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己做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婦人,每天早上都會烙餅當早餐,她會故意多烙一塊放到門外給沒飯的人吃。幾天之後,婦人發現有一個老乞丐每天等在門外拿餅,拿了餅也不說謝謝,好像理所當然。有一天,婦人越想越氣,決定處理掉這個老乞丐,隔天早上故意烙了一張下了老鼠藥的餅,拿到中庭時突然良心發現,自責自己怎麼會這樣歹毒,轉身趕緊將那張餅丟進灶火坑燒了。


婦人之所以每天烙一張餅到門外救濟貧苦是為了替從軍失聯的兒子祈福,每當她烙完餅就會默念兒子平安歸來。有一天,兒子滿身是傷的逃回家,就在離家幾里遠不支倒地,剛好一位乞丐路過,看見年輕人奄奄一息,便將手上的烙餅給他,他因此有了力氣得以走回家。當年輕人跟母親說了這段奇遇,婦人才知道自己的惡念差一點毒死自己的兒子。婦人突然想起,每當乞丐拿了她的餅就會默默對著她唸一段話,「自己做的,最後都回到自己身上。」


彰化有一個婦人,多年前坐摩托車不小心跌倒撞到後腦勺,因為不痛所以不以為意,沒想到撞擊的當下血管已經微微滲血,滲了十年終於結成一顆雞蛋大的血瘤,造成婦人先是左手無力,再來是左腳無力,一覺之後變成無法行走。開刀之後,婦人一開始坐輪椅,日常生活都要專人侍候,慢慢的她可以扶助行器走幾步,幾個月後能扶著牆壁走路,最後能獨自騎三輪腳踏車出門做復健和資源回收。


婦人在開刀之前就已經做了很多年的義工,奔走於各慈善單位,只要是好事,她都很腳輕,電話一來她就出門。不過她也說自己為了生活,賣了十多年的檳榔,殘害很多人的健康,所以是好壞摻做,善惡交錯。婦人的女兒和兒子都很孝順貼心,媽媽開刀後行動不便,他們把悲傷收起來,輪流照顧,盡力做媽媽會感到快樂的事。婦人女兒說,「國中時期,同學都是吃營養午餐,我跟哥哥們都吃媽媽現做的便當,每天中午就會到校門口領媽媽便當,那種感覺很幸福。」


婦人對孩子的教導和疼惜是親子關係幸福的存糧,因為有投注,所以這本幸福存摺很豐厚,有感謝有回饋,所以提領不完。開刀後,行動不若從前俐落,婦人每天騎著三輪腳踏車到環保站做事,她說,比醫院的復健還要有效果,環保站的工作多又細,手指無力就做剪瓶罐的工作,訓練小肌肉,站站蹲蹲,拉拖扛搬,種種的使力都活絡身上的每一條筋絡,所以她能進步如此神速也是拜做資源回收所賜。孩子對於婦人康復八成非常感謝,他們由衷支持媽媽做好事,把自己的福快快囤起來。


老智者說,自修自得、自作自受,朗朗乾坤,天理昭彰。每一個人的際遇都由自己的所作所為而來,做好事就得到好福緣,逆境當前便能遇難呈祥,相對的,做一分惡就收一分惡,害人什麼,自己就得到什麼,全是相應的事物,一分一毫半點不差。


