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但我不負責你的感受

很抱歉,但我不負責你的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我和朋友有一次小小的不愉快。

那天我講了一句話,他聽了之後不太高興。

他對我說:「你以後說話可不可以注意一點?」

我當下愣住了,因為我說的那句話,真的沒有惡意。

我立刻解釋:「我只是講我自己的感受,如果讓你覺得不舒服,我跟你說聲抱歉。」

但他的情緒還是卡著,甚至覺得我為什麼不願意「改」。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種很深的無力。

不是我不願意改,而是——我已經解釋了,語氣也盡量溫和,

但他好像沒有想理解,只想要我承認「我說錯了」,然後照著他的方式去改變。


我沉默了一下,然後告訴他:

「我真的不是有心的,也已經說明清楚了。

如果你還是選擇相信你自己聽到的版本,

那是你的感受,我尊重你有那樣的感受,

但我沒辦法為你的感受負責。」


這段對話我想了很久。

過去的我,可能會立刻陷入內疚,

開始檢討是不是我說話不夠細膩、是不是我太直接、太粗心。


但這次,我很清楚知道一件事:

我的本意無惡,我的語氣也沒有不尊重,

我願意解釋,但我不會再勉強自己去承擔別人的情緒。


長大以後,會越來越明白:

人的感受,不是單純由「你說了什麼」決定的,

而是來自每個人過去的經驗、內在信念,以及當下的心理狀態。

同一句話,有人覺得中肯,有人卻覺得刺耳。

那不是你說錯了什麼,而是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套「過濾系統」。

一個曾經受傷的人,即使你沒有惡意,

他也可能會在你的話語裡,聽出攻擊。


我當然知道,我們不能完全切割責任。

我們說話的確要注意、要溫柔,要對別人的感受有覺知。

但我想說的是:

顧及,並不等於承擔全部。

解釋,也不代表要背負對方所有的誤解。


我可以盡力讓你舒服,但我無法保證你一定會舒服。

我可以願意調整,但也希望你願意相信我不是惡意的。

因為在一段關係裡,最難的,不是誰先低頭道歉,

而是——你願不願意相信我說的是實話。


如果你連聽我說完的空間都不願意給我,

那無論我多努力、多解釋,其實都是徒勞。

我不是冷漠,也不是自私,

我只是慢慢學會了一件事:

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不能期待別人永遠來撫平你內心的風暴。


我還在學習,怎麼說話能讓愛留下、讓誤會少一點;

但我更努力練習的,是在被誤解時,

也能溫柔地站穩立場,不再為了討好別人,就把自己掏空。


如果你也曾經經歷過類似的情境——

你明明已經好好解釋,卻還是被誤會、被要求改變;

又或者,你總是對別人的情緒感到愧疚,

甚至懷疑「是不是我活著就是錯的」……


那我想告訴你:

你不是壞人。

你只是,在一段對話裡,被投射了別人的情緒。


最後,我想把這句話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

「你可以溫柔,但你不需要為所有人的情緒負責。」


這篇文不是針對任何人,而是我寫給自己的練習。

如果你曾在我生命中留下足跡,也謝謝你幫助我更認識自己。











avatar-img
艾比小劇場
176會員
172內容數
艾比投資筆記,敘述我對投資的想法以及心得分享,偶爾會有標的分享與操作心法,歡迎訂閱支持。也歡迎到我的IG觀看更多免費文章喔!(@ibizpdram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比小劇場 的其他內容
那些總是要求你「情緒穩定」的人,或許其實只是怕你失控罷了。 現在很多人提倡「情緒穩定」,但那個「穩定」,卻常常是「壓抑」——不能生氣、不能難過、不能有太強烈的情緒波動,好像你只要露出一點不安或憤怒,就是「不夠成熟」、「不夠理智」。 但我發現那不是真正的情緒健康,那是「僵硬控制」。
一般人大概會認為追星浪費錢、浪費時間。 但其實細數我自己的成長過程, 除了為愛想不開的那少數幾年, 我幾乎都是走在追星路上。 (這個事實,連我自己都嚇一跳) 國中時期,我迷上王菲。 這一迷,就是整個青春歲月。 她迷人悠遠飄忽的歌聲, 伴隨我度過國中、高中、大學, 直到考取藥
那些總是要求你「情緒穩定」的人,或許其實只是怕你失控罷了。 現在很多人提倡「情緒穩定」,但那個「穩定」,卻常常是「壓抑」——不能生氣、不能難過、不能有太強烈的情緒波動,好像你只要露出一點不安或憤怒,就是「不夠成熟」、「不夠理智」。 但我發現那不是真正的情緒健康,那是「僵硬控制」。
一般人大概會認為追星浪費錢、浪費時間。 但其實細數我自己的成長過程, 除了為愛想不開的那少數幾年, 我幾乎都是走在追星路上。 (這個事實,連我自己都嚇一跳) 國中時期,我迷上王菲。 這一迷,就是整個青春歲月。 她迷人悠遠飄忽的歌聲, 伴隨我度過國中、高中、大學, 直到考取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