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不到流量的幕末遣歐美使團,與未來的大河劇主人公
1870年代,明治政府派遣了由岩倉具視、木戶孝允率領,前往歐美交涉條約改正,並有計畫考察政制風俗與派遣留學生的「岩倉使節團」。其實在此之前,幕府也曾派出六次使節團前往歐美,只是在後世的公眾視野中,幕府使團並未如高舉維新旗號的岩倉使團,來得有知名度。
新近取代福澤諭吉,成為萬元日幣肖像的澀澤榮一,就是最後一次幕府使團的成員。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幕府首次派員出訪歐美,則是在1860年,史稱「萬延元年遣美使節團」。

萬延元年遣美使團 ( Photo Credit : Wikipedia )
萬延使團中,地位僅次於正副使節的小栗忠順,也即將走入2027年的大河劇《逆賊的幕臣》的銀幕裡,成為編劇安達奈緒子筆下的主人公。
兩組萬延使團,成員各自不同的際遇
當年的萬延使團,不但是幕府首次遣使西方國家,而且是幕末使團人數最多的一次。幕府為求慎重起見,把成員分成兩組人馬。
第一組由正副使與小栗為首,搭美國軍艦從橫濱出發,途經夏威夷、舊金山,繼之陸海兼程抵達華盛頓,除了交換《日美修好通商條約》批准書等外交訪問,也藉機考察西洋風俗民情。小栗一行人繞了大半個地球,八個月之後回到日本,這一組七十多人的行旅往返,美方提供了各項軟硬體的支援。

首次幕府遣使團代表,左起村垣範正、新見正興、小栗忠順 ( Photo Credit : Wikipedia )
至於幕府海軍練習艦「咸臨丸」的艦組員,駕駛軍艦成功橫渡太平洋,以五十多日的時間,完成訪美與往返太平洋之間的旅程,則是萬延使團的第二組人馬。這組就有幾個大眾很熟悉的名字了,例如艦長勝海舟,以及隨員福澤諭吉。
著作等身的福澤諭吉,據之以寫作的資源,多來自出使西洋的經驗與在國外買爆的外文書,啟蒙無數的近代日本人。澀澤榮一以旅法期間習得的金融商管知識,創立一家又一家的銀行與實業。
另外兩個同為幕末使團成員的勝海舟與小栗忠順,立場同樣傾向開國通商,日後也在面對新政府的戰和路線上,成為對立的敵手。
可以說海外旅行的經驗與見聞,改變了很多幕臣的人生。
詮釋歷史「敗者」的大河劇作:《八重之櫻》、《麒麟來了》與《逆賊的幕臣》
NHK自1980年代開播首部大河劇以來,歷年作品的主人公不乏過去被視為「反派」或「敗者」的歷史人物,通過戲劇的呈現,提供觀眾重新理解他們鮮為人知的面向。
2013年的《八重之櫻》,由綾瀨遙重新詮釋在戊辰戰爭以其精湛的槍法在會津若松城參與抵抗新政府軍,長期在幕末明治的勝者眼中有著「惡妻」、「悍婦」之名的新島八重。

劇照取自網路
劇中演映八重在戊辰戰後從會津前往京都,投靠兄長山本覺馬,接觸西方的新教信仰與進步價值,協助推動京都的女子教育,也與夫婿新島襄創辦同志社大學。日清與日俄戰爭期間,八重則投入看護婦的工作,救死扶傷,不分敵我。劇中的八重是推動時代進步的女性典範。
至於2020年製播的《麒麟來了》,由長谷川博己飾演歷史上密謀發動本能寺之變的明智光秀,長期以來都被視為背叛織田信長的「逆臣」和「敗者」。「麒麟」一劇中,將光秀詮釋為追求和平、心懷天下的武士,細膩的劇情鋪陳裡,信長之死的背後,牽扯著明暗交織的陰謀陽謀,光秀的起兵,並非單純的野心或背叛,戲劇賦予了觀眾對光秀更為多面性的想像。

劇照取自網路
2000年以降以「敗者」為主人公的大河劇,堺雅人主演的《真田丸》也是其中之一。這部就不贅述了,因為我沒看。
小栗忠順的官名是「上野介」,在他之前當過上野介的人,晚景似乎都不太好,其實是很不好。例如曾經出仕家康父子的本多正純,與「元祿赤穗事件」、「忠臣藏」故事裡的吉良義央,他們都曾經官拜「上野介」,但是下場不是被砍殺就是失勢。
大河劇裡的紫式部,餘溫漸退,蔦重現正熱映中,2026年由豐臣兄弟接棒,繼之將由松坂桃李演繹小栗忠順這位曾被明治政府以「逆賊」之名處死,遺忘在歷史角落裡的「敗者」。

怎麼演?觀眾就再等等吧!
歡迎追蹤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