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2日宣布對台灣輸美商品課徵32%的對等關稅,初步整理可能受影響的台股公司與產業清單:
一、電子/資訊科技業
這是受衝擊最直接與明顯的產業,尤其是出口美國的品牌代工業者,產業清單如下:

- 主要影響為成本上升,伺服器和筆記型電腦等資訊與通訊技術(ICT)產品將面臨32%的關稅,導致成本增加,削弱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可能應對措施
- 生產基地轉移: 企業可能考慮將生產線遷移至美國或其他關稅較低的國家,以減少關稅影響。
二、半導體相關(短期影響較小,但需留意政策風向)

暫時豁免,半導體產品目前暫時不在關稅清單中,但未來政策可能變動仍有風險。
另提供其他半導體清單整理:

三、傳統製造業
如塑膠、鋼鐵、紡織、工具機等亦可能受到間接受害,尤其是出口至美國比重高者。
結論
總結川普此次對等關稅政策,相較起之前中美貿易戰的針對性,影響範圍大,短期可能對市場有不小的波動,關稅勢必會反映在企業生產的成本中,原本各公司預估2025年的EPS可能都會有所影響,也就會間接影響到股價;而雖然此次有豁免清單(鋼鐵、藥物、半導體),但由於影響性大,短期市場也會有波動,且仍有風險,需待後續各國談判而定。
另外此次關稅清單,針對美洲課稅影響較小,如企業有美墨產線佈局,可承接移轉訂單,反而可以降低影響,後續可持續關注其轉單狀況(如鴻海、廣達近期都有佈局新聞)。

後續需關注:影響較大的電子/資訊科技業法說會對於今年獲利預估,半導體法說會對於今年獲利預估。

(上述文章和資料使用chatGPT搜尋並整理,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