#自作自受


#起心動念


#一念善萬惡散

avatar-img
55會員
1.4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位先生,因為讀了一篇勸世文章而生起了深層的懺悔心,書中這樣寫道,「北部有一名許姓男子年輕時對一位婦人起了淫慾心,在對方不設防的時機下姦淫了她,事後他逃掉了,沒有受到法律制裁。時日一久,許姓男子到了適婚年齡也結婚了,幾年過去,太太始終無法受孕,一直到五十歲,經由一位善知識提醒自己年輕時曾犯下一件傷
阿錦嫂每天下午騎著改裝的三輪發財車到鄉間賣豆花和素麵線,十五年如一日。阿錦嫂是一名歡喜念佛的佛教徒,出門做生意的時候嘴巴也沒閒著,總是一路念佛,一路歡天喜地。 有一天,阿錦嫂如常出門做生意,騎到田庄的一處十字路口,遠遠看到一輛播稻的鐵牛朝她駛來。當阿錦嫂越駛近路口,越發覺不對勁,因為對方眼睛發
有一個男士罹患泌尿系統的惡性腫瘤,他很沮喪,心想自己喜歡運動,水也喝很多,更是從不憋尿,怎麼就得了癌症。老居士跟他說,那是邪淫造成的,要多懺悔,修身養性,認真配合醫生治療,平時多行善布施,看看能不能有所轉寰。然而,這位男士不認為,他不認同自己買春招技是邪淫之事,說穿了那只是一場交易一場買賣,你情我願
有一位老先生,習氣多,脾氣也不好,看不順眼的地方就遷怒太太罵小孩,當孩子還小只能閃,長大後就會頂嘴,家庭氣氛始終不和諧。不過這位老先生有一點善根,就是在夜深人靜喜歡在書房抄經,一字一句,抄得異常專心。老先生的女兒以為爸爸只是閒來無聊,利用睡前抄一點,頂多抄完一本就謝天謝地了,沒想到這個習慣持續數年,
不良於行的人特別羨慕行動自如的人,監獄裡的人特別羨慕自由出入的人,而生病的人則特別羨慕身體健康的人,人都是這樣,缺什麼寄望什麼。 阿耀退伍後正式接下父親的鹹蛋製作事業,每天一大早就到工廠去,將數百、上千顆蛋一顆一顆埋進紅土醃,醃完蛋,他還要送貨,最遠從雲林送到台北,為了拼事業,阿耀跟太太做得沒
八十四歲的老人家還在做事,做總鋪師的水腳,裝菜端菜送菜洗盤收拾,忙完後看上百個客人吃得津津有味,阿嬤坐在一旁休喘,對於自己還能做,還有人願意找她出來做,心中有無限的感恩。有人會抱怨七老八十還要做真歹命,可是阿嬤不會這樣想,因為她從年輕做到老,不做反而糟,而且越苦越回甘。 阿嬤的先生是澎湖人,從
有一位先生,因為讀了一篇勸世文章而生起了深層的懺悔心,書中這樣寫道,「北部有一名許姓男子年輕時對一位婦人起了淫慾心,在對方不設防的時機下姦淫了她,事後他逃掉了,沒有受到法律制裁。時日一久,許姓男子到了適婚年齡也結婚了,幾年過去,太太始終無法受孕,一直到五十歲,經由一位善知識提醒自己年輕時曾犯下一件傷
阿錦嫂每天下午騎著改裝的三輪發財車到鄉間賣豆花和素麵線,十五年如一日。阿錦嫂是一名歡喜念佛的佛教徒,出門做生意的時候嘴巴也沒閒著,總是一路念佛,一路歡天喜地。 有一天,阿錦嫂如常出門做生意,騎到田庄的一處十字路口,遠遠看到一輛播稻的鐵牛朝她駛來。當阿錦嫂越駛近路口,越發覺不對勁,因為對方眼睛發
有一個男士罹患泌尿系統的惡性腫瘤,他很沮喪,心想自己喜歡運動,水也喝很多,更是從不憋尿,怎麼就得了癌症。老居士跟他說,那是邪淫造成的,要多懺悔,修身養性,認真配合醫生治療,平時多行善布施,看看能不能有所轉寰。然而,這位男士不認為,他不認同自己買春招技是邪淫之事,說穿了那只是一場交易一場買賣,你情我願
有一位老先生,習氣多,脾氣也不好,看不順眼的地方就遷怒太太罵小孩,當孩子還小只能閃,長大後就會頂嘴,家庭氣氛始終不和諧。不過這位老先生有一點善根,就是在夜深人靜喜歡在書房抄經,一字一句,抄得異常專心。老先生的女兒以為爸爸只是閒來無聊,利用睡前抄一點,頂多抄完一本就謝天謝地了,沒想到這個習慣持續數年,
