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大概會認為追星浪費錢、浪費時間。
國中時期,我迷上王菲。
這一迷,就是整個青春歲月。
她迷人悠遠飄忽的歌聲,伴隨我度過國中、高中、大學,直到考取藥師執照、走出校園。
甚至她在我大一那年引退了,我還是一直聽、一直聽、一直聽。
怎麼聽都聽不膩,怎麼聽怎麼愛,即便前奏響起,就已經知道這首歌是什麼。
即便在二手唱片行看到珍貴的CD,還是會毫不猶豫把它們帶回家。
引退的前一年,她對粉絲說,「假如有一天我不唱了,希望你們可以忘記我。」
偶像的大氣,大概就是體現在,「你們不需要一輩子追隨著我、不需要生活重心都是我。如果有一天我不在舞台上了,希望你們一樣可以把自己過得很好。」
我很高興我深愛的偶像,是不會緊緊抓住粉絲、要粉絲不能離開他們的人。
只是,曾經深深著迷過,怎麼可能說忘就忘呢?
即便現在已經不這麼著迷於她,但如今在偶然聽到她的歌時,
還是會在那瞬間,跌入那深深的回憶深淵裡。
那3-5分鐘裡,就像經過了那雨中撐傘的為賦新詞強說愁,
有點鼻酸,但更多的是,回首過往的溫暖與惆悵。
2004年,是她來台北舉辦演唱會。
那年我高三,正值準備升學考。
升學壓力,加上身處高雄,還有家管嚴,
我無論如何也無法對父母說出想北上聽演唱會的心願。
「以後有能力了再去聽吧?」當時我這樣對自己說。
我那時還不知道,那場就是她的最後一場演唱會,即便當時各種傳言甚囂塵上。
結果就是我從此失去了聽她唱現場的機會。
(即便後續有機會,但她也過了年輕時代的全盛時期)
追星帶給我的,不只是心靈的陪伴與支持。
更多的,是且追且珍惜。
就跟我們的人生一樣,或許日復一日讓我們感到無聊、甚至絕望,
但其實每一天都是珍貴的日子,或許我們都該學會且過,且珍惜。
她教會我的,還有她從很年輕時,就秉持至今的豁然。
記得當年她因為不知道什麼事情被網暴,
(當年她被網暴的機率實在太高了)
當時邱瓈寬在微博發了一篇長文替她心疼,
底下引來一堆粉絲留言助陣,她本人卻只是留了言問邱瓈寬,
「最新iPhone拿起來如何?螢幕會太大嗎?」
當大家為了她吵成一團,她卻只關心到底要不要換新手機,
她只擔心換了新型號,螢幕會不會太大。
這就是王菲。
她的豁達,一直都是我人生路上想學習的。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我現在時常拿來提醒自己,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很多煩心事,其實都是自己帶給自己的。
只要肯放過自己,就會發現生活不僅可以照常過,還可以過得很好。
人生且過且珍惜,與其凌遲自己,
不如看著這些我們心愛的偶像、聽著她們唱出的優美歌聲,
徜徉在內心自由的微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