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隱形殺手:認識「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肺癌,這個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多年來一直高居台灣癌症死因的第一位[1, 2]。最令人擔憂的是,早期肺癌往往悄無聲息,沒有明顯症狀,許多人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療困難且存活率大幅下降。根據統計,第一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但到了第四期才發現,存活率僅剩一成左右[1, 3]。這巨大的差距告訴我們: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戰勝肺癌的關鍵!

最近很多人來健檢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我們今天來聊聊它!


什麼是電腦斷層(CT)?和LDCT有何不同?

您可能聽過醫院裡的「電腦斷層掃描(CT)」。簡單來說,CT就像是把身體切成一片片極薄的「切片」影像,利用X光和電腦技術,讓我們能清楚看到身體內部的結構。越先進的CT機器(例如切數越高的,如64切、128切、256切等),通常能提供更快速、更精細的影像。以目前台灣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檢查,應該至少是64切以上的CT機種,當然有些醫院會用到256切、640切的。

然而,傳統的診斷性CT雖然看得清楚,但輻射劑量相對較高(約7 mSv)[1]。對於「篩檢」(針對沒有症狀的健康或高風險人群進行檢查)來說,我們需要一種更安全的方法。

這就是「低劑量電腦斷層(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登場的時候了!LDCT本質上也是一種CT掃描,但它透過調整機器參數,使用非常低的X光劑量**來拍攝胸腔影像。它的輻射劑量大約只有0.75~1.2 mSv,僅為傳統CT的1/6到1/10,甚至與台灣民眾一年接受的天然背景輻射量(約1.62 mSv)相當[1, 4]。重點是,LDCT在大幅降低輻射劑量的同時,對於偵測早期肺部小結節仍然具有足夠的敏感度,遠優於傳統的胸部X光[1, 5]。

LDCT:國際實證有效的早期肺癌篩檢工具

為何推薦LDCT?因為它是目前具有國際大型研究證實,能夠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的篩檢工具[1, 6]。美國一項大型研究(NLST)發現,針對高風險族群使用LDCT進行篩檢,比起傳統胸部X光,可以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1, 9]。這證明了LDCT能有效發現早期、可治療的肺癌,挽救更多生命。

誰適合做LDCT肺癌篩檢?

雖然LDCT是利器,但並非人人都需要做。考量到仍有微量輻射暴露以及可能發現良性結節(偽陽性)造成不必要的焦慮或後續檢查[1, 10],目前國際和台灣的建議都聚焦在「高風險族群」。

根據我國國民健康署推動的「肺癌早期偵測計畫」,符合以下條件的民眾,可每2年接受1次免費LDCT篩檢[11]:

  1. 具肺癌家族史:
    • 45至74歲男性
    • 40至74歲女性
    • 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2. 具重度吸菸史:
    • 50至74歲
    • 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例如:每天1包菸,抽了20年;或每天2包菸,抽了10年)
    • 目前仍在吸菸,或戒菸未滿15年者。

如果您不確定自己是否符合資格,或想了解自身風險,建議與您的醫師諮詢討論。

raw-image

做完LDCT發現肺部有結節,該怎麼辦?

做LDCT篩檢,有時會發現肺部有小點點,稱為「肺部結節」。請先不用過度驚慌!絕大多數的肺部結節都是良性的[1, 10],可能只是過去發炎留下的疤痕或其他原因造成。

為了標準化判讀結果和後續建議,放射科醫師會使用一套稱為「Lung-RADS」的評估系統[1, 7]。醫師會根據結節的大小、型態、位置等特徵,將其分類(例如Lung-RADS 1, 2, 3, 4A, 4B等),並給出明確的後續處理建議,可能是:

  • 沒問題或良性特徵 (Lung-RADS 1-2): 建議12個月後定期追蹤LDCT [1]。
  • 可能良性 (Lung-RADS 3): 風險稍高,但仍偏向良性,建議縮短追蹤時間,例如6個月後再做一次LDCT [1]。
  • 懷疑或高度懷疑惡性 (Lung-RADS 4A/4B/4X): 風險較高,醫師會建議更密集的追蹤(如3個月後LDCT)、加做其他檢查(如正子攝影PET/CT)或進行切片/手術評估[1]。

重點是,LDCT報告會提供明確的指引,讓您和醫師能清楚溝通,並採取最適合的下一步行動[1]。

風險與考量

  • 輻射暴露: 雖然劑量低,但仍存在微量輻射,這也是為何篩檢主要針對高風險族群。
  • 偽陽性: 發現良性結節可能引起焦慮,並可能需要額外的追蹤檢查[1, 10]。
  • 過度診斷: 可能發現一些生長非常緩慢、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造成危害的癌症,導致不必要的治療。

結語

肺癌雖然可怕,但透過有效的篩檢工具,我們有機會在它造成嚴重威脅前提早發現。LDCT是目前唯一經國際實證能降低肺癌死亡率的篩檢利器。如果您屬於國健署定義的高風險族群,請務必與醫師討論,善用政府提供的資源,定期接受LDCT篩檢,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raw-image


