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任布蘭伯領主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William III de Braose) ,他原本是英格蘭國王約翰(John)的密友與寵臣,因受到英格蘭國王約翰寵信而地位陡然竄升,但也隨著他與約翰的關係生變而垮台,可以說是「成也約翰,敗也約翰」。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的垮台,往往也成了英格蘭國王約翰對其貴族任意宰割與反復無常的一個例證。
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是第三任布蘭伯領主威廉二世‧德‧布勞奧斯(William II de Braose)與赫里福德的貝莎(Bertha of Hereford)之子。布勞奧斯家族為追隨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征服英格蘭的諾曼貴族,而其外祖父赫里福德伯爵格洛斯特的米爾斯‧費茲瓦爾特(Miles FitzWalter of Gloucester)則是名大貴族,透過繼承與婚姻,赫里福德伯爵格洛斯特的米爾斯‧費茲瓦爾特掌握了蘇塞克斯與威爾士邊區不少莊園。

1175年,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邀請威爾士的格溫特國王塞西里‧阿普‧杜芬瓦爾(Seisyll ap Dyfnwal)與其部將前來阿伯加文尼城堡,參與他舉辦的耶誕餐會。然而,這個舉動只是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為了謀殺這位威爾士對手的陰謀。受邀前往的格溫特國王塞西里‧阿普‧杜芬瓦爾及其部屬在席間為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所謀殺,這使得威爾士人對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恨之入骨、敵意大增,並詬罵他是「阿伯加文尼的食人魔(Ogre of Abergavenny)」。即使犯下如此惡行,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還是透過大量贈與教會財物,而獲得布雷肯大主教威爾士的傑拉德(Gerald of Wales)給予赦免。不過,就算這樣,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並不因此罷手,為了斬草除根,他趁著狩獵之機,殺害格溫特國王塞西里‧阿普‧杜芬瓦爾倖存的7歲幼子卡德瓦拉德(Cadwaladr)。
1192年,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被任命為赫里福德郡長,他一直擔任此職至1199年為止。1196年,他又被任命為斯塔福德郡的巡迴法官。
1195年,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他隨同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Richard I)前往諾曼第作戰,隨後在理察一世轉戰於沙呂。就在沙呂城堡下,理察一世受到了致命的一箭。早與約翰有所交情的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於是便為約翰出謀劃策,使約翰迅速行動,掌握英格蘭王國的金庫,從而確保其順利奪位。作為約翰繼位的功臣,他獲得約翰的恩賜,先後獲得龐大的地產。
1200年代初期,巴特勒男爵特奧巴德‧瓦爾特(Theobald Walter)因為失職,而被剝奪其在愛爾蘭的職守與領地,約翰旋即將之轉交給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代理,直到1202年1月才讓巴特勒男爵特奧巴德‧瓦爾特收回原領。
布列塔尼公爵阿爾蒂爾一世(Arthur I)於1202年4月與法蘭西公主瑪麗(Marie of France)訂婚後,與法蘭西王國聯手對抗約翰。在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奧古斯都(Philippe II Auguste)的支持下,阿爾蒂爾一世起兵稱叛,很快地得到普瓦圖等地的附庸響應。為了打敗約翰,阿爾蒂爾一世打算襲擊隱居於豐泰夫羅修道院的祖母阿奎丹的埃蓮諾(Eleanor of Aquitaine),然而得到風聲的阿奎丹的埃蓮諾迅速地轉移到米勒博城堡躲藏,阿爾蒂爾一世於是進圍米勒博城堡。向來行動遲緩、猶豫的約翰,此時在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力勸之下僅花了2天的時間,便從勒芒馳援米拉博城堡。7月31日,阿爾蒂爾一世據守米勒博的設防城市中,下令將所有城門都用土堆封死,只留下一座城門維持暢通,打算縮小防線,不料此舉最後讓自己被甕中捉鱉。約翰軍趁著黎明破曉之機,對城門發動猛攻,阿爾蒂爾一世的軍隊不敵潰敗,無處可逃的阿爾蒂爾一世在混戰中遭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生擒。戰後,阿爾蒂爾一世很快地便被轉送到諾曼第,囚禁於法萊斯城堡的黑牢之中,由休伯特‧德‧柏格(Hubert de Burgh)負責看管。

