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曦
57
位追蹤者
追蹤
黃曦
57
位追蹤者
@huangsea_film,寫作者/影評人,《釀電影》主編。修讀電影、文學與哲學,寫有評論、散文等,文章散見於紙本/線上媒體。夢想成為冬天裡的金黃色晨曦,擁有三位忠實讀者,先生、媽媽,天上的爸爸。工作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謝謝。
黃曦的沙龍
51
會員
11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huangsea_film,寫作者/影評人,《釀電影》主編。修讀電影、文學與哲學,寫有評論、散文等,文章散見於紙本/線上媒體。夢想成為冬天裡的金黃色晨曦,擁有三位忠實讀者,先生、媽媽,天上的爸爸。工作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謝謝。
加入
前往沙龍
其他參與的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1/01
釀影評|《左撇子女孩》:偷取生命的瑪德蓮,在哪裡都不要有家的感覺
生命的曖昧性便在於,時間更像是一種氣味,夜市裡的蒸騰熱氣、複雜氣味都是瑪德蓮的碎屑,在穿越那一條生命的窄巷時,充盈著珍貴的生命精華,召喚出奮力脫逸的力氣,使得生命裡的潮落都能變得無謂。即使,在哪裡都不要有家的感覺,但要是能將離散化為一種抵抗的姿態,也能敢於偷取生存的慾望、觸摸生命裡的愛恨。
#
釀電影
#
釀影評
#
電影評論
9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0/29
釀專訪|戰爭與電影裡的女人們,記錄,記錄,記錄!──專訪熊谷博子,與女人的百年奮鬥史
「女人為什麼要拍電影?我們拍電影不是職業,是生存。」從坂根田鶴子的獨自奮鬥、田中絹代的自我發聲,到高野悅子的社會實踐、槙坪惠子的生活抵抗;再到河瀨直美的生命動能,與熊谷博子的百年穿越——《拍電影的女性們》的女性導演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持續回應那個無法終止的提問:女人如何拍電影?女人如何在體制裡生存?
#
釀電影
#
釀專訪
#
影人專訪
9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0/26
【釀電影】《二十歲女生》:我來自子宮──王和平 ╳ 李姿穎 ╳ 姚愛甯 ╳ Q WANG ╳ 劉采翎 ╳ 謝佳芳
一路至今,當代女人興許以吳爾芙的古典訓誡出發,過著雙重生活,創作不輟,只為想像——我們如何擁有一個明亮的陰道,自生中再次復生,回到溫暖的子宮——我們應當擁有自己的房間。我們無意再次標誌命名,又或揭示其中臉孔,更願透過創作者的目光來重現,以繪畫和文字,以一切誠實到接近透明的方式,來復魅,來除魅。
#
釀電影
#
釀雜誌
#
釀專訪
11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0/22
百代的寶貝,百年的靈光:業餘者俱樂部的電影小史──《月亮上的業餘者》映後講座側記
再次回顧這一趟跨越百年的世界之旅,自世界上第一位「一秒轉兩圈」的喬治・澤爾格,到《月亮上的業餘者》吉川速男先生,以及一眾熱愛「百代-寶貝」的日本、台灣業餘創作者們,即使眾多聲音在 1935 年後便逐漸消失——也許是因為戰爭的腳步逐漸逼近,也許是因為社會的管控越發嚴峻,但他們對影像的熱情都從未熄滅過。
#
釀電影
#
釀影評
#
電影評論
7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0/22
釀特稿|行經野火年代後,再也無人如此相愛──「致敬・白景瑞:慾望的藝術」專題講座側記
為了在審查制度下表達真實與慾望,白景瑞以高度風格化的現代主義手法,將敘事轉化為形式與視覺的辯證。他並不滿足於講述一個道德故事,而是透過場面調度、鏡頭語言、場景設計等,以極度視覺化、具備導演意識的電影作品,像那更為深刻的社會關懷提出叩問:不容於世的個體,如何在壓抑社會中,找到生命的出口?
#
釀電影
#
釀人物
#
釀特稿
9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0/22
釀人物|押山清高的一次驀然回首:在流逝的季節,致獨自一人的你
押山清高、藤本樹與藤本,他們對創作的信仰,某程度上是一種誠實的修行,同時也是對於速度、效率的抵抗,這背後或許都是為了肯認與定錨自身的存在,就像少女們的作畫,其實就是為了與世界對話,為了不讓自己消失。而更加成熟的創作,便是將創作視為無物——你不知道創作之神會不會回應你,但你仍然會一直一直畫下去。
#
釀電影
#
釀人物
#
押山清高
6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0/20
釀專訪|在荒野做了一場夢,於是成為真正的人──與沈可尚談,那些穿越黑暗的道路
一切得從《築巢人》的英文片名「A Rolling Stone」開始談起。近十年後,因《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終於一見沈可尚,他並不如《築巢人》那樣的孤傲或疏離,甚至睥睨眾生。相反地,他是緩慢而節制的,一種不容閃避的誠實。他的目光是暝日對分,於是你會發現,那些哀樂與悲慟,全都藏在那一片波瀾無起之下。
#
釀電影
#
釀專訪
#
導演專訪
9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0/14
釀影評|《泥娃娃》:在性別開眼之後,原來愛是惡之花
《泥娃娃》以童謠和泥偶召喚出嬰孩的記憶與形象,將潛藏在童謠裡的文化禁忌,召喚成為恐怖的源頭,文化傳統與民俗信仰結合當代科技,更像是在傳統與進步之間,再一次地撕裂、重塑女人在家庭分工中的衝突,而電影透過視覺機制所呈現出的鏡頭語言,更將攸關(懷孕)女性的精神壓抑與分裂,與作品的恐怖主軸相互嵌合。
#
釀電影
#
釀影評
#
電影評論
10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0/11
釀專訪|其實沒有人可以拯救,也沒有人有義務拯救──與朱駿騰談《河鰻》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幾乎可以作為《河鰻》的註腳。其實整部電影都圍繞著父權的陰影,也因此更像是導演最自我的剖析,他的電影藝術並未代償他面對生命虛無的創傷,那一道飄忽的裂口反而在創作裡,被暴露得更加澈底。但朱駿騰說,他想要以性作為所有慾望的象徵,看見那個生而為人,因為無能,於是感到抱歉的自己。
#
釀電影
#
釀專訪
#
人物專訪
8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10/06
釀專訪|若是心變做勇敢,按呢著袂閣驚惶──專訪潘客印《我家的事》
潘客印說,每一次回到社頭,心就會變得很巨大。回家之後,他不用再害怕、擔心自己的心因為變得巨大,所以擠壓到在台北停紅綠燈的機車騎士、一起擠捷運的上班族。後來他在想,為什麼搬到台北之後,會開始強調自己是彰化社頭來的,為什麼更喜歡說台語:「可能對我來說,這是住在都市的時候給自己的氣力,按呢著袂閣驚惶。」
#
釀電影
#
釀專訪
#
影人專訪
4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