

作者:老葉

可清楚觀察到:

  • 雲林在前期產量領先,但逐年波動下降。
  • 嘉義近年來(特別是112年)產量大幅成長,已超過雲林。
  • 台中市則逐年穩定成長。


接著來看種植面積:

作者:老葉

作者:老葉

可以看到:

  • 雲林面積最大,但近年增幅有限。
  • 嘉義明顯成長,112年已超越台中。
  • 台中變化相對穩定。


看到嘉義的種植面積並不比雲林大多少,但是產量明顯上升,這讓我感到好奇,是否單位面積產量會告訴我們不一樣的故事呢?

作者:老葉

作者:老葉

看到單位面積產量的歷年變化實在蠻有趣。

台中一直都是單位面積產量很高,雲林與嘉義反而有一些不太穩定。105、109年雲林與嘉義雙雙滑落,是否與天災有關呢?

然後,我去看了一下全世界的馬鈴薯產量。根據FAO的資料,2023年全世界生產383082607.38公噸馬鈴薯,種植面積來到16799108公頃。

根據維基百科,全世界馬鈴薯產量最高的五大國是中國、印度、烏克蘭、美國、俄羅斯,但是當我抓資料下來看時發現,其實後面三國的馬鈴薯產量並沒有差那麼多;而且,俄羅斯在2015年還是世界第三,但是2017年就整個掉下來了。

作者:老葉

作者:老葉

據說這個產量滑落(少了35%)可能是因為克里米亞問題造成各國制裁,另外還有政府政策調整為支持穀物;另外近幾年(2017-2021)俄羅斯部分地區遇到乾旱、高溫與暴雨等等。

把資料圖像化其實還蠻有趣的,可以看出一些光是看數字看不出來的變化。

後記:本來想算一下馬鈴薯五大國的單位面積產量,結果發現美國一枝獨秀,產量高得嚇人!

作者:老葉

作者:老葉

不過想到之前在分析各縣的單位面積產量時,台灣好像也不差;所以就又算了一下,我們真的不錯呢!

作者:老葉

作者:老葉

台灣的農業真的是發展得很棒的!

不過,如果跟單位面積產量最高(也就是說,生產效率最好)的前五國比的話,台灣還需要多多努力!

作者:老葉

作者:老葉

可以看到,最有效率的五國有三國在歐洲!氣候適合應該也是因素之一,不過技術先進絕對是不用懷疑的!

資料來源:農業部以及聯合國農糧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67會員
889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秋季第21天,今天冒出6棵樹~ 山藥可以採收了,接著種下成長期短的白菜。
Thumbnail
秋季第21天,今天冒出6棵樹~ 山藥可以採收了,接著種下成長期短的白菜。
Thumbnail
夏季第25天~ 小麥好了,用鐮刀收割,沒想到還順便掉乾草,真是意外之喜。 祕密森林有硬木,最近湊夠10個,又做了一台壓酪機,增加農產品的轉換效率。
Thumbnail
夏季第25天~ 小麥好了,用鐮刀收割,沒想到還順便掉乾草,真是意外之喜。 祕密森林有硬木,最近湊夠10個,又做了一台壓酪機,增加農產品的轉換效率。
Thumbnail
春季第25天~ 今天可以收成的作物很多,有草莓、土豆、防風草, 採收後掐指一算,到換季前只剩胡蘿蔔能種了,其他的都會來不及收成。
Thumbnail
春季第25天~ 今天可以收成的作物很多,有草莓、土豆、防風草, 採收後掐指一算,到換季前只剩胡蘿蔔能種了,其他的都會來不及收成。
Thumbnail
經過上週收成兩條小黃瓜的喜悅,這禮拜小黃瓜收成更加穩定,週間加上週末共收成了10條左右。每天都可以吃到自己種的瓜,生活充滿喜悅,打開冰箱都覺得開心。 開心收成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整理小黃瓜藤。稍微放置不管,瓜藤就會爬得亂七八糟。
Thumbnail
經過上週收成兩條小黃瓜的喜悅,這禮拜小黃瓜收成更加穩定,週間加上週末共收成了10條左右。每天都可以吃到自己種的瓜,生活充滿喜悅,打開冰箱都覺得開心。 開心收成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整理小黃瓜藤。稍微放置不管,瓜藤就會爬得亂七八糟。
Thumbnail
長了好幾顆蕃茄果實,但是無法判斷是小蕃茄還是大蕃茄,推測是小蕃茄,因為我比較少煮大蕃茄,因此堆肥長出來的應該是之前埋進去壞掉的小蕃茄吧~ 綠綠小小的果實好像綠寶石喔!果然擁有自耕食的一方小天地的人是富有的,土地會給你豐盛的禮物❤️✨️
Thumbnail
長了好幾顆蕃茄果實,但是無法判斷是小蕃茄還是大蕃茄,推測是小蕃茄,因為我比較少煮大蕃茄,因此堆肥長出來的應該是之前埋進去壞掉的小蕃茄吧~ 綠綠小小的果實好像綠寶石喔!果然擁有自耕食的一方小天地的人是富有的,土地會給你豐盛的禮物❤️✨️
Thumbnail
春季第五天~ 防風草可以收成了,我打算改種土豆,等等去買種子。
Thumbnail
春季第五天~ 防風草可以收成了,我打算改種土豆,等等去買種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