1203年初,約翰曾命休伯特‧德‧柏格弄瞎並閹割阿爾蒂爾一世,但在休伯特‧德‧柏格拒絕執行。同年稍晚,阿爾蒂爾一世在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戒護下,移轉到盧昂。由於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深知約翰此時情緒正因此起彼落的叛亂而十分不穩定,因此在將阿爾蒂爾一世送抵盧昂後,便聲明不再為他的安全負責。至1204年,阿爾蒂爾一世就像是人間蒸發似地消失蹤影。據說阿爾蒂爾一世遭到喝醉酒的約翰所殺,而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似乎也與這次的謀殺有關。
自從阿爾蒂爾一世死後,原本與英格蘭國王約翰十分麻吉的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逐漸產生變化。不過在1206年之前,約翰仍舊對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十分寵信。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也因為約翰在法蘭西服役,受到約翰恩賞位於格溫特的斯肯佛瑞斯(Skenfrith)、格羅斯蒙特(Grosmont)與白堡(White Castle),這三座城堡。當然約翰此舉多少也存有透過大量封賞,以堵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之口的用意在內。因此到了此時,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已先後在威爾士取得高爾(Gower)、阿伯加文尼(Abergavenny)、布雷克諾克(Brecknock)、比爾斯(Builth)、拉德諾(Radnor)、金頓(Kington)、格拉摩根(Glamorgan)、斯肯佛瑞斯(Skenfrith)等地,又受封愛爾蘭的利默里克(Limerick),及位於諾曼第公國的布里烏茲(Briouze),使他成為金雀花帝國治下數一數二的大地主。
表面上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仍舊受到英格蘭國王約翰的寵信,但兩人的關係卻隨著恩賞的增加而淡薄。確切使兩人翻臉的原因至今不明,但很顯然與阿爾蒂爾一世之死有關。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自從阿爾蒂爾一世死後,就逐漸疏遠約翰。約翰在拉攏無效後,便宣稱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積欠大量款項為由,向他追索債務。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所積欠的債務來自於受封賞的土地與城堡,當時的貴族須要為其領地支付費用,大量的恩賞也代表他必須支付大量的任職費,約翰往往給予其寵臣無限推延償付的特權,不過一但兩人翻臉,超過當事人支付能力的巨額債金就會立即被追討,這是約翰慣用的手法。1210年,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無力支付債金,也不願向約翰低頭,反而是偽裝成乞丐出亡。情知已無轉圜的約翰於是步步進逼,先是沒收他在蘇塞克斯和德文郡的莊園,隨後更派遣軍隊入侵位於威爾士邊區的布勞奧斯家族領地,意圖迫使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的妻子穆德‧德‧布勞奧斯(Maud de Braose)交出兒子以換取寬恕。然而,穆德‧德‧布勞奧斯對於約翰的承諾充滿疑慮,穆德‧德‧布勞奧斯甚至公開提及約翰謀殺阿爾蒂爾一世一事,更因此拒絕讓自己的兒子成為約翰的人質以換取和解。約翰為此大為惱怒,下令全力攻城,穆德‧德‧布勞奧斯與其子威廉‧德‧布勞奧斯(William de Braose)兵敗被俘,最後於同年被活活餓死在溫莎城堡中。
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出亡後,先是在彭布洛克伯爵威廉‧馬歇爾(William Marshal)的庇護下,威廉‧馬歇爾位於愛爾蘭的領地躲藏。之後,鑑於英格蘭國王約翰一再對威廉‧馬歇爾施壓,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於是轉往法蘭西王國,尋求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的保護。1211年8月9日,威廉三世‧德‧布勞奧斯死於法蘭西王國的科比爾。生前他曾希望歸葬於威爾士的布雷肯,然而他的遺願始終未能達成。他最後是由同樣開罪英格蘭國王約翰,而被迫流亡至法蘭西王國的坎特伯里大主教斯蒂芬‧朗頓(Stephen Langton)安葬於巴黎聖維克多修道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