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阿明伯的早餐店铁门还没完全拉起,蛋饼的香气就已经飘到巷口。
"阿伯,老样子!"上班族小陈在机车熄火的同时喊道,安全帽都还没摘下来。阿明伯头也不回,单手打了两颗蛋,铁铲在铁板上刮出熟悉的节奏。
这家没有招牌的早餐店开了三十多年,磨石子地板上留着无数双拖鞋的刮痕。墙上泛黄的菜单用麦克笔写着:蛋饼25元、奶茶15元——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固执地停留在十年前的价位。
小陈从国中吃到现在,从背书包到打领带。他记得阿明伯的儿子阿勇曾经说过:"等我大学毕业,就帮老爸装台自动煎台!"但阿勇后来去了新加坡工作,再也没回来过。
台风天那天,小陈发现早餐店没开。透过铁门缝隙,他看见阿明伯一个人坐在板凳上,对着坏掉的煎台发呆。
"阿伯,我认识个修电器的..."
"不用啦,"老人摆摆手,"阿勇说要寄新的来。"但小陈看见桌上那台老收音机,正在播放新加坡的天气预报。
三个月后,早餐店重新开张。崭新的不锈钢煎台闪闪发亮,但阿明伯还是习惯用角落那个老铁板。小陈注意到煎台旁多了个手机架,屏幕里是阿勇一家三口的笑脸。
"阿伯,蛋饼涨价啦?"小陈指着新菜单。
"对啊,"阿明伯难得笑了,"阿勇说再不涨价,他就要从新加坡飞回来帮我数钱。"
热腾腾的蛋饼端上桌时,小陈发现味道没变。阳光透过铁窗照进来,在新煎台上映出彩虹般的光晕,而那个老铁板依然固执地冒着油烟,像在等待什么。
巷口的国小学生奔跑而过,书包上新加坡航空的行李牌一晃一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