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ChatGPT 發佈了新的圖片生成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多輪對話的方式生成、修改圖片,社群上也出現許多網友的創意發揮,我腦中突然出現一個念頭:「它可以拿來畫漫畫嗎?」不是一頁的四格漫畫,而是一個完整結構的故事?
我跟 ChatGPT 奮戰好幾個小時候後,結果超出我預期的好。雖然跟專業品質還是差很遠,但已經足夠用來做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了。這篇文章就想來分享一下我用 ChatGPT 做出一部 11 頁漫畫故事的流程、卡關點、一些實驗心得,給有興趣的人參考看看。之前看到脫北者朴研美(Yeonmi Park)的經歷,她從北韓出逃到中國、蒙古,最後抵達南韓,變成在國際上為自由發聲的人。這個故事本身就很有戲劇性,加上我最近在學習編劇與動漫畫的知識,所以就想用她的經歷嘗試影像化的改編。我好奇問了 ChatGPT 是否知道朴研美的故事,結果它回答算是有模有樣,於是開啟了這個故事的開端。
附註:我這次做的故事,跟朴研美她自述的經歷有出入,主要是一個實驗性的嘗試,所以對是否符合現實不要太在意。
一開始我先跟 ChatGPT 確認了整體方向。包含:
ChatGPT 會給我整個故事的大綱結構,我只有大致看了覺得還行就進行下一步,但後來步驟 4(實際生成每頁畫面)做到一半時,才發現故事有不合理的地方:有些劇情轉折太快了,沒有銜接,變成漫畫可能會看不懂,所以才把原本 10 頁的故事補救成 11 頁。
我的學習是,劇情大綱要看仔細,並且先在腦中大致想像畫面,覺得不夠合理的劇情在這階段就先修正。
ChatGPT 給我的故事大綱
我只有跟 ChatGPT 說:風格是黑白日式漫畫(頁漫)。
它給我了一些人物與場景的視覺設定,但這步驟又犯同樣的錯:我也沒花太多時間,只簡單設定了主角的外表跟幾個場景(像是北韓街景、夜路、人群等等),但後來發現這其實很重要,要維持風格一致,前期完整的視覺設定會幫很多。而且我還做錯一件事,我應該要先完成下面的步驟 3,再完成步驟 2:把主要角色、每頁的分鏡與旁白完整設定好後,再進行風格與視覺設定,讓 ChatGPT 有足夠多的資訊,知道哪些應該角色跟場景需要做視覺設定。
ChatGPT 生成的角色與場景設定圖
我請 ChatGPT 根據步驟 1 的大綱,整理出每頁漫畫的畫面、劇情與人物對白。它給我內容其實還不錯,唯一我漏掉的是,我想製作的是頁漫,每頁可能會有好幾個畫框,所以要請 ChatGPT 生成的內容應該還要加上分鏡——也就是每個畫框的內容,這樣在步驟 4 實際產圖時,品質會穩定許多。
ChatGPT 生成的每頁畫面描述與對白
上述步驟都完成後,接下來就請 ChatGPT 一頁一頁的生成出實際畫面。可能是太多人在使用 ChatGPT,這個步驟花最多時間在等待圖片的生成,讓我每次決定是否重新抽卡(認為某次生成的不太好,想要再生成一次)時都會考慮再三。
除了漫畫畫面本身,ChatGPT 也是可以同時生成對話框跟文字的,但我犯了一個錯誤:對白是用英文,但忘記先指定英文大小寫,變成有些的對話文字是全大寫、有些是有小寫,所以要記得要指定全部都用英文大寫(不然你就要事後自己嵌字了)。另外,ChatGPT 偶爾會搞錯誰該講話,或是生成的文字可能會錯,如果你不想重新生成圖片,那還是要事後再調整一下。
左邊:ChatGPT 搞錯誰該講話,箭頭應該是往左(主角講話)才對。右邊:"SURE" 少了一個 "E"
我還遇到沒辦法完全解決的問題:無法每頁的畫風都一致。上一頁與下一頁的畫面總是會有一點點的差異,累積到後面頁數差異就會很大。我只能盡量的去補救,但結果差強人意:
這是我這次最大的學習:如果你要的是更專業、有一致性的成品,事前仔細的設定(步驟 1 到 3),以及事後的修改可能是需要的。
畫風不一致的範例:調整前的第 1 頁與第 8 頁
最後的成品跟專業漫畫的品質還差很多,但已經相當有個樣子,可以深刻的透過畫面來傳達故事給讀者,證明了我們只要有想法,即使沒有繪圖能力,還是機會用漫畫或視覺來表演一個好故事。
我對這次 ChatGPT 新功能有相當大的期待。以前在使用 AI 繪圖軟體時,除了繪圖本身之外,其他的部分(例如劇情、腳色)是完全分開的,而 ChatGPT 提供了一個整合性的環境,透過唯一的人機介面(文字),加上它本身廣泛的知識與對使用者意圖的了解,大幅降低門檻,讓 AI 繪圖得以平民化。讓我們再次重新思考,這時代最需要的應該要是屬於你的「點子、創意、故事」,才有機會創造出獨特的成果。
最後,分享我實際的對話過程與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