參考資料

  1. 巫翰明、張鈺珮、林益卿 (2025)。低劑量電腦斷層於肺癌篩檢之報告與處置- Lung-RADS 2022更新。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40(3),89-97。 (彙整自您提供的PDF檔案)
  2.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2023)。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線上資料]。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S/lp-5069-113.html
  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2)。109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含原位癌)附表。[線上資料]。取自 https://www.hpa.gov.tw/Pages/ashx/File.ashx?FilePath=~/File/Attach/16436/File_20346.pdf
  4.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2014)。輻射您有所不知。新北:核能安全委員會出版品,9-12。
  5. 廖婉茜、林幸慧 (2011)。肺癌篩檢。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6,353-7。
  6. 施穎銘、林聖皓 (2014)。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用於肺癌的篩檢。內科學誌,25,403-9。
  7.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2022). Lung-RADS® Version 2022. [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acr.org/-/media/ACR/Files/RADS/Lung-RADS/Lung-RADS-2022.pdf
  8. 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gram Investigators, Henschke CI, Yankelevitz DF, et al. (2006).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 lung cancer detected on CT screening. N Engl J Med, 355, 1763-71.
  9.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Aberle DR, Adams AM, et al. (2011).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N Engl J Med, 365, 395-409.
  10.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Church TR, Black WC, et al. (2013). Results of initial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368, 1980-91.
  1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3)。肺癌早期偵測計畫。[線上資料]。取自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6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 Livia's Memos 嘉琪醫師隨手記
3會員
42內容數
Dr. Livia's Memos 嘉琪醫師隨手記 Hello!我是嘉琪醫師,這裡是我寫寫衛教文章、念書心得、小說、旅遊筆記、…等等的地方。希望大家喜歡~ 不過我的更新速度很慢,因為我的本業是二寶的媽 :)
2025/04/24
Leqvio(Inclisiran)是一種新型降膽固醇藥物,每半年只需注射一次,為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提供更便利的治療選擇。本文探討Leqvio的藥物機轉、給藥方式、適用對象、健保給付條件、副作用及與其他降血脂藥物的比較,並提供相關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24
Leqvio(Inclisiran)是一種新型降膽固醇藥物,每半年只需注射一次,為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提供更便利的治療選擇。本文探討Leqvio的藥物機轉、給藥方式、適用對象、健保給付條件、副作用及與其他降血脂藥物的比較,並提供相關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22
聽到家裡的寶貝開始學說話,是多麼開心的事!但如果發現孩子說話時好像「卡卡的」、重複某些字或音,甚至拉長聲音,許多家長可能會開始擔心:「我的孩子是不是口吃?」別擔心,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流暢的狀況其實很常見,我們家的寶貝也有這個時期。這次的念書筆記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什麼是口吃!
Thumbnail
2025/04/22
聽到家裡的寶貝開始學說話,是多麼開心的事!但如果發現孩子說話時好像「卡卡的」、重複某些字或音,甚至拉長聲音,許多家長可能會開始擔心:「我的孩子是不是口吃?」別擔心,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流暢的狀況其實很常見,我們家的寶貝也有這個時期。這次的念書筆記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什麼是口吃!
Thumbnail
2025/04/15
健檢中多數都包含甲狀腺檢查,但常常遇到民眾對於「甲狀腺」感到陌生,或是報告出來後,看到相關異常數值時感到焦慮。其實,甲狀腺是我們身體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就像一個默默工作的引擎,調控著身體許多重要的功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甲狀腺,了解它的基本功能與常見的疾病。
Thumbnail
2025/04/15
健檢中多數都包含甲狀腺檢查,但常常遇到民眾對於「甲狀腺」感到陌生,或是報告出來後,看到相關異常數值時感到焦慮。其實,甲狀腺是我們身體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就像一個默默工作的引擎,調控著身體許多重要的功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甲狀腺,了解它的基本功能與常見的疾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名61歲男性,在2018年發現右上肺葉出現結節,即接受手術切除及淋巴結廓清,病理檢查確定是肺腺癌、淋巴結沒有轉移,後續再接受輔助化學治療。
Thumbnail
一名61歲男性,在2018年發現右上肺葉出現結節,即接受手術切除及淋巴結廓清,病理檢查確定是肺腺癌、淋巴結沒有轉移,後續再接受輔助化學治療。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精準醫療的發展,在肺癌治療發揮良好的成效,一旦診斷了晚期肺腺癌後,只要可以選用到對的藥物,病情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在標靶藥物的治療過程中,病友也大多可以維持原有的生活品質,建議病友在治療的旅途中,積極面對,勇敢的對抗它,是最好的方式。若能持續穩定控制下去,後續就有更多的新藥,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精準醫療的發展,在肺癌治療發揮良好的成效,一旦診斷了晚期肺腺癌後,只要可以選用到對的藥物,病情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在標靶藥物的治療過程中,病友也大多可以維持原有的生活品質,建議病友在治療的旅途中,積極面對,勇敢的對抗它,是最好的方式。若能持續穩定控制下去,後續就有更多的新藥,更多的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