不良於行的人特別羨慕行動自如的人,監獄裡的人特別羨慕自由出入的人,而生病的人則特別羨慕身體健康的人,人都是這樣,缺什麼寄望什麼。 阿耀退伍後正式接下父親的鹹蛋製作事業,每天一大早就到工廠去,將數百、上千顆蛋一顆一顆埋進紅土醃,醃完蛋,他還要送貨,最遠從雲林送到台北,為了拼事業,阿耀跟太太做得沒
八十四歲的老人家還在做事,做總鋪師的水腳,裝菜端菜送菜洗盤收拾,忙完後看上百個客人吃得津津有味,阿嬤坐在一旁休喘,對於自己還能做,還有人願意找她出來做,心中有無限的感恩。有人會抱怨七老八十還要做真歹命,可是阿嬤不會這樣想,因為她從年輕做到老,不做反而糟,而且越苦越回甘。 阿嬤的先生是澎湖人,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黃昏時分在鄉村環境中的故事,描述了家裡煮飯花盛開時,乞者來到門前乞討米飯的情景。文章以回憶方式描述了阿媽生前的做法以及乞者經常來到家裡的原因。
Thumbnail
午間吃飯,途經地下道看到遠處有一位婦人似乎在行乞。 手伸進口袋看看有沒有零錢,摸到一個五十元握在手心,打算過去時給她。 越接近越聽到她一直念著「我是身障人士,我沒有能力謀生,也不會賺錢,我需要吃藥,請大家幫幫我⋯ 當我越靠近聽得越清楚她重複的話語之後,快速的掃過她全身上下,覺得說話
Thumbnail
人性有許多面,自私、計較、嫉妒、貪婪等等,修行就是要使我們的人性「陽升陰降」,提升人性的光明面,降伏陰暗面。 有一對老夫妻,今年八十多歲了,天天凌晨三點半起床揉麵粉做水煎包,至今四十餘年不間斷。老夫妻賣水煎包養大幾個孩子,等到他們出社會工作了,責任也就結束了,養兒責任結束,社會責任則剛要開始。
Thumbnail
我們店裡有一位常客,是一位60幾歲的老婦人,每天中午都會來店裡用餐,因此長時間下來,我們都認識了她,知道她來了要幫她安排什麼位置、拿什麼東西給她。 而她也會在我們不是那麼忙的時候,與我們閒聊上幾句,知道她有一對兒女,都已成家,她是與兒子住在一起的,但是她也開始覺得在這個家中,她沒有什麼事可
Thumbnail
每天上下班走一段規律的路 清晨容易碰到那名拾荒老婦 賣紙一斤好時五塊歹時兩塊 繳四千元房租勉強餵飽肚腹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黃昏時分在鄉村環境中的故事,描述了家裡煮飯花盛開時,乞者來到門前乞討米飯的情景。文章以回憶方式描述了阿媽生前的做法以及乞者經常來到家裡的原因。
Thumbnail
午間吃飯,途經地下道看到遠處有一位婦人似乎在行乞。 手伸進口袋看看有沒有零錢,摸到一個五十元握在手心,打算過去時給她。 越接近越聽到她一直念著「我是身障人士,我沒有能力謀生,也不會賺錢,我需要吃藥,請大家幫幫我⋯ 當我越靠近聽得越清楚她重複的話語之後,快速的掃過她全身上下,覺得說話
Thumbnail
人性有許多面,自私、計較、嫉妒、貪婪等等,修行就是要使我們的人性「陽升陰降」,提升人性的光明面,降伏陰暗面。 有一對老夫妻,今年八十多歲了,天天凌晨三點半起床揉麵粉做水煎包,至今四十餘年不間斷。老夫妻賣水煎包養大幾個孩子,等到他們出社會工作了,責任也就結束了,養兒責任結束,社會責任則剛要開始。
Thumbnail
我們店裡有一位常客,是一位60幾歲的老婦人,每天中午都會來店裡用餐,因此長時間下來,我們都認識了她,知道她來了要幫她安排什麼位置、拿什麼東西給她。 而她也會在我們不是那麼忙的時候,與我們閒聊上幾句,知道她有一對兒女,都已成家,她是與兒子住在一起的,但是她也開始覺得在這個家中,她沒有什麼事可
Thumbnail
每天上下班走一段規律的路 清晨容易碰到那名拾荒老婦 賣紙一斤好時五塊歹時兩塊 繳四千元房租勉強餵飽肚腹