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方案
關於
其他連結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1.6K
公開內容
297
私密內容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全部
編輯室
會員限定
釀影評
釀劇評
釀ANIME
釀人物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馬欣
2025/02/11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釀人物|單音與靜態的藝術──談坂本龍一與布列松
編按:本文原版收錄於 2025 年 2 月出版之《釀電影》Vol.18「坂本龍一紀念特輯」,然原文中,誤將法國導演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與法國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混淆了,故由作者馬欣將文章修正過後,重新發表於此。
#
釀電影
#
電影評論
#
釀影評
15
留言
CharMing
2025/01/30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釀人物|我已經從在意形象的執著中畢業了──演員松岡茉優的試鏡之路
樹木希林女士曾對松岡茉優說:「『在意別人的看法,是因為自己太在意自己的形象了。』明明演戲時,我從來沒想過要塑造一個所有人都喜歡的角色,但在綜藝節目或採訪場合,我卻會思考『這樣的性格應該會被接受』。但現在,我已經不會再那樣做了。我只想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因為我已經從『活力充沛』的形象,畢業了!」
#
釀電影
#
釀人物
#
影人側寫
56
2
南明遺少
1
怎麼沒有《劇場》?
括號君
2025/01/24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釀人物|永恆的女王——中山美穗
《情書》第一幕,躺在雪地上的博子屏住呼吸,觀眾分不出這瞬間的她是否還活著。如今中山美穗離世,已經確定這瞬間已成永恆。但在這短短一瞬間,包含著中山美穗留給觀眾的許多回憶:那是一個微笑與一個眼神,那是超齡與成熟,也是美艷與溫柔,而不變的是,中山美穗是永遠的傳奇,永遠的女王。
#
釀電影
#
釀人物
#
影人側寫
8
1
加奧·安娜
1
喜歡她和木村的《沉睡的森林》, 金城武的《二千年之戀》
黃曦
2025/01/23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坂本龍一紀念特輯》新刊分享會:那些坂本龍一,與他所構成的
坂本龍一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空音央是在三一一大地震之後,我是在太陽花學運之後,開始思考國家、土地是什麼?文明與系統是如何被建構,平等與壓迫又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台灣叫做台灣?又為什麼這一代的我們是天然獨?這其中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脈絡、教育思想,才打造了現在的我們的思想?
#
釀電影
#
釀人物
#
釀雜誌
39
留言
Tiunn
2025/01/03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釀專訪|從白盒子走向黑盒子的實驗性探索──專訪北美館「開放式結局:TFAM 放映計畫」策展人簡正怡與曾炫淳
「開放式結局:TFAM 放映計畫」是一場探索電影與當代藝術交界的實驗性策展,在「美術館內的電影院」這個場域中,電影與當代藝術生成了新的意涵,觀眾也在此一交互關係中,選擇了自己與影像/空間的距離,於是電影與藝術的邊界,就在觀者不斷重新定位下得以重新建構,打開了影像與藝術之間更為寬廣的視野與詮釋。
#
釀電影
#
釀人物
#
人物專訪
21
留言
CharMing
2024/12/27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釀專訪|只是想拍一部能讓觀眾享受的電影──專訪《雨中的慾情》監製厨子健介
電影是國際共通的語言,《雨中的慾情》的監製厨子健介認為,不管是製作還是觀看的方式,電影都不該有國界。「即使電影已經從底片進化成數位,但我認為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觀眾想看有趣內容的渴望。因此,身為拍片人的我們,必須不斷推出能讓觀眾感到驚喜的作品。這幾年,我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
釀電影
#
釀專訪
#
釀人物
15
留言
沈怡昕
2024/12/26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釀專訪|後情感災難──專訪《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導演帕亞爾卡帕迪亞
本次《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之導演訪談,記於 2024 年坎城影展電影節主展場「電影宮」中,以全英語圓桌方式進行,與會記者超過七成為女性記者。訪談中,帕亞卡帕迪亞為了回應,為何拍攝片中「居住正義」社會運動橋段,及為何以小人物故事作為切入點,她提及自身校園運動經驗,與將之作為紀錄片題材的創作過程。
#
釀電影
#
釀專訪
#
釀人物
5
留言
黃曦
2024/12/18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釀人物|【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電影音樂如何譜出生活場景——聞天祥╳黃韻玲╳亂彈阿翔
當音樂創作人得以掙脫電影的框架,找到恰如其分的空間舒展創意,並與電影相互完整,我們會一次又一次地發現──音樂會召喚出曾經被電影給安放、解放的人類心靈,同時建構出電影裡的聲音地景,描摹出通往角色內心深處的地圖,亦是從虛構通向真實,與曾經被攝影機記錄下來的城市地景、自然地景,共同作為喚起我們的生命場景。
#
釀電影
#
釀人物
#
金馬獎
21
留言
文字裡的貓
2024/12/17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釀人物|【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刻在你心底的千禧電影音樂──盧律銘 ╳ 許智彥 ╳ 法蘭
電影音樂除了作為輔助與推進電影內容的角色,同時亦肩負延續、擴充,甚至具象化戲劇情感張力的功能,好的電影音樂有助於幫助角色建立定位,並協助推導、操控觀眾的觀影心理,以達到創作者欲傳達的理念訴求。正因如此,一個好的電影音樂本身也會從畫面與角色間的細孔中,冒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
釀電影
#
釀人物
#
金馬影展
6
留言
釀電影
2024/12/04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海光電影院】《小偷家族》映後座談 feat. 許婷婷 ╳ 張硯拓
是枝裕和的創作早期,如《幻之光》和《下一站,天國》都處理了生命創傷和面對死亡時的未知感,讓人感受到深深的無助與恐懼。後來,他與樹木希林的合作開啟了另一個階段。他似乎在樹木希林身上找到了某種母親的形象,於是逐漸將目光轉向家庭議題,拍出了《橫山家之味》、《比海還深》這樣的家庭日常作品。
#
釀電影
#
釀人物
#
海光電影院
7
留言
本週 TOP 5
1
釀影評|《乖女孩》與倫理的逾越:慾望、身體與親密的異質性
2
釀影評|你一個人要好好活下去──金賽綸與元斌的《大叔》
3
釀特稿|想解鎖全球更多影集與電影的你,不能不認識 VPN!
4
釀人物|我已經從在意形象的執著中畢業了──演員松岡茉優的試鏡之路
5
釀影評|《尼克男孩》:主觀視角下的情感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